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分类

中医外治法的内容非常丰富。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外治法有400多种,可归纳为药物外治和非药物外治两大类。一般治疗范围分为内病外治和外病外治两大类。具体来说,临床外治分为内科外治、外科外治、妇科外治、儿科外治。近年来,中药透皮给药属于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范畴,可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外治法增加了新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中医外治法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中医外治法的分类有助于明确中医外治法的对象和目标。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中医外治法可分为四大类:整体治疗、皮肤黏膜治疗、经络穴位治疗、其他治疗。

(1)整体疗法是指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疗,主要包括指导、物理治疗和音乐治疗。

(2)皮肤和关桥粘膜的治疗是指药物通过皮肤和关桥粘膜吸收,进入局部或全身循环系统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如外敷疗法、熏蒸疗法等。现代药物制剂学中的经皮给药系统(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TTS)属于这类治疗方法。这种制剂在欧美俗称贴片,在国内也常称为贴剂。

(3)经络腧穴治疗是指将药物、手法、器械外敷于经络腧穴的治疗方法。如按摩、艾灸、脐疗法、足心疗法等等。

(4)其他不能归入以上三类的中医外治法,如中医的一些操作、中医的正骨等,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以上分类方法并不能将所有外治法完全分开,往往存在分类重叠的情况。这种交叉是外治法分类的一个重要特征。中药有丸、散、膏、丹、酒、露、汤、饮、胶、茶、饼、锭、线、条、棒、钉、灸、熨、膏等。由于制备和使用的不便,一些剂型很少使用。众所周知,这些配方大多可以用于中医的外治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的传统剂型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注射剂、膜剂等。这些剂型中的大多数也可用于外部治疗,例如用于雾化吸入和直肠给药的注射剂。随着中药提取、纯化、浓缩、干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以及微囊、微球、脂质体、微乳、微粉等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在中药研发中的不断应用,可用于中药外用治疗的新剂型也不断涌现。适合五官、九窍、肺粘膜给药的剂型有几十种,如贴剂、含片、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凝胶剂、脂质体、微球、滴鼻剂、软膏剂、泡沫剂、海绵剂、栓剂、微型灌肠剂、皮肤给药的巴布剂等。这些用于外部治疗的相同剂型通常具有多种给药途径,并且可能多次出现在不同的给药类型中。

由于中药的特点,在新剂型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从事活性成分研究的人员少,从事制剂体内过程研究的人员少,还存在药师与生物学家脱节、未充分重视中药传统经验、采用西方哲学研究中药等问题。但这些新的药物制剂代表了未来中药外治剂型的发展方向。对于药物的外治法来说,使药物通过皮肤屏障有效进入体内产生作用是一个关键环节。促进渗透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药物本身的特性,溶剂和脂质体(载体)包封,二是物理促透方法的应用,三是化学促透方法的应用。严格来说,第一条路线也可以归结为化学渗透促进法。

(1)改变了药物性质,使药物与皮肤的亲和力更高,有利于药物吸收。药物可溶于适当的有机溶剂,如酒精(乙醇)、醋(醋酸)、食用油(脂肪、酯)等。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还可将药物制成易于透皮的制剂,如微乳、脂质体、载体等。有许多中药具有良好的促渗性能,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临床处方中应用或添加这些中药[3]。

(2)物理渗透增强:是通过物理方法改变皮肤或药物特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目前常用的物理渗透增强方法有离子导入、电穿孔、激光微孔、超声波导入等。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加热拔罐也可以通过改变皮肤特性来促进药物吸收。物理渗透增强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基于微制造技术的微针的应用。

(3)化学透皮促进剂:除了化学手段改变药物性质和必要的化学溶剂外,化学透皮促进剂是目前中医外治法研究的热点。早期的化学促渗剂主要有丙二醇、甲酸二甲酯、二甲基亚砜等。现在用的最多的是氮酮和萜类,还有一些外用的挥发油。由于同一药物配方对不同透皮促进剂的透皮效果不同,同一种透皮促进剂的浓度不同,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药物配方组合多种化学促进剂,要研究透皮促进剂的最佳浓度,并不一定是浓度越高的透皮促进剂越好。

新的化学渗透促进剂的研究也在进展中。2006年,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由11氨基酸组成的短肽,能有效帮助蛋白质药物透过皮肤,并能有效促进大鼠体内胰岛素的透皮吸收。发现这种蛋白质可以暂时打开皮肤屏障,毛囊可能是透皮通道。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类似的结果可以用于中医外治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