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钱子?
类别:活血化瘀类药物
来源:马钱子。
马钱子科的马钱子。
拼音:马倩字
拉丁语:马钱子
中文:马钱子,东按钮
别名:沫沫鳖、斗(集)、(本草纲目)、(原始本草)、(求原始本草)、(求原始本草)、大、方八(中草药手册)。
处方名称:马钱子、马钱子、生马钱子、制马钱子、炙马钱子、砂炙马钱子、油炙马钱子、水炙马钱子等。
处方中所写的马钱子、马钱子指的是生马钱子。将原药去杂,将羊毛磨成粉末入药。剧毒,使用时要小心。
沙炙马钱子或称炙马钱子。为了清洗马钱子,用砂炒至里面肿胀成褐色,取出入药。毒性降低。
油煎马钱子又叫油煎马钱子。为了取出干净的马钱子,当它在植物油中炸至内部呈棕色时。毒性降低。
水炙马钱子的制备方法是将马钱子加水煮沸,加水浸泡,切片,干燥。由于沸腾温度低,其毒性不能大幅度降低,用量要小。
制马钱子是用沙、油、水炮制的马钱子的总称。
药用部分: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10 ~ 13m。叶对生,柄;叶片宽卵形,先端锐尖或稍凹,全缘,革质和发亮,有5条主脉和3条稀有脉。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近无柄;花萼先端5裂;花冠管状;雄蕊5,没有花丝;子房上位,花柱类似花冠。浆果呈球形,直径6 ~ 13厘米,成熟时橙黄色,表面光滑。种子3 ~ 5粒以上,圆盘状,密被银毛,种柄生于一侧中央。
药材特征:种子扁圆形,纽扣状,常一侧微凹,另一侧微凸,直径1.2 ~ 3~6mm,厚3~6mm,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密被匍匐的银灰色丝状毛,由中心向四川散发。底面中央有一个点状突起的种脐,边缘有一个珠孔。质地坚硬,胚乳黄白色,角质,心形子叶,平行切面可见5-7条叶脉。它没有气味,味道极其苦涩。
原产地:马钱子: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云南马钱子:云南)
采收加工贮藏:9 ~ 10月采收,采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果肉,晒干。打磨去毛后,磨成粉。
炮制方法:马钱子粉:取砂,放入锅中炒,加入洗净的马钱子,炒至暗黄色膨胀,取出,筛去砂,刮去毛,研成粉末。油马钱子:取干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捞出,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略干,切成薄片。另外,取少许香油,放入锅中加热,放入马钱子片,炸至微黄,取出放凉。《纲要》:“或云用豆腐使之有用。”
性味归经:苦、寒、毒。①纲要:“苦、寒、毒。”②原始本草:“苦、寒、毒。”入肝脾经。
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痈肿疼痛;小儿麻痹症后遗症,风湿性关节痛。麻木瘫痪、重症肌无力等。
主治:治疗咽喉肿痛、痈肿、风痹、骨折、面瘫、重症肌无力。1.通络止痛:用于治疗风湿顽痹或挛缩麻木。2、消肿散结:用于治疗外伤、肿痛、痈肿。近年来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有一定疗效。3.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麻木和癌症。
用法用量:口服:炮制后制成丸剂、散剂,每日0.3~0.6g(大剂量0.9g)。外用适量,研末涂抹,或泡水、醋研、油煎,或煎服涂抹。禁忌编辑这一段不适合生吃,长时间多服;体质虚弱及孕妇禁用。过量中毒可引起肢体震颤、抽搐、呼吸困难,甚至昏迷。《本草经》:“气血虚弱、脾胃虚寒者不宜用。”有毒马钱子含有马钱子碱,5 ~ 10毫克即可使成人中毒,30毫克即可致死。有报道称,马钱子治疗白喉的总剂量达50.54毫克,引起中毒。也有因服九丸还生丹(主要由马钱子和地龙组成)或7丸马钱子中毒致死的情况。中毒症状编辑:头痛、头晕、烦躁、呼吸加快、肌肉痉挛、吞咽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闷、呼吸不畅、全身紧缩、伸肌和屈肌同时极度收缩、听觉、视觉、味觉、感觉过度敏感等。,随后出现典型的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僵硬窒息。中毒抢救编辑此段为轻度中毒,无明显抽搐。
1绿豆100g,生甘草100g,水煎服勤。
②蜂蜜6g,绿豆120g,甘草30g,水煎勤服。
中度中毒伴明显抽搐
防风6克,甘草65438±00克,钩藤65438±02克,生姜5克,熏制青菜2克,水洗或水煎服。
严重痉挛
蜈蚣3条,蝎子6g,研完服一次(儿童减)。这一段①出自《本草纲目》:“木龟,匍匐,夏开花,七八月结果如楼,青熟,亦如木龟。它的核比木龟的核小,颜色是白色的。”②《本草纲目》:“木鳖大如木鳖,圆扁,毛白,味苦。如果鸟中毒了,会麻木,会急死;如果一只狗被它毒死,它会痛得心碎而死。如果误服,会使四肢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