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防治知识

秋季腹泻防治知识

腹泻的原因:腹泻的原因有很多。食用不洁食物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腹泻,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情绪起伏不定,还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另一方面,如果你着凉了,尤其是小腹,也会导致腹泻。腹泻的另一个原因是身体对某些食物过敏,影响消化吸收。比如,很多宝宝会因为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而拉肚子。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医判断的各种腹泻。脾虚等多种问题都可能导致腹泻。

腹泻的分类:

1.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增多,从一天几次到十几次。大便多为泡沫状、粘稠黄绿色,伴有发热、腹胀、呕吐。如果是细菌性痢疾,大便次数多,但量不多,呈粘液脓血便,臭味重。严重者可出现高烧和抽搐。腹泻严重的孩子还可能出现少尿、口渴、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

1.1.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通常发生在夏季,起病缓慢,开始较轻,逐渐加重。出现呕吐、低烧、脱水的症状,大便有腥臭味,大便里可能比较粘,带血。

1.2,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大多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主要特征是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大便开始变黄绿色,3-4天后变成深绿色水样便,有腥臭味。非常多次,一天高达10-20次,孩子严重脱水。

1.3.霉菌引起的腹泻常合并其他感染或儿童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每天3-4次,大便呈黄色水样,有的像豆腐渣,有的呈绿色,有泡沫,粘稠。

1.4.治疗:不要两三种抗生素一起使用,不要频繁换药。复方磺胺甲噁唑、呋喃唑酮、氨基苄青霉素可用于大肠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择青霉素或红霉素;霉菌感染应选择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2.病毒性腹泻:轻者往往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腹泻。他们每天排便3-6次,不超过10次。大便黄绿色,水多,或者像蛋花汤,不失水,精神还不错,偶尔恶心呕吐。大便镜检只有少量白细胞和脂肪滴。一般5天左右就能痊愈。严重的腹泻一天可达10次以上,大便稀而大,很快就会引起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下降、口干、眼窝及前躯凹陷、哭闹时无泪或少泪、精神疲劳、面色苍白等。同时还有酸中毒的表现,如嘴唇樱桃红、深呼吸、嗜睡等。如果及时治疗,大约1周就可以治愈。

2.1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经验丰富。如果大便稀薄清淡,一般用藿香10g,紫苏叶10g,半夏10g,陈皮5g,茯苓10g。发热、舌红、咽红、尿短者,可用葛根10g、黄芩10g、黄连3g、泽泻10g、木香3g。苋菜、地锦草、地锦草等中草药也有很好的效果。

3、非感染性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如过早、过量添加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此类患儿常出现腹胀腹痛,疼痛有腹泻倾向,腹泻后疼痛减轻;大便有酸味,伴有呕吐,不思饮食,晚上坐立不安。如果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继发性腹泻,大便呈豆腐样。有时感冒、肺炎、中耳炎的孩子往往伴有腹泻。

3.1.寒性腹泻是因为吃多了受凉。感冒引起的症状有:腹泻稀,含泡沫,且气味不浓,肠鸣腹痛,或恶寒发热,舌苔白腻。主要由于腹寒、寒凝及气滞、气滞所致。治疗应以祛风散寒、理气止泻为主。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外用?孩子敷肚脐止泻粉?贴肚脐,一天换一次。

3.2、小儿发热性腹泻胃肠积热,外热内湿引起的腹泻速度快、量大,大便稀而粘,酸而臭,小便黄。可选?葛根芩连微丸?每次1g,一日三次。

3.3.水样腹泻患儿贪食生冷食物,引起水样腹泻,每天排便频繁,肠鸣音和腹胀,腹泻后肠鸣音和腹胀减轻。生病的孩子很容易病情加重,脱水。一般应该去医院就医。

3.4.吞咽困难和腹泻主要是由于暴饮暴食或辅食添加不当引起的,如腹胀腹痛、便前啼哭、大便酸涩,或有臭鸡蛋的气味,腹胀气短,食欲不振,夜间烦躁不安,舌苔厚腻,或淡黄。治疗应以消食化积为主,常用的中成药有保和丸、至宝锭等。食伤泄泻,积滞消则自然止。

3.5.脾虚泄泻:宝宝大多是因为腹泻治疗不及时或喂养不当,导致腹泻未愈。大便稀,说明不能消化食物,颜色淡,无味。常食后漏,时轻时重,面色蜡黄,体重不增或增缓,无精打采。严重者有排便后脱肛、手脚冰凉等症状。可用七匹丸、醒脾杨二颗粒。

3.6、寒湿、脾虚:大便稀或鸡蛋汤,或有泡沫,或有不消化的食物,黄色或黄绿色,无粘液、脓液;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或偶见数个白细胞;无发热、腹痛、呕吐、脱水和酸中毒;接受了抗生素等治疗,疗效不佳;中医辨证为寒湿泄泻或脾虚泄泻。

3.7.湿热泄泻:症状包括腹泻中水分多,粪便暗黄色且有臭味,或有少许粘液,有时腹痛,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和不活动,有时发热,口渴,小便黄,舌苔黄腻。此证为湿热之邪,积于脾胃,下于大肠所致。治疗宜清热利湿,常用中成药为加味香连丸。

3.8.脾肾阳虚型腹泻:症状包括腹泻时间延长,粪便稀薄或食物未消化,部分脱肛。宝宝睡觉时可以看到眼睛露在外面,舌头苍白,有白色的毛。治疗以健脾温肾为主。中成药可以选择附子理中丸。

3.9治疗: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给予辨证治疗,不可随意用药,用错了药反而加重病情。很多家长注意按照西医的方法补充钙等微量元素。长期添加无效,会伤脾胃,造成恶性循环。孩子脾胃虚弱。健胃应该是主要目标,其意义远大于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脾胃强健,从各种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

如何预防秋季腹泻?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旅游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消毒餐具(菜板、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等。)使用前,用后晾干,使用前清洗消毒。

3、注意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应换成干净的容器。吃之前一定要煮开。

4.保持空气新鲜。不要因为天气转冷,怕着凉,就关门窗。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5.不要滥用抗生素。秋季腹泻病例多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率较低。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通常病程短,可自愈。但严重持续的腹泻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可在治疗病因的同时适当给予止泻药。

6、不要接触腹泻患者,不要去患者集中的医疗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减少与腹泻患者接触的机会。

7、应注意多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8、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