木棉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木棉的别名5来源与产地6性味7功能主治8木棉的用法与用量9化学成分10木棉的药理作用11木棉花药典标准11.1名称1.2来源11.3性格654386性味与归经11.7功能与主治11.8用法与用量11.9贮藏110产地12藏医药部标准65438+ 5438+0拼音名称12.2英文名128+02.9用法用量12.10储存12.11注13参考附件:1处方使用中药木棉2中成药使用中药木棉3木棉1拼音mù miá n古籍。

2英文参考木棉[朗道汉英词典]

木棉花,丝棉花[湘雅医学词典]

3.概述木棉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精草”[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该中药的药典标准。该中药的部颁标准记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标准》藏药分册和卫生部。

4木棉别名攀枝花[1]

5来源和原产地:木棉花(DC。)Merr,一种木棉植物。所在地:广东、广西等地。[1]

6性爱甜爽【1】。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治疗肠炎、腹泻、菌痢、肺结核、咯血、血崩、痔疮出血。[1]

8木棉的用法用量:6 ~ 9g [1]。

9化学成分本品含单宁和木棉胶[1]。

10药理作用本品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1]。

11木棉药典标准11.1木棉。

木棉花

戈桑皮尼·FLOS

11.2来源本品为木棉(DC)的干花。)木棉科的Merr .春天采摘盛开的花朵,去除杂质,晒干。

11.3性格本品常缩成一团。花萼杯状,厚革质,长2 ~ 4厘米,直径1.5 ~ 3厘米,顶端3 ~ 5裂片,有钝圆和弯曲的裂片;外表面为褐色,有纵向皱纹,内表面为短的褐色绒毛。5瓣,卵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长3 ~ 8厘米,宽1.5 ~ 3.5厘米;外表面浅褐色或浅褐色,密被星状毛,内表面紫褐色,有稀疏的毛。雄蕊多数,基部管状,最外轮生5束,柱头5裂。微微的气息,淡淡的味道,微甜微涩。

11.4鉴别(1)本品粉末为浅棕红色。星状非腺毛多,由许多长披针形细胞组成,有4 ~ 14个分支,每个分支为单个细胞,长135 ~ 474微米,细胞腔呈线状,部分细胞含褐色物质。花粉粒呈三角形,直径50~60 μm,表面有网状结构,有3个萌发孔。

(2)取本品粉末2g,加25ml乙酸乙酯,浸泡2小时,超声65438±05分钟,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加65438±0ml甲醇溶解残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棉对照药材2g,用同样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甲酸(20: 4: 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灯下(365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用10%硫酸乙醇溶液喷洒,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1.5的浸出物,按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5.0%。

11.6性味与归经甘、淡、凉。入大肠经。

11.7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腹泻,痢疾和痔疮出血。

11.8用法用量6 ~ 9g。

11.9储存于通风干燥处。

11.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藏医药部颁布的12标准12.1拼音名称木棉花

12.2英文名FLOS·戈桑皮尼·马洛巴里卡

12.3标准编号WS3BC001295

12.4来源本品为木棉(DC)的干花。)木棉科的Merr .春季采收,去杂晒干。

Character 12.5本品常缩成一团。花萼厚,杯状,3-5裂,裂片钝圆,外表面棕褐色,有细皱纹,内表面灰黄色,密被有光泽的绢毛。花瓣5枚,椭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卵形,长6 ~ 8厘米,宽2.5 ~ 3.5厘米;外表面灰褐色,密被短星状毛,内表面紫褐色,毛稀疏。雄蕊多数,卷曲。花柱稍厚,稍长于雄蕊。脆脆的。气微,味淡,微涩。

12.6去除杂质的处理。

12.7味苦寒。

12.8的作用是清肺热、肝热、心热,帮助消化。用于心、肺、胆、肝热及消化不良。

12.9用法用量3 ~ 6g。

12.10储存于通风干燥处。

12.11备注藏药记载:花瓣可清心热;花萼能清肺热,治胆疾;雄蕊可以清肝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