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应该用中药治疗还是食补?
也可以参考以下食疗方法:
[甲方>;
牛肉1000g,盐适量,黄酒250ml。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去除血渍和浮沫,小火半小时后加入黄酒和盐,待肉烂汁多时停煮,盛于冷盘上。随餐吃饭。
本方能补脾胃,补气血,使人肥胖健康,适用于体虚、瘦弱、少食、乏力、精神疲劳者。
[第二方>
1肉鸡,黄酒适量,姜适量,盐适量,葱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将鸡块放入蒸笼中,加入葱、姜、黄酒、盐等调料,用蒸笼产生的蒸馏水制成“鸡汁”。吃肉配酒。
本方益气填精,强身健体,体弱、产后、多病、老年者可酌情使用。
[第三方>
松子50克,蜂蜜25克,核桃仁50克。将松子、核桃仁捣成粉,与蜂蜜调匀,大火煮沸,然后停火,待冷包装备用。
此方润肺滋肾,补中益气,滋补身体,适合体质偏瘦的人长期服用。
[第四方>
太子参15g,山药、白术10g,黄芪15g,麦冬、黄芪10g,黄精、鸡血藤15g。水煎服,每周服1剂。
本方能补益气血,主要用于治疗形体消瘦,面色晦暗,精神萎靡。
[吴芳]
黑豆10克,猪油适量。如果用黑豆做酱,取黄捣碎,加猪油熬成糊状。65438每次+0勺,每日两次用开水冲服。
这个食谱可以增长皮肤,有益颜色,增加力量,使人肥胖和健康。正如《本草经》所说,“久服使人重”。
[第六方>
黑驴肉500克,豆豉,黄酒,盐。将驴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入豆豉、黄酒、盐和水,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至熟透。
这个方子有补血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头晕、心烦。
此方出自《饮食》,原方用于“风狂,悲不乐,心安”,是补血益气的方子。久病,体虚,或劳损过度,气血消耗,则见劳损;血气不足,不能为荣之首,则见风头晕;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心烦。方法宜补血益气。方中以驴肉为主,血肉有情,能大大补血补气;以豆豉为佐,可清心除烦,是补血益气的方子。本方以补血为主,主治气血两虚。
[齐芳]
人参10g,大枣5枚。将人参切片备用。大枣洗净备用。将人参放入砂锅中,用水浸泡半天,加大大枣,煮约1小时。
本方具有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体虚劳损。
此方出自《十药全书》,原方用“止血后以此药补之”,为补益气血的代表方。长期调整不当,长期失去调整,或者失血过多,都可能导致气血严重不足,劳损无力,所以方法要大力补气血。人参是方中的主要成分,大大补充了元气;
以枣为佐,益气养血。人参与枣的配伍,能益气生血,合在一起形成补气血的方子。
这个处方可用于治疗贫血。
此方滋补作用较强,实热证者不宜服用。
[第八方>
新鲜葡萄汁500毫升,蜂蜜1000毫升。当葡萄汁用小火熬制并浓缩成糊状时,加入蜂蜜,加热至沸腾,停止冷却,装瓶备用。一次一汤匙,放在开水里煮着喝茶。适用于发热、烦渴或厌食。
葡萄味甘酸,能滋补肝肾阴,配合蜂蜜,能补气血,润燥。
[方九>
黄精50克,粳米100克。将黄精用清水浸泡,捞出,切碎。粳米洗净备用。将黄精和粳米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煮至粥成。
本方具有补虚益气养阴之功效,适用于体虚劳损者。
本方来源于调理疾病与饮食的辨证,原方用于“诸虚诸损,不分阴阳,气血衰竭,皆不适宜”,是治疗虚弱劳损的常用方。虚弱劳损多因久病气阴两虚所致。方法要补虚益气养阴。黄精为主方,补虚填精,益气养阴;以粳米为辅,补气养血,增强黄精的元气。两者结合才是弥补损失的办法。本方滋补力强,尤其适用于阴虚精亏为主的体弱劳损者。
加入冰糖调理食物,可以增强其滋养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
这个药方可用于肺结核。
本方性油腻,易助湿生痰,故不适宜脾虚湿咳、中度感冒便溏者服用。
[X方>;
肥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20克,干姜15克,酱油、黄酒、糖、盐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水、当归、生地、干姜、黄酒,煮至七成熟,再加入酱油、糖、盐,小火煨汁。
本方具有益气养血,温中下法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宫寒崩漏,虚寒产后腹痛,疲乏无力。
此方出自千金方,原方用于“虚脱除血,日积月累”,为温补气血之方。气血虚寒,不能温补子宫;然后看崩漏症状,方法应该是温补气血。食谱中以羊肉为主,为血肉之晶,能补气血,暖子宫。当归、生地、生姜为辅药,当归、生地助羊肉养血调经,生姜助羊肉温中下,形成温养气血的方子。本品温补气血,故亦可用于产后腹痛、体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