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陈仓大米简介

《全国中草药集》:陈仓大米ChénCānɡMǐ别名老米的音名来自禾本科陈仓大米,多年变色。栖息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功能主脾胃,和胃止泻。主治:脾虚、胃弱、神疲乏力、烦渴、慢性腹泻。用法用量0.3 ~ 1。摘自《全国中草药与中药集》:陈仓大米源于食用本草。1.陶弘景:陈一米,长期在仓,常用于煲汤。人们用它做醋酒,比新粳米好。2.《本草》:陈一米,今天的经典和各种注释都说不是粳米,因为是小米,但是粳米和小米是两米。老人性寒,常吃,使人利己。跟经典说的有点暴力,煎药不油腻。现在吃药的都用新小米。音名ChénShēnɡMǐ英文名storericeforalongtime,oldrice别名陈贝米、老米、火米、老米、红米来源:粳稻,一种经过多年加工和储藏的禾本科水稻。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称:水稻。原始水稻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叶鞘无毛,下部的长于节间;叶舌膜质坚硬,披针形,基部向两侧向下延伸与叶鞘边缘结合,长525mm,幼时有明显的叶耳;叶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615厘米。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具角状分枝,通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扁形,长68mm,内含3朵小花,下部两朵小花退化为仅一个微小的外稃,位于1的两性小花之下;颖片退化,在小穗柄顶部显示一个半月形标记;退化外稃长34毫米,雌雄同体小花外稃,有5条脉,通常有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有3条脉,也有细毛;浆片2,卵圆形,长65438±0毫米;雄蕊6;花药长2毫米;花柱2,短管状,刷状柱头,从小花两侧伸出。颖果是光滑的。开花结果期为610个月。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中国各地都有水稻种植区。资源分布:中国各地都有水稻种植区。性质甜;光;平桂经络胃经;大肠;脾经功能主要用于调理肠胃;渗湿止泻;摆脱烦恼。脾胃虚弱;少吃;腹泻和恶心;口痢疾;烦渴口服的用法用量:适量。

具体可参考百科词条:陈仓米【最后修订于2009/12/7 23:53:47 * * * 1519】。以下结果自动匹配,不排除无关内容。请自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