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有什么副作用?

来源《本经》

拼音名称g not u w ě n

别名野葛根(本经)、秦狗芹、毒根(本草)、、胡(南方草木)、黄野葛根(千金方)、初心(蜀本草)、吻芒、肾茶(碧潭)、黄藤、黄野葛根。黄花苦万藤(广西药用植物图册)、蔡(广西药用植物图册)、大茶藤、大叶(中国药用植物图册)、苦万红、何(岭南药用植物图册)、藤、大茶、藤黄(广西药用植物图册)、大戟。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南蛇藤的全草。全年均可恢复。

枝条光滑的常青藤蔓植物。叶对生,卵状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 ~ 12厘米,宽2 ~ 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四周;叶柄长1.2厘米。3分枝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而黄;苞片2,小和狭窄;萼片5,分开,长约。3mm;花冠漏斗状,顶端5裂,长1 ~ 1.6厘米,内有淡红色斑点,圆裂片,顶端尖锐,短于筒部;雄蕊5;子房上位,2室,花柱丝状,柱头4裂。蒴果椭圆形,长10 ~ 14 mm,直径6 ~ 8 mm,分为两个2裂的果瓣。种子多数,具翅。花期8月~ 165438+10月。结果期为65438+2月至次年2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的山坡、路旁草丛或灌木中。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

化学成分:根、茎、叶中含有生物碱,如钩吻素、阴、毛、甲、丙、陈等,其中钩吻素含量最高,钩吻素毒性极强,是最重要的有效成分。另外,据报道福建产钩吻的根中含有钩吻素A、种子、碱、d、e;广东产钩吻的根中含有钩吻素、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

药理作用

根、茎、叶都有剧毒。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茶药和北美大茶药的化学和药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钩吻的主要有毒成分有钩吻素、钩吻素、钩吻素等。其作用性质与北美钩吻中所含的生物碱钩吻素A和钩吻素B相似,但毒性较小。钩吻素饮对家兔的最小致死量为0.8毫克/公斤。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麻痹,轻者呼吸困难,重者呼吸骤停死亡。致死量的钩吻素B使动物停止呼吸后,心脏继续跳动,呼吸抑制不是中枢性的。脑切除和迷走神经切断均不影响钩吻素B的呼吸抑制作用,麻黄碱和吲哚美辛也没有显著的抢救作用。另一方面,它对周围神经肌肉装置没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钩吻素B能抑制和停止与神经相连的离体膈肌的节律性收缩,与在体膈肌的节律性收缩相同。呼吸停止后直接* * *膈神经仍可引起膈肌收缩。此外,动物中毒后,均表现为眼睑下垂、头部下垂、脚软、肌肉无力,因此推测其在脊髓运动神经元麻痹中起作用。

钩吻素A对小鼠有镇痛作用,其有效剂量与中毒相似。但也有报道称,与阿司匹林合用时镇痛效果增强,优于单独使用,据说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荐剂量为阿司匹林300 ~ 500毫克,钩吻素a 0.5 ~ 2毫克。

钩吻素B对循环系统无明显影响。能抑制离体蛙心,可被氯化钡和肾上腺素拮抗,阿托品无效。少量引起的脉搏加速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此时血压可能仍无明显变化;在大量情况下,它抑制心脏,导致血压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抑制,部分是由于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性降低;有毒剂量会导致心室颤动。钩吻素A可阻断迷走神经或注射乙酰胆碱引起的低血压反应。具有微弱的血清素样作用,可加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在狗和兔子的小肠和子宫上,少量轻微兴奋,但大量抑制,这是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国产钩吻也抑制平滑肌,拮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钩吻素A无箭毒样作用,不麻痹神经节,无中枢镇静作用。国产钩吻和钩吻甲有扩张瞳孔的作用。

临床上钩吻素A可用于治疗神经痛,尤其是三叉神经痛,其酊剂也可用于治疗急性脊髓灰质炎。因为治疗剂量非常接近毒性剂量,所以需要非常小心,密切观察,尤其是呼吸情况。局部可以用来扩张瞳孔,但是很重要,限制了它的应用。

毒性本品剧毒,尤其是根和叶(尤其是幼叶)。误服后容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中毒的主要症状有:1神经肌肉症状:头晕、口齿不清、肌肉无力、吞咽困难、呼吸肌麻痹、共济失调、昏迷等。2眼部症状:复视、视力下降、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等。消化系统症状:口腔、咽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循环呼吸系统症状:早期心跳缓慢,后期加速,呼吸困难,呼吸麻痹,虚脱等。症状出现的速度与服用方法有关。用水煎服根或取鲜芽时,症状一般立即出现,而取根者出现较慢,需2小时后出现。抢救方法:洗胃、呕吐、导泻、输液、对症治疗。中药可配合三黄汤(黄芩、黄连、黄柏、甘草)、蕹菜汁或积雪草捣碎混茶油、金银花捣碎汁服用。与黄糖混合,栀子(茜草科)加入白茅根的煎煮水。民间经验,用新鲜羊血热灌抢救,临床证实,确实有效果。

性品味

硬,温,有毒。

1经典:辛,文。

2《乌普本草》:雷公:有毒。

3“不录”:有大毒。

4《岭南草药集录》:苦、寒、毒。

5《广西药用植物图谱》:味苦、苦,毒性大。

功能指示

祛风、攻毒、消肿止痛。治疗疥疮、湿疹、痈、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神经痛。

1经典:治金疮、乳痈、中阴风、逆气咳嗽、水肿。

②“别录”:积病、足膝痹痛、肢体挛缩、疥疮。

3《蜀本草》:主咽喉阻塞于咽,音变,咳逆之气,温中。

4《生药材要领》:祛风解毒,洗去杂草。

5《本冯静元》:紫者破血积,青者破痰积。

6《岭南本草集录》:无论根、茎、叶,均可祛风、清热、解毒,洗去疥癣。柳毒发疹的地方,用浓汁煎,泡两三次。

7《广西药用植物图谱》:捣碎外敷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梅毒、风痹;制成药膏,涂在上面消除肿瘤。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攻毒拔毒,杀虫止痒,散瘀止痛。治疗皮肤湿疹、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

外用用法用量:捣实或研磨、敷料;煎煮、洗涤或熏制。

注意

本品剧毒,仅外用,不宜内服。

附加处方

1治疥疮:金钱草、白芷、青黛、五倍子、枯矾、马钱子、蛇蜕各二元,梅片四分,松香、雄黄一、五分。* * *是细粉,用蜡油融化,用药膏糊住。(《岭南草药志》)

2治瘰疬:断肠草根,红老木薯,二味。* * *捣碎,用酸醋煎一小时,取起,待患处冷敷,敷三天。(《岭南草药志》)

3治痈、疮、肿、毒:生金钱草四两,黄糖五元。* * *夯实受影响的区域。(广西药用植物图集)

4.痈的治疗:将肾茶晒干研末后,用凡士林调成药膏涂于患处。

5叶元年疥疮:鲜茶药一斤,煎洗患处,每日洗数次,然后在药叶上贴疮。

6治痈:大茶叶和石灰。第二味是砸,指的是第三段。有脓就崩,没脓就消。(《岭南本草年谱》分以下4方出版)

7治疗风湿关节痛:干肠一两,防风钱两,独居一个。* * *研粗粉,用纸卷熏患处。(广西药用植物图集)

8刀伤处理:断草敷伤口。(《岭南草药志》)

摘自*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