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素是抗生素吗?服用会杀死益生菌吗?会有耐药性吗?
服用会杀死益生菌。
会有抵触情绪。
黄连素:不要越界用家里的药。
黄连素是治疗腹泻最广为人知的药物之一,价格便宜,服用简单,便于携带。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药,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黄连素都是人们的必备药物之一。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腹泻。应该说是物美价廉的好药。但是,用好它还是有很多窍门的。
黄连素是一种中成药,它的真正学名是“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和黄柏中提取的一种抗菌生物碱。小檗碱能抵抗病原微生物,对痢疾志贺氏菌、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痢疾志贺氏菌作用最强,常用于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胃肠疾病。用中医解释,这种药性凉,能清邪热或虚热,有害毒物。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手中清热解毒的良药。通常口服0.1 ~ 0.5g,一日三次。
两年多前,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公布了一批停产药品,包括复方黄连素片和复方黄连素注射液。部分媒体误报黄连素已停产,造成极大误解。所谓“复方黄连素”,就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的药品。这次是因为“质量不可控”被叫停。这种药和我们常说的黄连素完全不一样。黄连素现在还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使用起来非常安全。
黄连素虽是良药,但不可乱用,要选对。首先,黄连素不适合全身感染性疾病,因为口服吸收差,几乎停留在胃肠道,不易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所以只适合胃肠道的炎症性疾病。
其次,腹泻的原因很多,分为感染性腹泻和急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多为慢性腹泻。从黄连素药理作用的介绍可以看出,黄连素只适用于感染性腹泻。胃肠道感染可能是轻微的或严重的,从腹痛和腹泻到恶心、呕吐、发烧、寒战和食欲不振,严重时会导致脱水、酸中毒和休克。一般来说,轻度炎症可以用黄连素,重度炎症一定要用抗感染作用强的抗生素。
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复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肝硬化、尿毒症、过敏性疾病、癌症等都可以导致慢性腹泻。黄连素对非感染性腹泻和腹痛没有作用。和常见的胃肠型过敏性荨麻疹一样,腹泻在没有综合治疗缓解过敏的情况下,仅靠黄连素是无法控制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服用2~3片黄连素后,腹痛、腹泻常消失,但这并不是因为黄连素。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可以自行缓解的疾病,但也是一种反复发作后难以治愈的疾病。其腹泻症状的消失与食用黄连素无关。
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拉肚子,有些人在外出就餐或旅游时,会提前吃几片黄连素。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做可以说是对细菌的一种“戏弄”行为,会让细菌产生抗药性。而且预防的剂量通常不会太大,细菌容易在耐药性上“胜出”。如果经常这样“锻炼”细菌,只能让细菌用丰富的经验“抵抗”,由弱变强,有害无益。
黄连素口服后,只停留在肠道内,不被吸收,不良反应很小。有科学家曾以每公斤体重8克的剂量给小鼠服用黄连素,24小时后半数存活。如果换成60公斤的人,相当于每天吃将近250克黄连素。当然,“是三分毒”,口服黄连素也可能产生恶心、呕吐、皮疹、药物热等不良反应。而且由于黄连素有一定的收敛止泻作用,有些人服用黄连素后可能会停止腹泻,但随后出现便秘。另外,经常服用黄连素容易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消除腹泻和腹痛,甚至会加重腹泻和腹痛,以及其他你想避免却忽视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