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吃什么中药?湿热体质中药偏方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养心、健脾、养肝、养心、安神、滋阴止痛、敛汗。。
薏仁就是薏苡仁,具有极佳的清热祛湿功效。
小而平,味甘咸,归脾、胃、肾经,有健脾祛湿、和胃安眠、清热止渴之功效。
酸枣仁、薏苡仁、小米粥能起到清热利湿、宁心安神、健脾养胃的作用。非常适合湿热引起的失眠。
做法:取酸枣仁10g,薏苡仁30g,小米50g。小米洗干净待用;将酸枣仁、薏苡仁洗净,倒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关小火慢煮半小时左右,加入洗净的小米,同煮制成粥,随时服用,每日1剂。
2湿热引起的头痛吃中药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湿热是可以诱发头痛的原因之一。菊花茯苓汤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缓解湿热引起的头痛。
菊花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有消肿、解毒、平肝火的功效。
茯苓有解毒除湿的作用。当它们被煮成汤时,它们能起到清热解毒、祛湿消肿、缓解湿热头痛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头痛的原因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头痛都可以用菊花茯苓汤缓解。在实际应用中,要具体症状具体分析,做到辨证施治。
做法:取菊花、土茯苓各15g,冰糖适量。菊花用清水浸泡片刻,去杂质,洗净沥干备用;土茯苓用清水浸泡,洗净沥干,切成薄片备用;在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入茯苓片,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煨约15分钟,再放入菊花和冰糖,继续焖3分钟,滤去杂质,即可随时饮用。
3湿热型高血压服用中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很多,体内湿热也是一大原因。体内湿热之邪,加上环境高温高湿,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治疗应以平肝潜阳,清利肝胆湿热,活血化瘀为主。杞菊地黄汤能缓解体内湿热,对降血压有一定作用。
处方中的枸杞味甘,性平,归肝、神经,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牡丹皮味苦、辛,微寒,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止带下;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水渗湿,清热泻火;山茱萸能补益肝肾,收敛涩精;地黄养血滋阴,填精补髓。诸药合用,对湿热引起的血压升高有一定作用。
做法:枸杞子、菊花、牡丹皮各3克,山药、茯苓、泽泻、山茱萸、熟地黄各6克,冰糖适量;将所有药材洗净后,放入砂锅中,加水约2000毫升,小火煮半小时,改为饮茶,每日1剂,每日三次,视情况加入冰糖调味。
4湿热感冒吃什么中药?暑寒多发生在夏季,属于阳热之证。热像突出,症状比其他感冒更严重。可以用金银花、荷叶、竹叶等药材配合绿豆粥治疗。
方中竹叶性寒、味甘、淡、温心,归肺、胆、胃经,芳香透心,能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可与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荷叶、金银花、绿豆同用,能很好的解暑祛寒。
做法:取金银花、荷叶、竹叶10g,绿豆20g,粳米10g。首先将金银花洗净,加入适量水,用小火熬煮至汁液有金银花香,过滤金银花渣,冷却得金银花露,将荷叶和竹叶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沸,用小火熬煮10分钟,滤出荷叶和竹叶,冷却汁液备用;将绿豆、粳米洗净,用冷水浸泡至发涨,放入锅中,加入约1500 ml冷水用武火煮沸,加入金银花露、竹叶莲汁,用小火煮至粥熟,加入冰糖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