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中蜂的窝病?

我国蜜蜂巢病的病原是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我国蜜蜂的主要敌人。它以蜡屑为食,钻入巢室底部吃巢脾,逐渐钻洞吐丝入屋壁,使蜜蜂幼虫在蛹期无法覆盖或覆盖,被吃掉破坏产生“白头蛹”,常造成蜜蜂出逃或大量覆盖蛹死亡。

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从饲养管理开始

(A)喂养强壮的群体

强群体对窝虫的抵抗力强。饲养强壮蜂群的基本方法是随时在巢脾上保持足够的蜜粉,蜂群内分工合理。同时要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这样,即使蜂群受到巢虫危害,由于其群体势强,脾脏面积大,受巢虫危害的面积相对较小,损失不明显,不会影响正常的养蜂生产。

(2)选择优质蜂王

中蜂一般一年换两次王。大部分蜂场都是自己养蜂王,多年来一直处于自我繁殖、自我滋养的状态,导致该领域的物种退化,蜂王维持群体力量、产卵、抵抗疾病和敌人的能力下降。因此,有条件的蜂场一般每两年引进一个优质种子王,以增强蜂场内的遗传优势,提高蜂群抗病虫害的能力。

(3)消灭窝虫的生存空间,切断其繁殖途径,对窝虫进行严厉治疗。

1.及时更换新脾,淘汰旧脾,可以有效消除窝虫的生存空间。中蜂具有喜新脾恶旧脾的特性,蜂王优先在新脾上产卵;如果巢脾太老,工蜂就会咬掉黑色的老巢脾。工蜂叮咬脾脏,蜡屑堆积在箱底,为巢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所以在蜂箱的日常管理中,要经常清理蜂箱底部,收集蜡渣、多余脾和巢脾,及时融蜡。

2.及时杀灭蜂巢、巢卵、巢脾内幼虫等蜜蜂。用酒精喷灯烘烤蜂箱,彻底消灭藏在蜂箱缝隙里的巢卵和幼虫。同时,将提取的可用窝脾放入-7℃以下的冷库中(一般在北方的冬夜,将窝脾搬出屋外冷冻一夜即可)5-7小时,杀死藏在里面的幼虫和虫卵。此外,中蜂产的蜂蜜中往往有隐藏的卵和幼虫,冷冻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及时消灭巢虫-蜡螟成虫还可以防止巢虫的滋生。巢虫一般在夏秋季较多。夜间,蜡螟一般从蜂箱的缝隙和门上钻入蜂箱,在蜡渣上产卵。先把破旧的蜂箱修好,把蜂箱的缝隙堵上,晚上用稻草盖好或关上门,防止晚上蜡螟爬进蜂箱。第二,养蜂人要经常用苍蝇拍打打蜡蛾。第三,利用蜡螟的趋光性,天黑后,在放蜜蜂的房间里,用手电筒照射墙角吸引蜡螟,一只被打死。第四,将糖与纯蜂蜡比例为1: 1的糖蜡浆放入蜂场,吸引蜡螟吸食,将其淹死,也可杀死部分蜡螟,降低巢虫密度。但必须在白天收回,避免工蜂前来喂食,造成盗蜂。

4.仔细找到窝脾上的窝虫,杀死。摸清地道后,用镊子取出窝虫,杀死;或者用冷水浸泡窝脾,杀死窝虫;对于那些尚未吃出坑道,靠粉脾为生的小窝虫,可将蜜蜂抖落,将窝脾置于阳光下。窝虫只要一见光,就会立刻爬到脾面,用镊子取出来杀死。以上方法虽然可以完全杀死窝虫,但要注意防止蜂王丢失。

第二,毒品控制

(1)熏蒸。多余的巢脾和更换的蜂箱应及时存放并熏蒸消毒。方法一:每箱用二氧化硫燃烧产生的烟雾5-10g熏蒸30小时。方法二:用90%冰醋酸(冰醋酸)或96%甲醛蒸汽熏蒸巢脾、蜂窝30小时,可有效杀灭缝隙中的越冬幼虫和病菌。

(2)浸泡法。将蜂箱和空巢脾用5%石灰水或1%火碱溶液浸泡30小时,然后洗净晾干,可消灭藏在其中的越冬窝虫。

(3)中草药用于控制巢虫。方法1:将百部(20g)浸泡在500ml 60%以上的白酒中,放置7天。将浸提液用清水稀释两次,喷洒在蜜蜂和巢脾上,每3天一次,最好3-4次,以雾状为度。方法二:每箱放10左右八角果,也能防止窝虫滋生。但是八角的气味很容易消失,要经常更换。

(4)对于巢虫危害严重的蜜蜂,可用药物“巢虫网”杀灭巢虫。取猪笼草5克,加水稀释至1500 ml,喷入套脾,晾干,保存。如果蜂蜜在流动,可以取出巢脾,抖落蜜蜂,喷上药,晾干后放回蜂巢。

第三,生物控制

(1)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伴孢晶体被巢虫吃掉后会释放有毒物质将其杀死,对蜜蜂无害。印度科学家用0.14%苏云金杆菌乳剂喷洒脾脏,蜡螟在进食后第五天死亡率达到90%。为达到长效防治效果,可将苏云金杆菌压入巢基,巢虫伤脾即中毒。

(2)利用寄生蜂防治,现已发现蜡螟,鳞翅目,寄生在蜡螟上,在蜡螟幼虫体内产卵,靠吸食蜡螟的体液生活,使幼虫死亡。在巢虫危害高峰到来之前,将养殖的寄生蜂放入蜂箱寄生、产卵、繁殖,吸死蜡螟幼虫的体液,达到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