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生物学家

郭璞(276 ~ 324)

景淳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训诂学家和博物学家。河东Xi(闻喜县)人。生于西晋咸宁二年,卒于东太守二年。东晋初做左郎,后来王敦仁参军做文员。敦要造反,命他预言,说他会失败,于是被敦杀死。郭璞曾注《尔雅》、《山海经》、《方言》、《穆传》等。其中,《尔雅注》包含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著作。全书共19篇,后七篇即放草、放木、放虫、放鱼、放鸟、放兽、放畜,记录了590多种动植物,并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这本书的正文很简单,不容易理解。在《郭璞》之前,虽有10多条对它的注释,但“仍未详备,多有误漏”。郭璞研究和注释《尔雅》18年,在生物学上有所贡献。首先,他用当时(晋代)通行的动植物名称或用某种方言来解释古代的动植物名称。其次,他丰富和发展了《尔雅》对各种动植物的详细描述,他还创造了动植物分类的图解法。据《尔雅·郭璞序》记载,郭璞还为其作了笔记和图纸。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尔雅图》(10)为郭璞所作可见,在梁朝,人们也看到了郭璞写的《尔雅图》。我们现在看到的《尔雅阴图》是清代嘉庆六年(1801)的影宋绘画摹本。在《尔雅引图》中,只有郭璞注释的动植物才有图画;不然就没图了。《尔雅》的这一注释已有动植物学的雏形。

由于郭璞的研究和注释,《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宋代《证本草》一书大量吸收了郭璞注《尔雅》的成果。而《证本草》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蓝本。唐代以后,所有大型本草著作都沿用郭璞的方法,配以动植物插图。

贾思勰

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北魏时期(386 ~ 534),山东益都即现在的山东省寿光县。曾任北魏青州(今山东临淄北)莱郡太守。他写了《齐姚敏书》,书名为《齐姚敏书》,并在后世留名。其他身世不详。

《齐·姚敏书》的创作年代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110000多字的书有92种,反映了我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这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包括很多中国人民在6世纪前就已经掌握的关于生物学的知识。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在书中被多次提及。用“性别”或“自然”来表示动植物的某些性状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可遗传性。公认桃李早晚结果,树龄有短有长,都是其内在性质不同造成的;梁苏等农作物的种子是否容易脱落,也是因为世代相传的性质不同。马和驴能不能生育后代也是受遗传控制的。他亲自观察了大蒜、香菜、豌豆、小米等的变异现象。,并认为是土壤和地理条件不同造成的。书中有许多关于动植物形态特征的精确描述。其中对大麻的性别和繁殖描述得特别准确(比如雄株释放出花粉后就可以拔掉;如果雄株在花粉散开前就被拔掉,雌株就不会结果。根据形态特征对86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分类。从谷子的成熟度、茎长、结实率、抗逆性、米质和产量等方面进行品种鉴定和类型划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书中还描述了植物生长发育特征与农业时间的关系,以及动物生长发育状况与年龄的关系。比如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生-显-熟。从牙齿的生长状态来鉴别马的年龄是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用煮沸法测定韭菜种子的发芽能力是科学的。瓜豆混播也符合生理互利原则。根据不同植物种在一起会互相争光的规律,总结出行道树苗木的培育方法:将发芽的槐树种子和大麻种子混合播种,当年槐树苗长得和大麻一样高。麻熟了,割麻,留槐树苗。这个时候槐树的幼苗又细又长,必须用木条绑住。第二年,在槐树苗间播下大麻种子,迫使槐树向上生长。这样处理两年后,第三年的第一个月就可以移栽秧苗,这样培育出来的秧苗“又细又直,数以千计。”在第7、8、9卷中,还描述了作曲、酿酒、制酱和制作奶酪的共同特点,这些都反映出当时对微生物的发酵有相当的了解。

沈括(1031 ~ 1095)

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这个词被储存起来了。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何志元年(1054),沈括带着父亲的影子做官,在海州担任沭阳郡(今江苏)主簿。修建运河和堰坝,开发农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贾六年——(1061)弟弟沈复奉命到江南芜湖探访废弃的秦家圩。沈括称赞沈富恢复了旧集市,改名万春集市,开垦了一千多公顷土地。嘉八年,状元,次年,参军任扬州刺史。智平三年(1066)进京,在赵文博物馆编辑校对图书。

