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中毒了怎么办?

螃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但是如果食用不当,会出现中毒反应,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需要及时治疗和处理。吃螃蟹中毒了怎么办?下面详细了解一下吃螃蟹中毒的解决方法。

1,戒毒

对于轻度中毒者,可口服一些抗菌药物,或用水煎服川楝子6克、木香3克、甘草3克。止呕后,服用甘草绿豆汤或糖盐水、糖茶解毒。

2、呕吐排毒

吃螃蟹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让中毒者喝大量盐水或苏打水,然后用两个手指按压舌根,催吐。也可以多喝温水,反复催吐,减少毒素吸收。注意,如果呕吐物中有血性液体,可能是消化道或咽部有出血,需要暂时停止呕吐。

3、大蒜排毒

吃螃蟹导致中毒、呕吐、腹痛、腹泻。情况不是很严重。大蒜可以调成蒜泥,蒜汁可以拿来喝。大蒜可以杀死人体消化道中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而不会破坏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大蒜汁和姜汁一起喝,或者将大蒜捣碎,用凉开水浸泡去渣,加入红糖饮用,排毒效果更好。

4、通便排毒

中毒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长,但如果精神较好,可将大黄、番泻叶煎服或开水冲服,诱发腹泻,使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口服消炎药,达到解毒的目的。

5、紫苏生甘草汤解毒

紫苏具有辛温解表、理气的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性温。吃螃蟹出现中毒症状时,可将紫苏叶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可起到解毒的作用。

6、醋排毒

醋味酸,性温,能活血化瘀,促进消化,解毒杀虫。如果吃螃蟹中毒,可以用100毫升醋和200毫升水各服一次,可以起到解毒的作用。

7、吃螃蟹的禁忌

(1)不要吃生螃蟹

河(湖)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因此蟹的体表、鳃和胃肠道布满各种细菌和污泥。

有些人不生病,是因为没有把螃蟹洗干净,或者是因为生吃了醉蟹或腌蟹,吃了螃蟹里的病菌或寄生虫。蒸熟了再吃,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2)死蟹不宜食用。

中华绒螯蟹死亡后,僵直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引起呕吐、腹痛、腹泻。

鲜蟹壳青黑色,有光泽,肚脐饱满,腹部白洁。但濒死蟹的壳是黄色的,蟹脚是软的,很难转对。

(3)螃蟹要现蒸现吃。

如果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放在干净阴凉通风处。吃的时候一定要回锅,彻底煮熟。

(4)不要乱嚼螃蟹。

吃蟹时要注意开盖后要去掉的四样东西:去掉蟹胃,即蟹盖内的三角骨包,先吃蟹盖,用小勺挖出中间的蟹胃,轻轻吸出外面包裹的蟹黄。注意,不要通过中间有三角锥的螃蟹的胃吸,里面有脏沙就丢弃;吃完蟹盖,轮到螃蟹了。首先,用剪刀剪掉多余的蟹脚和蟹嘴。用勺柄在螃蟹中间挑出一块六角形的,就是应该丢弃的蟹心部分。还有蟹肠,就是从蟹胃到蟹肚脐的一条黑线;蟹腮,也就是长在蟹腹部的两排像眉毛一样的软软的东西,要去掉。

(5)少吃,不要过量。

蟹肉性寒,脾胃虚寒者尤其要注意避免腹痛腹泻。

(6)不要和茶一起吃。

吃螃蟹时和吃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开水会稀释胃酸,茶叶会使螃蟹的一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7)不要和柿子一起吃。

螃蟹养肥了柿子就熟了,要注意不要同时吃这两样东西。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的物质在肠内长时间发酵腐烂,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还可能引起结石病。

(8)五类患者不宜食用。

感冒发烧胃痛腹泻患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活动性肝炎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要少吃或不吃,因为蟹黄胆固醇含量高。过敏体质的人。脾胃虚寒的人。

(9)吃完螃蟹不要吃柿子。

柿子含鞣酸,蟹肉含丰富蛋白质。当它们相遇时,可以凝固成单宁酸蛋白,不易消化。食物容易停留在肠道内进行发酵,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10)吃完螃蟹不要喝茶

茶叶会使蟹肉的一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吃螃蟹时和吃螃蟹后一小时内避免喝茶水。

(11)吃完螃蟹不要吃花生

花生味甘,性平,脂肪含量45%。油腻的东西遇到凉的东西容易拉肚子,所以螃蟹不要和花生一起吃,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

(12)吃完螃蟹不要吃冷饮。

冰水、冰淇淋等冷饮都是凉的东西,不能和螃蟹一起吃,吃了螃蟹也不能马上吃。

(13)吃完螃蟹不要吃泥鳅。

据《本草纲目》“泥鳅味甘,无毒,能温脾止咳利水,不起阳。”可见是温补的。螃蟹性寒,功能相反,不宜两者都吃。

(14)吃完螃蟹不要吃梨

梨甘寒,蟹寒。一起吃容易伤胃。

(15)吃完螃蟹不要吃哈密瓜。

冬瓜即甜瓜,味甘、寒、滑,能清热通便。和螃蟹一起吃对肠胃有害,容易引起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