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的药用价值

青蒿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夏末秋初拔出,洗净晒干入药。茎和叶用于清除虚热,种子和根用于煎药膏。青蒿素来自中药黄花蒿,已有2000年历史。因为它起效快,没有其他抗疟药那样的副作用,所以抗疟药物的效果非常显著。此外,迄今没有已知的青蒿素耐药性病例。该复方可进一步减少耐药机会,提高疗效。

青蒿素衍生物可以生产许多系列药物。青蒿素主要用于治疗疟疾和肺结核潮热、中暑、皮肤瘙痒、荨麻疹、脂溢性皮炎和灭蚊。全草入药,洗净,鲜用或干品入药。黄花蒿容易管理,生长期短,投资少,见效快。

抗疟疾效果

黄花蒿乙醚提取的中性部位及其稀醇提取物对小鼠疟疾、猴疟疾和人疟疾均有显著的抗疟作用。体内实验表明,青蒿素在红内期可以杀死疟原虫,但在胞外和红内期无效。青蒿素能迅速抑制原虫的成熟。蒿甲醚乳剂的抗疟效果优于还原青蒿素琥珀酸钠,是治疗疟疾危象的理想剂型。青蒿琥酯2.5,5,10,15mg/kg,每日2次,连用3天,对治疗猴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5、10mg/kg,每日两次,连续10天,皮肤外敷可使猴疟转阴。加入适量氮酮可提高抗疟效果。

抗生素作用

青蒿水煎液对表皮葡萄球菌、卡氏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挥发油在0.25%浓度时对所有皮肤癣菌均有抑菌作用,在1%浓度时对所有皮肤癣菌均有杀菌作用。青蒿素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青蒿琥酯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大肠杆菌、卡氏球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黄花蒿中的谷甾醇和豆甾醇也有抗病毒作用。

抗寄生虫效应

黄花蒿的乙醚提取物、稀醇提取物和青蒿素对小鼠疟疾、猴疟疾和人疟疾有显著的抗疟作用。体外培养表明青蒿素对疟原虫有直接杀灭作用。电镜观察表明,青蒿素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内期克隆的膜相结构,首先作用于食色膜、表面膜和线粒体膜,然后作用于核膜和内质网。此外,它还会影响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由于食物泡膜的改变,疟原虫早期对营养的摄取受阻,使疟原虫迅速产生氨基酸饥饿,形成自噬小泡,并不断被排出体外,导致空泡大量丧失,内部结构解体而死亡。青蒿素具有对间日疟、恶性疟和抗氯喹地区的恶性疟疗效高、退热快、原虫转阴等特点,特别适用于抢救危重疟疾,但复发率高。此外,青蒿还有抗血吸虫和钩端螺旋体病的作用。

退热效果

蒸馏法制备的青蒿注射液对百白破、百白破、百白破疫苗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一种印青注射液,由青蒿和金银花组成。通过蒸馏,对伤寒、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三联疫苗引起的家兔发热具有比单用黄花蒿注射液更显著的解热作用,且降温迅速、持久,优于对照组柴胡和安痛定注射液。金银花和青蒿有协同解热作用。

免疫功能

通过小鼠足垫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兔鼠疫特异性玫瑰花试验和溶血空斑试验等四项免疫指标观察青蒿素的免疫功能。发现青蒿素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免疫,并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青蒿素和蒿甲醚能促进脾脏TS细胞的增殖。肌内注射蒿甲醚也显著抑制Begle外周血中的T、B、Tu和Tr淋巴细胞。还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血清IgG含量,增加脾脏重量。降低鸡红细胞致敏小鼠血清IgG含量。静脉注射青蒿素50-100mg/kg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50.2-53.1%)和吞噬指数(1.58-1.91)。青蒿素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细胞免疫。青蒿琥酯能促进Ts细胞的增殖,抑制te细胞的产生,阻止白细胞介素和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家兔心脏灌流表明,青蒿素能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冠脉流量。静脉注射可以降低血压,但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这主要是由于心脏的直接抑制作用。静脉注射20mg/kg青蒿素可预防乌头碱引起的家兔心律失常。

其他功能

青蒿琥酯能显著缩短戊巴比妥在小鼠体内的睡眠时间。青蒿素对实验性矽肺有明显疗效。蒿甲醚对小鼠有辐射防护作用。提高抗疟效果。脱羰青蒿素和碳脱羰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K173株小鼠的ED50和ED90分别为12.6mg/kg和25.8mg/kg。体外实验表明,青蒿素能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克隆的生长,具有直接杀伤作用。青蒿素、蒿甲醚和氯喹对恶性疟原虫的IC50分别为75.2、29.4和43.2nmol/L。青蒿素酯钠盐对六个恶性疟原虫分离株(包括氯喹抗性品系)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