熙宁年间(1068 ~ 1077),宋神宗的赵勇以王安石为宰相,立志改革。沈括当时也参加了很多活动。熙宁四年十一月,迁太子中云,查刑房公务。第二年,他还被提升为公司的主管。他率先改革坏政,革除没文化没技术的,起用布衣瞎子魏普,修订新历法。后制成新浑仪,浮漏,编为《Xi宁风李源》,受迁官表彰。当年9月,他奉命监督汴河河道,用先进的方法测量汴河河道的地形。六年三月,转到集贤学堂。5月,他参与了三位指挥官的详细阐述。六月,他派使者到浙江路,商谈农田、水利、军官等事,还走访了。养饥民兴修水利,据说两浙岁时多购的十二万帛将被除去。2007年3月,泰长城和同修们搬到了巨竹。七月,右移有理;知道如何控制专利,同时学习银线。9月,他还被判为军监。八年夏,辽人欲侵宋河东路一带土地,引发边界纠纷。沈括作为翰林学士提出交涉。他提前翻阅了枢密院的档案,发现了宋辽约定的边界在古长城的事实。到了辽朝后,他们争论、争辩了六次,辽人都不能低头,赢了。在出使途中,他把辽国的山川、风土人情记了下来,做了一份地图,呈上朝廷。不久,他被授权派遣三位大使主持中央财政工作。1999年12月,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调任公使。十年七月,贬官,出知宣州(今安徽宣城),蓟县书院学士。元丰三年(1080)六月,他再次被宋廷重用,知州兖州(今陕西延安),照顾路演,当上了边防司令,积极练兵备战。四年,西夏太后梁独裁,宋朝趁机出兵大规模进攻,被西平郡(今宁夏灵武西南)击败。西平之战后,路演士兵在沈括的指挥下先后攻占了西府图等村庄。为了进一步遏制西夏,沈括等人提出了在衡山地区筑堡的战略方针,并被宋神宗采纳。五年八月,徐希修建的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被西夏围困,全军覆没。于是,沈括负责把周俊应永给了随州(今湖北随县)任大使助理安置,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大赦,沈括授秀洲(今浙江嘉兴)应永副使,安置于此州。元初二年(1087),完成了熙宁九年受命编纂的《天下郡县图》。全图包括一个总图和十八个分图,命名为寿陵图,次年投入使用。后来,宋廷给了他一个“散郎于左,寿光鲁,分南京”的虚衔,让他随意居住。沈括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管理他以前购买的花园,命名为“孟茜公园”,他在那里隐居了八年,去世了。在此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科学著作《孟茜笔谈》,以及他的农业著作《孟茜遗忘录》(失传)和他的医学著作《良方》。南宋时沈括的诗被编入《长兴集》41卷,现存19卷。沈括的主要著作有《孟茜笔谈》26卷、《补充笔谈》3卷、《续笔谈》1卷、《长兴集》19卷、《苏神梁芳》15卷。其中,《孟茜笔谈》广泛记载了各地的动植物,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著作,它还记载了其他生物知识。

沈括天资聪颖,勤于思考,学识渊博,能向各行各业学习。在物理、数学、天文、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和工程技术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比如他首创了数学中的间隙积技术和舍入技术,提出了计算高阶微分数和的公式和计算弧长的近似公式。他提倡科学的十二年历,认识到石油的价值,显示了他杰出的科学知识。他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北宋时期,许多科学发明,如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应用,都是借助沈括的记载而流传的。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沈括是最重要的代表。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美术、历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

他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研究,在他的名著《孟茜笔谈》中广泛地记录和描述了各地的动植物,如南海的蜻蜓、潮州河的鳄鱼、西北的枸杞、北方沙漠的跳鼠等。他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留下了许多科学记录。关于动物,如对海蛤的描述,“海蛤多见于沿海沉积物,最大者如棋子,最小者如油麻粒,黄白相间,或红相混,为诸蛤之家”,“蛤之属,其纲最多...不是指一个东西,所以一般叫海蛤的耳朵。“海蛤是海洋双壳类的总称。当时已经知道海蛤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大小、颜色、形态特征来区分。是各种蛤蜊的统称。沈括还描述了鳄鱼的形态和习性。”一般来说,它的形状像鲶鱼,但它的喙和身体一样长,牙齿呈锯齿状。”“遇到鹿,就以尾戟为食。”文中还介绍了当地人利用鳄鱼“钩在大鳄鱼身上,在水中扎筏,鳄鱼尾巴吃之,以至于致死”的习惯。在《孟茜碧潭》中,也记载了河豚因“触格而怒,腹胀而浮于水”的习性而被捕获。书中还收录了青州地区利用“行虫”防治农业害虫的实例,以及河北沧州景县民众防御蚊蝇的方法。

