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中华鳖的养殖条件

养殖基地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而且周边安静,水源充足,附近没有污染源。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温室大棚、养殖池塘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相关建筑管理规定,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并配备相应的加热、增氧、取水和排水设备。一般65438+10万平方米配备3台0.5吨锅炉,10台2.2 kW曝气机,2台颗粒饲料机,150立方米加热池,200平方米管理辅助用房等设施。

养殖池塘的建设应符合中华鳖的生活习性要求。龟池大小均匀,每个面积为15~20平方米,池高0.6米,池壁顶部向内延伸8~10厘米,防止龟逃跑。饲料台用3米长、0.5米宽的木板或水泥预制板搭建,浸没在水中65438±05厘米。水池中设有网袋,供中华鳖藏身。网袋由3-4层无结网片堆叠而成,呈正方形,边长40厘米。网兜斜挂,行距20cm,巢距15cm。网袋距池底10-15cm,距水面5-10cm。

龟蛋的挑选与孵化龟蛋的挑选重量为3-5g,白亮区(动物极)占蛋面的1/3-1/2。轮廓清晰,植株极淡黄色或淡红色,卵表面有光泽,无杂色受精卵。

孵化场内整齐堆放有龟蛋的孵化场,用红外灯加热,控制孵化场温度在30℃~ 365438±0℃,空气湿度在85%,沙子湿度在8 ~ 65438±02%。龟蛋在40 ~45天后可以孵化出来。

孵化过程中要做好供水、通风、上下换箱、防敌伤害等工作。

放养幼龟前洗净龟池,撒生石灰150 ~ 200mg/L或漂白粉10mg/L消毒。

选择没有伤病,没有缺陷,有活力的幼龟。同一个幼龟池的龟规格要整齐,规格要大于3g。放养前的幼鳖用20mg/L的高锰酸钾浸泡20min。消毒后的甲鱼幼体可放入用甲鱼幼体开口饲料制成的2%浆液中约65438±0小时。放养时,将装有消毒甲鱼的箱子或篮子轻轻放入水中,让甲鱼爬出来,游入水中。每平方米水面放养35 ~ 40只动物。饲料应符合NY5072和SC/T1047的要求。饲料添加剂应当符合国务院[1999]266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

禁止添加激素和合成色素。日投喂量为甲鱼体重的5% ~ 8%。投喂前将饲料用制粒机制成软颗粒,定时定量放在饲料台上,每天三次,每八小时一次。温室养殖由于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容易滋生病菌,引发病害,要严格做好病害防控。但在防控过程中,严格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中渔药使用指南》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和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执行。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预防重于治疗,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倡生态综合防治,使用生物制剂,尽量使用中草药防治病虫害。

应用健康养殖技术,适当控制养殖密度,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益生菌和多种维生素,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如发现甲鱼生长异常,用0.3 ~ 0.5 ppm聚维酮碘或1ppm戊二醛全池喷洒。

渔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和农业部的有关规定执行,禁止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和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渔药使用后,必须严格执行停药期的规定。

每批中华鳖的捕捞分两次进行。当35%的中华鳖达到0.35公斤规格时,进行第一次捕捞,在市场上捕捞0.35公斤以上规格的中华鳖。第一次捕捞两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将池塘中剩余的中华鳖全部捕捞上市。龟有“三喜三畏”的特点,即喜静而畏震,喜阳而风,喜洁而污,胆小而贪食,互相攻击性强,攀缘本领强。龟塘的选址一定要选择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水质新鲜,土质好的地方。

龟池要封闭,防止逃逸和被盗,出入口要特别注意逃逸。池塘之间的水体不应相互连通,入口和出口应严格分开。土壤池塘更适合生态养殖,根据投资规模和当地大小,尽量建设四类池塘,即亲体池塘、成体池塘、幼体池塘和幼体池塘。无论什么样的龟塘,都要保证龟有足够的背晒场和饲养场。池塘生态养殖中华鳖一般以自繁自繁苗种为主。如需购买种子,要选择体格健壮、外观无损伤、大小基本一致、无病史的种苗,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和病源传播。

