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油(植物提取物)的详细数据

丁香又名丁香,属于桃金娘科李属,为常绿乔木。主产于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马来西亚、桑给巴尔、印度、越南以及中国海南和云南。可利用的部分是干燥的芽、茎和叶。花蕾水蒸气蒸馏可得到丁香油,出油率为15% ~ 18%。丁香花蕾油是一种黄色到清澈的棕色液体,有时略带粘性;具有药香、木香、香料和丁香酚特征香气,相对密度为1.044~1.057,折光率为1.528~1.538。水蒸气蒸馏可以得到丁香油,出油率为4% ~ 6%。丁香油为黄色至浅棕色液体,与铁接触后变为暗紫棕色;具有香料和丁香酚的特征香气,但不如芽油,相对密度为1.041~1.059,折光率为1.531~1.536。丁香叶油可以通过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叶子得到,出油率约为2%。丁香叶油为黄色至浅棕色液体,与铁接触后颜色变深;具有香料和丁香酚的特征香气,相对密度为1.039~1.051,折光率为1.531~1.535。

中文名:丁香油产地:东南亚分类标准:作用类型:植物提取物产地:药性检验来源:简介、定义、分类、基本信息、安全管理、理化特性、提取方法、药用丁香油、来源、形状、性状、性质与功能、附件、各种论述、提取物、风险术语、简介定义绝非我国长江以北广泛种植的小观赏树。学名(紫丁香。)的丁香属植物(又名紫丁香。)木犀科,后面补充资料的朋友请以学名为准,不要放任何丁香的图片或资料!不确定的可以参考丁香词条!分类丁香油可分为:1、食用丁香油:用于烹饪和调味,可直接食用。2、药用丁香油:可内服外擦,用法请遵医嘱。3、香料用丁香精油:用于香薰,浓度高,食用可致命,请勿尝试!严格来说,丁香油可以分为丁香叶油、丁香茎油和丁香芽油。在香水行业,一般说丁香油多为丁香叶油。基本信息主要成分:丁香酚、石竹烯、丁香酚乙酸酯、甲基戊基酮等。感官特征:具有香料和丁香酚的特征香气。建议:丁香油广泛用于配制日用、食用、酒用、烟用香精;它也用于分离丁香酚和合成其他香料。建议用量:在最终调味食品中的浓度约为0.1~830mg/kg。安全管理:丁香油FEMA编号为2323,FDA184.1257,CoE188,中国GB2760-2011批准为允许食用香料;丁香油的FEMA号为2328,FDA184.1257,Coe 188;;丁香叶油的FEMA编号为2325,FDA184.1257,CoE188,中国GB2760-2011批准为允许食用香料。理化性质丁香油是桃金娘科植物干燥花蕾(丁香)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它是一种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油,具有丁香的特殊香味。暴露在空气中或存放时间较长,会逐渐变厚,变成褐色。遇铁会变暗,不溶于水,溶于酒精、乙醚或冰醋酸。甜味,性感。提取方法(1)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油,用小型谷物粉碎机粉碎处理过的丁香。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干丁香粉,置于蒸馏烧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水,连接冷凝管,开始蒸馏,蒸馏后将所得油水混合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分离得到粗丁香油。在粗丁香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醚,用分液漏斗分离其中的水,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处理,减压除去丁香油中的乙醚,得到精制丁香油。丁香油的提取率为9.94%。挥发油是淡黄色油状液体,具有丁香独特的香味。(2)提取丁香油树脂的工艺流程:将丁香粉碎,准确称量,用干燥的滤纸包裹,置于三角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有机溶剂,密封,置于恒温水浴箱中静置不同时间,然后取出滤纸袋,回收有机溶剂,得到丁香油树脂。丁香油的树脂比较稠,气味也没有丁香挥发油那么浓郁。(3)超临界CO2萃取丁香油将丁香粉碎成粗粉,置于CO2超临界萃取设备中。根据陈庚福(2002)研究的工艺条件,在压力为65438±00 MPa、温度为40℃、CO2流量为22L/h的条件下提取丁香油4h,在压力为7.0MPa、温度为45℃的条件下进行分析。