在植物方面,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观察,他根据实物纠正了前人认识上的错误,如指出蒲芦是蒲苇,郗鉴是天麻,枳实与枳实的区别等。他以中国南北方不同地区的物候为例,说明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密切关系。他说:“山里的草,冬天的草,不会枯萎;还有,粉桥木,看秋初陨;朱越冬天桃李满天下,朔漠夏容桃李满天下。这里的氛围也不一样。”

此外,他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也有较深刻的研究。他在《孟茜笔谈》中明确指出,人有两个部分:咽和喉。咽用于吞咽食物,喉用于通风。他对化石也有正确的认识。他在太行山上看到了蜗牛壳的化石,他正确地指出这一带曾经是海边。

为了纪念这位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科学家,1,1979年7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天文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编号2027)命名为沈括。

李时珍(1518 ~ 1593)

字东碧,名近晚湖,是我国明末医学家、博物学家。周琦(今湖北蕲春县)生于周琦东门外的瓦小坝,卒于周琦。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医生,爷爷是走街串巷的“钟医生”;父亲李颜稳是当地名医,著有《人参传》、《艾叶传》、《发明四诊》。当他年轻的时候,他经常和父亲一起上山收集草药,并获得了许多关于动物,植物和医学的知识。嘉靖十年(1531),14岁考中秀才,但其后三次举人考试均不及格。于是我决定行医学医。1551年,他被聘为楚的寺官,掌管一个不错的医馆,后来被推荐到京师医院当了朝廷的法官。在此期间,他有机会欣赏到了皇宫和皇室收藏的丰富的医学和药学典籍,看到了许多平时很难见到的药物标本。他特别重视历代本草的研究。发现“旧草药玉、石、水、土混淆,虫、鳞、界面难分,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名称、分类存在混乱。因此,他认为有必要重写这种草书。他曾把希望寄托在帝国医院的“官修”上,但帝国医院的官员指责他“篡改古经,狂妄至极”。他在1561年辞职,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项工作。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仅查阅了近800种历史文献,还遍访大江南北,收集药方。先后到过太和山(湖北武当山)、庐山(江西省)、佘山(江苏省栖霞山)、茅山(江苏省)、牛首山(江苏省)采集标本、临摹图纸。经过27年的努力,三易其稿,终于在61 (1578)岁时完成了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25卷,654.38+90多万字。收集药物1892种(其中金元以前名医记载1518种,新增374种),收集8160片,附图160张。本文总结了明代中期以前中国的药理知识和用药经验,纠正了《本草》一书中的许多错误,把中国的医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关于动植物的书。其中记载的药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其中植物65,438+065,438+067种,动物478种,比《备急本草》多200多种,其中包含的动植物种类最多。

李时珍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动植物分类方法。在《本草纲目》中,他把所有的动植物分为11部分:草、粮、菜、果、木、虫、鳞、中、鸟、兽、人。从属和分类。在每个类别中,分别描述了几种植物或动物。

他在描述该类别下的动植物时,常常把同科同属的植物或动物排列在一起。比如在《山草》中,他整理了属于桔梗科的沙参、栝楼、桔梗。在《香草》中,把伞形科的柴胡、前胡、防风、独活等植物排列在一起,在《毒草》中,他把大戟科的大戟、泽漆、甘遂、大戟排列在一起。能把同科同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显然是基于他对植物形态,尤其是植物生殖器官形态的细致观察。《本草纲目》描述了蛇床的形状:“其花如碎米,丛生。它的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像莳萝种子和薄。也有薄边的。凡花真如蛇床,当归、枸杞、水芹、胡萝卜也。”这里提到的植物都属于伞形科。

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在排列“部”的顺序时,遵循“由小而大”、“由陋而贵”的原则。这说明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意识到,在动植物世界中,存在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自然等级。这在他的动物分类体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他的分类方法并不完善,但它是以动物和植物的形态、味道、习性、栖息地和用途为基础的。植物归入5纲(纲)28纲(目),动物(包括人)归入5纲(纲)18纲(目)。这种把目(类)按类统一起来,目(类)按类统一起来的系统分类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

