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印楝叶的功效和作用

楝树叶

(概要)

来源为楝科植物印度楝或印度楝的叶。植物形态请参考“川楝子”和“川楝子皮”。

夏秋季采收,晒干。

药理作用:印楝子叶的水提物(2 ~ 5%)能防止蝗虫和蝗虫对植物的危害,但对人畜无毒,其有效成分为类胡萝卜素。

广东中药ⅱ:“苦,寒,毒性小。”

功能主要用于止痛和杀虫。治疗疝气、蛔虫、外伤肿痛、疔疮、皮肤湿疹。

(1)提纲:“疝气入囊疼,来了要喝酒。”

②广东中医ⅱ:“苦楝叶研末外敷。治疗跌倒引起的肿胀和疼痛,并为刀伤止血。”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2 ~ 3元。外用:煎洗、捣烂涂膜或研磨敷料。

方案①治疝气杀蛔虫:取印楝叶、果实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疟疾治疗:苦楝叶和巫婆的子叶在三钱晒干。用水煎服,不分时间。孕妇不宜使用。(《岭南草药志》)

③皮肤瘙痒或湿疹(包括头皮瘙痒)的治疗:用新鲜的印楝叶(枝尖的鲜嫩叶)捏住心脏,用清水煎剂冲洗患处。(泉州本草)

(4)消肿解毒:将印楝树叶、乌桕核、二味药量取,捣烂,敷于患处。(《岭南草药志》)

⑤蜈蚣、蜂伤的治疗:苦楝枝叶涂汁。(“单纯单方面”)

化脓性皮肤病治疗的临床应用

苦楝叶洗净切碎,每1斤加3000毫升水,煮沸40 ~ 60分钟,冷却过滤,置于灭菌玻璃瓶中备用。每1000毫升溶液中加入5毫升1000%石炭酸溶液进行防腐。使用方法:先用印楝叶溶液洗净创面结痂,再用无菌纱布浸泡药液进行湿敷,每隔3 ~ 5小时在纱布上滴加药液数滴,保持湿润。如果创面较大或患处不易湿敷,可用药液冲洗创面,每日三次。一般在用药后1日,伤口干燥,红晕消退,瘙痒明显减轻。连续治疗2 ~ 4天,痂和屑会脱落。* * *治疗脓疱疮、湿疹样皮炎、慢性湿疹34例,治愈25例。

提醒你:楝树叶,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