药用丁香油药草名称:丁香油的由来《药性研究》来源于丁香(或丁香)的干燥花蕾(雄丁香)蒸馏得到的挥发油(古代多为雌丁香榨出的油)。)的桃金娘科。丁香树的植物形态为常绿乔木,达到10。花红色,聚伞花序,花蕾初为白色,后变绿,长到1.5-2厘米长时变红,即可采收。当它们被用作药物时,芽被称为丁香。花萼托叶长,花萼和花瓣4;果实呈长方形,被称为母丁香。详见右图。丁香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目前,紫丁香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桑给巴尔和马达加斯加,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也有产。2005年,印度尼西亚出产的紫丁香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在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也有少量植物。药材为淡黄色或无色清亮的油状物,具有丁香特有的香味。暴露在空气中或存放时间较长,会逐渐变浓,变成褐色。不溶于水,溶于醇、醚或冰醋酸。比重为1.038 ~ 1.060。性味《纲要》:味甘辛,性热。功能主治暖胃肾。治疗胃寒疼痛、呃逆、呕吐腹泻、关节痛、疝气痛、口臭和牙痛。①《药性考》:壮阳温肾。治疝气阴寒。②王殿祥《生药学》:用于胀气、绞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风湿痛,神经痛,牙痛。用法用量口服:取少许入汤剂或酒饮。外用:擦患处。药方①治胃寒、呃逆、呕吐:丁香油,揉胃。②治疗感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③暖腹除水止泻:丁香油涂暖脐贴。④消肿:在肚脐上涂丁香油。⑤治疗关节痛:丁香油擦痛。6治口臭:丁香油擦牙齿。⑦蟹毒排毒:取一滴丁香油配姜汤。(①以下为简编)8虫蛀性牙痛(非炎症性牙痛)的治疗方法:用小棉球蘸少许丁香油,嵌入虫洞。摘自中医字典,丁香油CASNO。8000-34-8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油CAS No.8000-34-8的干燥花蕾蒸馏得到的挥发油。拉丁植物和动物矿物名称: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圆形或长圆形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狭窄,常向下平展成柄,全缘。花芳香,形成顶生聚伞花序,花径约6mm;花萼厚,绿色后转紫,长管状,先端4裂,三角形裂片;花冠白色,略带紫色,短筒部匍匐,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向开裂;子房下位,与萼筒合生,花柱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褐色,长方形,长1-1.5厘米,直径5-8毫米,顶端有萼片。种子是长方形的。本品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特殊的丁香香味。暴露在空气中或存放时间较长,逐渐变厚,变成褐色(见右图)。不溶于水,溶于醇、醚或冰醋酸。比重为1.038-1.060。见“丁香”的性质和药理作用。性质辛辣;甘;性热归经脾;胃;肾经的功能主要用于暖胃;降逆;湿肾。主胃寒痛;打嗝;呕吐和腹泻;关节痛;疝气痛;口臭;牙痛的用法用量:煎服或酒饮少许。外用:擦。附件1。胃寒、呃逆、呕吐患者:丁香油,擦透中院。2.治疗感冒和胃痛:丁香油,好酒和和服。3.暖腹,除腹泻:丁香油涂暖脐贴。4.散肿:丁香油涂抹肚脐。5.治疗关节痛:丁香油擦痛。3.治口臭:用丁香油擦牙齿。5.解毒药:一滴丁香油,配姜汤。(1.以下是简编)8。治虫食牙痛(非炎症性牙痛):丁香油少许,蘸小棉球,嵌在虫洞里。(江苏)各种博览会1。“朱穆·施小芳”:丁香油被用来治疗淋巴结核,它被用在核药膏中。其香浓烈直通经络,难散郁结。2.《纲要》:丁香油,通经散寒,比丁香快。3.《药检》:壮阳温肾。治疝气阴寒。4.王殿祥生药学:用于胀气、绞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风湿痛,神经痛,牙痛。摘自《中药学》风险术语R36/38。* * *眼睛和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