《本草纲目》中,各种动植物,第一名为纲,第二名为旨,第二名为解,第二名为释,正误,第三名为闻,主治,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恰当实用。在名称释义上,古今不同的动植物名称分为“正名”和“别名”,最早记载为“正名”,其余为“别名”并分别注明其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生物的名称。在“吉杰”项目中,着重描述了各种动物或植物的形态、生态、起源和用途。比如鹈鹕,不仅合理地放在水禽中,而且把它们的形态和生态描述得很形象:“鹈鹕无处不在,水禽也。”它像鹳一样大。像鹅一样灰色。喙有一英尺多长,直而宽。嘴巴是红色的。颌下胡达布满升囊。好群飞。沉水鱼。”(卷四十七)我对命名的五步蛇(俗称尖吻蝮)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本草纲目》中作了准确的描述:“五步蛇(即尖吻蝮)在湖蜀均有,今以五步蛇闻名,但可寻之处不多。店铺买的货和打官司拿的货,都来自江南兴国州的大山里。它的蛇头是老虎的嘴,有黑色和白色的花,肋骨上有24方胜纹,腹部有念珠状斑点。嘴里有四颗长牙...它们大多吃石南上的花和叶子,人们发现。"

此外,《本草纲目》载有200多种矿物药,并描述了它们的形状、颜色、鉴别和勘探方法。《本草纲目》在化学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对金属和合金区别的描述比前人详细得多。李时珍还对中医理论和疾病诊断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湖上脉诊》、《奇经八脉考》、《脉术考辨》、《五脏图论》、《三焦疑难问题》、《命门考》等。(最后三个已经丢了)。

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时珍死后三年,《本草纲目》在南京首次出版,即金陵版。1603年在江西再次刻制,翻刻数十次,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和动植物的研究。《本草纲目》于17世纪初传入日本,最迟于18世纪初传入欧洲,先后被翻译成日文、韩文、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对世界医学和博物学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童第周(1902 ~ 1979)

孙伟,浙江鄞县人,中国胚胎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生于5月28日1902,死于3月30日1979。1930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1934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教学、科研、行政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生物系主任、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20世纪50-60年代对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由于文昌鱼的分类地位,其胚胎发育一直备受关注。过去,人们认为它的发展属于镶嵌型,如果它的一部分缺失了,就不能通过调整来补充和完善。他通过分离和替换线粒体,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线粒体的发育命运是可塑性的。而且属于三个胚层的线粒体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相互转化。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在胚胎发育中对脊椎动物有类似的诱导作用。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和脊椎动物发育机制的一致性。这证明了文昌鱼在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初,他应用核移植技术将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鱼卵中,发现核移植后的幼鱼早期性状似乎是以细胞质为基础的。他将鲤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鲫鱼的受精卵中,发现卵子发育成成虫后,部分性特征介于两种鱼之间。两个案例都显示了卵子的细胞质对性特征形成的影响。他还发现,将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鱼的卵子中,经过一定时期的发育后再移回到鱼的受精卵中,有时可以产生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特征。很可能金鱼的细胞核会在鱼的细胞质中停留很短的时间,并会受到某种影响。他曾经设想过通过移植细胞核来繁殖: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把它们传递下去。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的方法。

他对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他的研究证明了一些组织和器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可塑的,纠正了以前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是严格镶嵌的观点。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他还证明了鱼卵的原生质在受精后流向动物极,受精后不久就建立了其组织中心。这种现象在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具有普遍意义。在此期间,他研究了两栖动物胚胎的纤毛运动,并得出结论:纤毛运动的方向取决于中胚层组织,中胚层组织可能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因此,他讨论了胚胎组织的极性。

20世纪70年代后,童第周开始注重用生化方法研究核质关系。他和他的合作者还研究了核酸对金鱼性状的诱变作用,取得了许多成果并发表了论文。

他的科学研究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就是从卵子受精前后的结构,到发育过程中细胞质与细胞核的关系,进而探讨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谭贾珍

中国遗传学家,浙江省宁波市人。出生于9月1909,19。1930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0至1932,北京燕京大学研究生。在李如琪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异色瓢虫鞘翅目色素遗传,获得硕士学位。1932-1934在东吴大学任教。1934年赴加州理工学院摩根实验室深造,193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生物系,继续进行果蝇和瓢虫的研究。1952起在复旦大学工作,历任生物系系主任、遗传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顾问。他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系的成员。

1934期间在T. dobrzanski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果蝇的进化遗传学研究。利用当时研究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蝇近缘种的染色体差异和遗传图谱,促进了“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形成。在美国工作期间,独立或与美国、德国科学家合作发表论文10多篇。65438-0946年在亚洲异色瓢虫中发现了色斑嵌体的显性遗传现象,引起了国际遗传学界的关注。

谭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他还广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担任过各种职务,主要包括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第十五届国际遗传学会副理事长(1980)、上海自然博物馆馆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六届政协常委、民盟第五届中央副主席、 第八届上海民主同盟主席,联合国科技发展中心NGO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未使用。 1985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