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使用湿热灭菌条件。
一、湿热灭菌的引入:
湿热灭菌是基于高温高压蒸汽。蛋白质因其潜热大,渗透力强,容易变性或凝固,最终导致微生物死亡。因此,该方法的灭菌效率高于干热灭菌,是药物制剂生产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湿热灭菌可分为:高压蒸汽灭菌、循环蒸汽灭菌、间歇蒸汽灭菌。
二、原则:
湿热灭菌的原理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变性,导致其死亡。这种变形首先是分子中氢键的分裂。当氢键断裂时,蛋白质和核酸的内部结构被破坏,进而失去原有的功能。蛋白质和核酸的这种变形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
虽然动能结构被破坏无所谓,但是如果氢键断裂的次数没有达到微生物死亡的临界值,其分子很可能会恢复原状,微生物并没有被杀死。为了有效的使蛋白质变形,如果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需要蒸汽有足够的温度和持续时间,这对灭菌效果非常重要。
高温饱和蒸汽能使蛋白质迅速变形。在特定的操作条件下,蛋白质变形的过程,也就是微生物死亡的过程,是可预测的和可重复的。微生物的失活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微生物的死亡率是耐热参数d和微生物杀灭时间的函数。也就是说,在给定时间内灭活的微生物数量与仍然存活的数量成正比。
湿热灭菌法:
1,循环蒸汽灭菌法:
是指在常压下,用100摄氏度的循环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消毒灭菌,但不能保证杀死全部孢子,是一种不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
使用重复的循环蒸汽加热来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孢子。方法同蒸汽灭菌,但需要重复三次以上。每隔一段时间将待灭菌物品放入37℃的培养箱中过夜,以使孢子发育成繁殖体。
如果灭菌对象不能耐受100℃的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时间可延长至30~60分钟,并可增加次数。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
103.4 kPa的蒸气压温度达到121.3℃,保持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