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的研究进展】左冠状动脉血流
Tambe第一次提出是在1972。在排除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气体栓塞、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等可能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因素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远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延迟,称为冠状动脉慢流现象(CSFP)。目前,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血流缓慢的现象逐渐为心脏介入医生所熟悉。现将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机制、治疗和预后总结如下。
1标准
目前,公认的诊断血流缓慢的方法是校正TIMI帧数(CTFC)法。TIMI帧数法,即心肌梗死溶栓的血流分级法(TIMI),是以30帧/秒的速度采集图像,记录从造影剂进入冠状动脉到到达冠状动脉远端标志物的帧数。第一帧基于造影剂进入冠状动脉并占据整个近端,最后一帧被标记直到造影剂到达冠状动脉的远端(其中前降支被标记为远端分叉,通常在心尖,如果前降支围绕心尖,则选择最靠近心尖的分支;旋支被标记为最远端的分叉;右冠状动脉在发出后降支后标记为后支的第一支)。一般公认的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前降支动脉为(36.2±2.6)帧,回旋支动脉为(22.2±4.1)帧,右冠状动脉为(20.4±3)帧。将正向下行分支得到的帧数除以1.7,得到正向下行分支的修正帧数。如果测量的帧数大于公布的正常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2个标准差,则可以诊断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
2发病机制
CSFP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生可能是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结果。根据研究资料,血流缓慢现象的可能机制可以概括如下。
2.1微血管病
结果表明,微血管病变作为血流缓慢的发病机制,不仅有微血管的结构损伤或功能改变,微血管痉挛也可能是血流缓慢的发病机制之一。Sadamat-su报道,尼可地尔和硝酸异山梨酯可以减少血流缓慢患者的TIMI帧数,而尼可地尔在改善血流缓慢方面的作用比硝酸异山梨酯更大。这可能与尼可地尔阻止细胞内钙离子游离,增加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扩张冠状血管,持续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冠状动脉痉挛等作用有关。
2.2内皮功能受损
血浆中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FMD)都代表内皮功能。Ari H等人对血流缓慢患者的上述两项指标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平均ADMA水平升高,FMD水平降低。ADMA水平与TIMI帧数正相关,而FMD与TIMI帧数负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ADMA水平和FMD是慢血流的预测因子。AD-MA水平的升高和FMD的降低都是内皮功能障碍的表现。推测内皮功能障碍在血流缓慢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3炎症反应
许多研究表明,炎症标记物在血流缓慢的患者中增加,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CSFP的病理过程。Selcuk等发现血流缓慢患者血浆脂肪细胞因子浓度低于正常患者,且与TIMI帧数呈负相关。然而,脂肪细胞因子通过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血管内皮具有多重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表明内皮炎症反应可能在慢血流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adak等报道血流缓慢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且与TIMI框架呈正相关。以上结果均提示血流缓慢的患者处于炎症状态。此外,李勇等人发现血流缓慢的患者乙醛脱氢酶2 (ALDH2)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血流正常的患者。ALDH2酶在抗氧化应激、抗炎、防止内皮细胞损伤、缓解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ALDH2基因突变导致ALDH2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削弱抗氧化应激和抗炎反应的能力,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的现象。
2.4血小板功能和形态异常
Sen等检测了慢血流组、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等临床和实验室参数。结果显示,慢血流组和冠心病组的MP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慢血流组的MPV水平与平均TIMI帧数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水平可能是慢血流冠状动脉平均TIMI帧数的独立预测因子。说明平均MPV水平与冠状动脉血流量有关,MPV水平升高可能是血流缓慢的独立预测因子,也是血流缓慢的发病机制之一。
2.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一些先前的研究表明,CSFP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然而,一些研究表明,冠状动脉血流缓慢与钙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无关。Cin等人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发现,虽然CSFP患者的冠状动脉在常规血管造影中没有看到明显的狭窄或不规则,但存在弥漫性内膜增厚、血管壁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Oz等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钙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增长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密切相关,而冠状动脉血流缓慢与钙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无关。
3临床特征
3.1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
血流缓慢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胸痛,部分患者还表现为晕厥或心悸。心电图可表现为一过性ST段抬高,甚至心律失常。Woza-kowska-Kaplon等人报告了2例血流缓慢患者的表现。1 57岁女性患者因反复晕厥和胸痛入院。心电图显示一过性ST段抬高,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没有梗阻性病变,只是血流缓慢。另有1 65岁男性患者因心慌胸痛入院,诊断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流缓慢,入院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心脏骤停。朱等报道1血流缓慢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继而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继而发生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