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人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从渐冻症的临床表现来看,类似于中医所说的“痿证”。临床上可以参考痿证进行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痿证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专门论述痿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独取阳明治痿”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治疗痿的独特经验。
对于痿证的治疗,针灸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效果还不错。我们不妨先看一组痿证的针灸治疗方案。本方案将选取两组穴位,以大椎、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为主,命门、气海、雪海、太冲、脾俞、内关、关元、大鱼际为辅。每次取4 ~ 5个要点,酌情配点1 ~ 2。
在针灸治疗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针刺大椎穴时,要坐直。患者头部微微前倾,慢慢进针,直到患者感到四肢麻木。二、其他穴位采用紧插慢提的针刺方法。此针法一般需要留针15 ~ 20分钟,针刺期间间隔施针。第三,拔针后,命门、气海、关元、脾俞用无疤痕皮肤灸3-7次强灸。第四,在颈部、脊柱、肌肉萎缩的两侧,用皮针进行适度敲击,以皮肤潮红、轻度出血为度。五是讲疗程。第一个疗程每天1次,第二个疗程隔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课程间隔3 ~ 5天。
另一种针刺方法是以华佗夹脊穴为主,大椎、脾俞、肾俞和肌肉无力的远近经为配穴。华佗夹脊穴是中国古代名医华佗的一项医疗技术。然而,夹脊穴的使用实际上早在苏文《刺疟》中就有记载,如《十二疟者...那些刺伤季夏脖子以下的人将得到它”。虽然早期的夹脊穴可能主要用于治疗疟疾,但在后期的临床应用中开发出了许多新的功能。
这组治疗点以华佗夹脊穴为主,有重点地依次针刺相应的穴位。用迎宾补泻法,尽量得气感,留针30 ~ 45分钟。每天针刺1次,1疗程不得少于90天,间隔时间根据病情不超过90天;第二个疗程可隔天1次。利用这组穴位进行治疗,效果也很好。
对于渐冻症,除了针灸治疗,还可以配合一些中药和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在中药内服方面,可以使用人参、鹿角胶、穿山甲等中药,在导入方面,实行八段金灿。饮食上,多吃温性食物,少吃寒性食物。综合疗法对渐冻人患者来说可能是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