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参汤案

我突然想到一个案例。几年前秋天的一个下午,隔壁的房间医生介绍了一位中年女患者。根据患者的说法,她被怀疑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她在两家三甲医院投诉,但未能明确诊断。中午,她去了一家中医诊所,开了一大包补气补血的中药。

当时患者下车的时候看到医院,想再顺道过来看看。他记下了症状:无名氏,40岁,口干口渴3-4年,舌质苍白干涩,平时脉搏数。3-4年前开始在自己的小工地做饭,每天用煤气灶。开始觉得口干口渴,食欲一般。吃的不多,大便也还可以。口干口渴一年比一年严重。虽然很多医生都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但都没能改善。当时以口干、口渴为辨证要点,诊断为:阳明病。记得原文是:“阳明病,渴水,口渴,白虎加人参汤为主因”。处方:知母30克,石膏50克,炙甘草20克,山药30克,人参5克。泡药的时候放一把米。三剂。让病人喝三天再复诊。因为精心治疗,沟通顺畅,患者决定先吃一段时间我开的药。今天刚开了30天的中药,先不喝了。三天后回门诊,一直说好多了,好多了,不太干,不太渴,见效真快,见效真快,味道还挺好吃的。前后四次会诊,十二剂汤剂,几年的烦恼都解决了。

白虎是西方金神,白色,阴柔。石膏为白色,性寒,重量下降,属阴。程无忌《伤寒论》中说:“西方金神白虎也...夏热秋凉,暑之气止于秋,秋之令,汤以白虎命名,意谓能止暑。”以一只白虎命名,比喻我们快速退热的作用,就像秋天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扫盛夏酷暑的湿热空气。白虎参汤益气生津作用更强。

白虎参汤原文如下:《伤寒论》,桂林古籍版1980版广西人民出版社。

阳明病,口渴,口干,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石膏、甘草碎、烤粳米、六合人参、人参。

右五味,一桶水,煮饭煮汤,给我,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晒热之人也,其人多汗,恶寒,热渴,白虎加参汤为主。

孙病,服桂枝汤后,汗出,大渴,脉沉,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如果呕吐,七八天不明白,热就积在胃里,表里俱热,总有恶风,口渴大,舌燥烦,想喝几升水的就喝白虎参鸡汤。

伤寒,不发烧,口干,口渴,心烦,背部微恶寒,白虎加参鸡汤为主。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可解,汗出时,不与白虎汤;口渴无表症者,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