另外还有两点在选购种苗时一定要注意。一、越冬前购买的幼鳖不低于5g/只,最好是当年第一批或第二批苗种从国外引进的幼鳖。这种甲鱼苗种在越冬前仍有1-2个月的摄食生长时间,越冬前其个体一般可达10g以上,能保证95%以上的越冬成活率。如果引进的幼鳖小于5g,很快进入越冬期,幼鳖越冬成活率低,很难保证越冬存活。二是购买幼龟发展商业龟。最好不要引进大棚养殖的幼龟,尽量购买池塘自然养殖的无病无害的幼龟。如果一定要买大棚养殖的幼鳖,一定要注意时间,池塘水温稳定在25℃以上。一般要求在6月中旬以后购买,否则温室中的幼鳖过早转移到池塘中,环境变化太大,会导致多种甲鱼疾病。此外,幼鳖在用篮子或袋子运输前,必须用布袋装好。①饲料选择以南县为代表的洞庭湖区池塘生态养鳖的饲料类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鲜鱼,以白线为主;二是小鱼和淡水小龙虾;第三种是商业饲料。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池塘生态养鳖的饲料应以商品饲料为主,定量鲜料为辅。主要方法是幼龟和幼龟使用无公害优质商品饲料,成龟商品饲料和鲜饲料各占一半,既能保证甲鱼的生长速度,又能保证其良好的品质。如果全部用鲜饲料和鱼干,一是甲鱼生长速度慢;二是比使用商品饲料成本高出近一倍;第三,龟病多,难控制。

商品饲料用国产名牌饲料明显优于其他普通饲料。在同等条件下,其生长速度为1000-30%,可节约饲料成本10%以上。例如,经过三年的养殖,第一批幼鳖可达2.9公斤,平均1.3 ~ 1.4公斤,每公斤鳖的饲料成本仅为17元左右。用其他饲料,一般个体不到1斤,饲料成本20元/斤以上。

此外,应根据原料的来源和价格灵活选择新鲜饲料,尽量避免小鱼干,无论哪种新鲜饲料都必须粉碎后与商品料混合。

(2)饲料投料a .合理设置投料台。根据池塘大小和龟的数量,合理设置投饵平台,每亩不少于3个水面。饲料台主要由50 cm X 150 cm的石棉瓦制成。b .喂食的次数和次数。饲料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性、定量;还需要“看三样”,即看天气、看水温、看进食情况来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每天喂两次,即早晚各一次,每次在1.5小时内吃完。其中,上午一次约占全天的40%。

③水质控制:一是高温季节尽量多加淡水,加汉宝水质改良剂,坚持量少次数多的原则。二、水葫芦要养在龟塘里,占水面的1/3 ~ 1/2。第三,每天巡视池塘2 ~ 3次,观察甲鱼的活动、摄食和水质情况。龟病可防可治,龟的生态养殖重在预防。一是控制放养密度,

设计亩产300公斤左右。二是选择合适的饲料品种。如果用的是冰血丝、鱼干、小龙虾,一定要加甲鱼多维。三是对水质进行调控,保证龟塘的水长期新鲜。具体预防措施如下:①注意池塘清洁消毒,对甲鱼苗(种,布唐倩)用漂白粉和硫酸铜清洗池塘,每亩水面漂白粉5公斤,硫酸铜2公斤,并对整个池塘洒水。(2)甲鱼在转移到池塘或购买的幼苗放入池塘前,必须用“浸种剂”浸泡。③甲鱼疾病的预防除了水质控制,还必须做好药物预防。一是每年4月底至5月初,全池撒纤毛虫药,如千重庆、甲克净。第二,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漂白粉、杀菌绿、强碘络合物或含氯消毒剂洒满池水。以上药物应交替使用,一种药物不能长期使用。

洞庭湖区流行的甲鱼疾病主要有白斑病、烂皮病、穿孔病、出血病、自发性底板病和营养不良引起的综合症。下面介绍一些龟足的治疗方法。

白斑病主要危害幼鳖,全身都有白斑,危害很大。处理措施主要是“紫点净+豫看乐1号+Vc”混合饲料,同时连续3天以上全池喷洒杀菌绿、强络、碘等高效杀菌剂。

治疗腐皮穿孔首选杀菌绿,全池喷2次以上,同时口服优康乐1号和高稳定易减Vc,4 ~ 5天。

出血病治疗,全池喷洒杀菌绿、强络碘等高效消毒剂,口服汉宝血停、汉宝龟多维,2天5天。

白地板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两种疾病之一,主要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但如果人进入疾病中晚期就很难治愈。全池连续3天喷洒杀菌绿或强碘等外用高效杀菌剂;口服“白地精+于1”、寒宝甲鱼、肝泰7天以上疗效较好。为了防止复发,十天后又用了一个疗程的药。

营养不良引起龟体肿胀或背甲、腹甲突出,进食能力差,下棋能力减弱,尤其是越冬引起的爬死,通常发生在以吃小干鱼、冰鲜鱼或腐败饲料为主的龟塘。其控制措施:一是选择优质商品饲料,二是鲜鱼不宜冷冻,三是长期在新鲜饲料中添加汉宝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