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罂粟丸

罂粟,作为鸦片生产者,臭名昭著,但你知道吗,它的花语是牺牲,是纪念,是尊重?其实罂粟也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人类毫无节制地使用它。

只要适量使用,你会发现罂粟的药用价值其实很大!一提到罂粟,人们就不自觉地把它和毒品联系在一起,有一种观念认为种植罂粟等同于犯罪。

其实罂粟也可以入药,只要控制好剂量。

罂粟原产西亚,早在六朝时期就传入中国。但当时罂粟种植并不广泛,到了唐朝还需要从国外进贡。

而且当时种植罂粟纯粹是为了观赏和药用。

古人长期将罂粟称为“芙蓉花”、“断肠草”、“莺粟”。

古人不仅给罂粟取了许多美丽的名字,而且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非常重视。

自宋代以来,医书多有记载,常被视为治疗痢疾、腹泻的良药。

边肖认为有必要更正罂粟的名称并介绍其药用价值。

罂粟主要以其种子“罂粟”和外壳“罂粟壳”入药。

罂粟味甘性平,寒无毒,属大肠经。

《本草图说》记载罂粟花:“主风气,祛邪热,治恶心痰郁于胸。

“它有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恶心、腹痛、腹泻、痢疾、脱肛等。

汤剂口服剂量为3-9g,也可制成丸剂。

《南唐食药方》记载,白罂粟与人参粉、生红薯混合,生姜汁、盐花煎服,可治恶心、食欲不振。

《101选方》可用于治疗赤白痢。罂粟壳和罂粟籽可以磨成细粉,蜂蜜可以做成鸡头大小的药丸。

如果是痢疾,就用甘草汤送服;如果是白痢,就用干姜汤送服;只有腹泻才配米汤服用。

罂粟壳味酸、涩、平但有毒。

归肺、大肠、肾经。

具有敛肺、敛肠、止痛的功能。

它常用于治疗慢性咳嗽,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筋骨疼痛,遗精,多尿和白带。

一般煎服剂量为3 ~ 6g。

波比已经因为咳嗽接受了很长时间的治疗。《食一德消方》只用小米壳去筋,加蜂蜜,焙干研成细粉,用蜂蜜水送服,效果很好。

《本草纲目》也是单用罂粟壳治痢疾,与前方不同的是罂粟壳用醋焙干,磨成粉,再加炼蜜制成丸子,用姜汤送服。

如前所述,罂粟壳和罂粟(籽)可以治疗所有痢疾,无论红白。

《普济方》也记载了一种罂粟粉,专门用于治疗儿童的持续呕吐和腹泻,母乳喂养不足,或痢疾。与罂粟壳、陈皮、诃子、砂仁、甘草混合,研成粉末,饭前用米汤送服,效果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药物有成瘾性,不宜经常服用,药性很强。儿童使用的剂量要小心控制,甚至在很多中医书籍中被列为儿童禁用品。

罂粟品种很多,并不都适合入药。常见的药用罂粟一般指罂粟。

有人称罂粟为“美丽的恶之花”,但它也是许多镇静药物的来源,如吗啡、罂粟碱、蒂巴因、可待因等。

过量使用会上瘾,而适度使用可以造福人类,所以要看人类如何使用。

罂粟的花语是牺牲、纪念和尊重。

边肖认为罂粟田镇是如此美丽。如果不是鸦片生产的源头之一,罂粟的地位可以和玫瑰、薰衣草相媲美!

提示:罂粟很容易让人上瘾,不要私自种植和使用。

当作为药物使用时,也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