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作用有哪些?
大黄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北大荒(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和南黄(药用大黄)。
按炮制方法不同,可分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
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主要产于青海和甘肃。
南大黄主产于四川。
大黄产于甘肃、青海,商品名为西宁大黄(又名西大黄),分黄盒和黄包两种规格。
箱黄可分为蛋黄、片黄、中黄、京基黄、苏基黄、凉黄、混合大黄、混合大黄等。
在秋末或第二年春天发芽前将茎叶挖去,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成花瓣或段,用绳子穿成一串晾干或直接晾干。
生的,葡萄酒,木炭或熟的。
大黄作为食用保健品,已开发出黄酒、大黄晶、大黄饮料等品种,应用前景广阔。
此外,大黄还可以作为染料、香料和酿酒工业的配置。
成分与作用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总量约为3%-5%。大部分是结合的,是腹泻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蒽醌苷类和二蒽醌苷类。
二蒽醌苷中有番泻苷a、b、c、d、e、f;游离苷元包括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
它还含有单宁、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
大黄煎剂有明显的通便作用,与煎煮时间、加热温度、酸碱度有关。
加热可以减少泻下作用。
此外,大黄还含有抑制大肠运动的鞣质。
实验中观察到大黄煎剂使小鼠胃肠道前期亢奋,后期抑制,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说明大黄具有兴奋和抑制胃肠运动的双重作用,而这种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番泻苷和鞣质。
动物实验证明生大黄能治疗和预防应激性胃溃疡出血,表现为出血程度明显减轻,出血灶面积明显缩小;还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蛋白酶活性。
动物实验也证明,大黄不仅能促进胃粘膜前列腺素的产生,还能通过其他途径防止酒精引起的胃粘膜损伤。
电生理实验表明,大黄通过兴奋肠道电活动,阻碍结肠对水的吸收,加速结肠内容物的排出,从而起到泻下作用。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大黄含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胰腺分泌的成分。
实验表明,大黄能预防胰蛋白酶或酒精诱导的急性水肿性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
大黄提取物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具有强心作用。
大黄提取物、酊剂、大黄素都有降血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