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苍耳的诗词文章有哪些具体含义?

苍耳Patrin ex widder(拉丁学名:苍耳Patrin ex widder)(二丫)别名:颜二(本草经典)、粘头婆、马头(广州)、苍耳(四川、云南、河南、山东、山西、东北)、老仓子(辽宁、江西、河北)、野茄子。

为菊科苍耳属的干燥成熟果实,有总苞。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整株植物都有它的毒性,尤其是果实,尤其是种子。原产美洲和东亚,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部分地区;生于山坡、草原、路旁。中国分布广泛。

向左转|向右转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叶卵三角形,长6-10厘米,宽5-10厘米,尖端尖,基部浅心形至宽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常不明显3裂,两侧附着糙伏毛;叶柄长3.5-10厘米,密被细毛。水壶无柄,椭圆形或卵形,长10-18mm,宽6-12mm。表面有倒刺和浓密的细毛,倒刺长1.5-2mm,尖喙长1.5-2m。花期7月-65438+10月,果期8月-165438+10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苍耳

拉丁学名:苍耳

英文名:西伯利亚苍耳

中文别名:姜黄、灰树花、茴香、地葵、茴香、白茴香、普通茴香、菊儿、二至草、常思、常思菜、羊负来、只刺、前进。

折叠概述

苍耳:一种植物,一年生杂草。有的权威认为该属有15种,有的认为只有2 ~ 4种。苍耳的雄花序圆而短,在雌花序上方,雌花被一层绿色、黄色或褐色的椭圆形总苞所包裹,总苞外有许多钩状刺和两个大的角状刺。成熟的刺果粘在动物的毛发上向别处扩散。苍耳对家畜有毒,曾被用作草药。

地理分布

原产美洲和东亚,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部分地区;生于山坡、草原、路旁。它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

检查法

农业控制

合理轮作换茬,清理种子。

化学防治

除草剂如灭草松、恶草酮、甲氰菊酯、扑草净、绿麦隆、氟磺胺草醚、西玛津等。

栽培技术

生活习惯

苍耳喜欢温暖微湿的气候。宜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进行耕作。耐旱瘠薄的河南4月下旬发芽,5 ~ 6月出苗,7 ~ 9月开花,9 ~ 65438+10月成熟。黑龙江5月上旬和中旬出苗,7月中下旬开花,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种子很容易混入农作物种子。根系发达,埋藏较深,不易拔除和拔出。

生于山坡、草地、路边,适应性强,不择土。培养方法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幼苗移植。直播:4月份按45cm×45cm株距开洞,穴深6-8cmn。每个洞播种5株左右,覆土,稍压,浇水。育苗移栽法:3-4月育苗,播种后移栽至苗高10cm左右,每次3-4株。

折叠场管理

苗高10cm,每穴留苗2-3株。每年松土除草2-3次,配合追施人粪或尿素。

经济价值

茎皮制成的纤维可用作麻袋和麻绳。

苍耳油是一种高级香水的原料,可用作油漆、油墨和肥皂硬化油,也可替代桐油。

药用于治疗麻风,种子利尿,发汗。

捣碎茎和叶之后,应用他们治疗疥疮和昆虫叮咬。苍耳悬浮剂可以防治蚜虫,如果加入樟脑,杀虫率更高,苍耳石灰合剂可以杀死蚜虫。苍耳可作为猪的精饲料。

化学成分

果实含黄苷、脂肪油、树脂、生物碱和维生素c,黄苷(B-谷甾醇葡萄糖苷)、黄质、黄质、8-(?-异戊烯基)-5,7,3,4-四羟基黄酮[8-(?-异戊烯基)-5,7,3,4-四羟基-香料],以及咖啡酸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此外,查尔酮衍生物、水溶性糖苷、葡萄糖、果糖、氨基酸、酒石酸、琥珀酸、富马酸、苹果酸、硝酸钾、硫酸钙等。

药用价值

中药采集和加工

9月~ 65438+10月,切地上部分,打下果实,晒干,去刺,生吃或炒。需要磨掉刺,或者重新油炸。

折叠传统汉字

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 ~ 1.5厘米,直径0.4 ~ 0.7厘米。表面黄褐色,七分黄绿色,有倒刺。顶部有2根粗刺,底部有梗痕。坚硬坚韧,2室,每室有1个瘦果,纺锤形,一侧扁平,顶端有1个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有纵条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具2子叶,油性。气微,味苦。

性品味

苦而苦,寒而毒。

①别录:“味苦而苦,微寒,微毒。”

②药性理论:“味甘,无毒。”

③千金史鸷:“味苦而苦,微寒而涩,毒性小。”经络辛、苦、温、微毒,入肺经。本种为中国植物学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尤其是果实,尤其是种子。25-400 g的炒籽可引起中毒,一般在4-5小时至3天内出现症状。苍耳子中毒的报道很多,严重的导致死亡。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或腹泻、心率减慢、精神萎靡、全身无力、多汗或无汗、嗜睡或易怒、瞳孔散大等。严重者肝、肾受损,肝大、黄疸、大出血、昏迷、惊厥、心力衰竭、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家畜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尤其是猪和牛。症状包括抑郁、窒息、脉搏加快、体温过低和呼吸困难致死。⑩感冒;逆风;头晕;鼻渊,目赤,目昏,风温痹痛,抽筋麻木,疔疮,疥疮,皮肤瘙痒,痔疮,痢疾,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湿滞,祛风除湿,通窍止痛。

《别录》:“治膝痛毒流。”

《药性论》:“治肝清热,明目。”

《唐本草》:“主风,癫痫,头风,湿痹,骨髓中之毒,除诸毒螫,杀疳积湿,主腰膝中风毒。也是狗毒的高手。”

《本草笔记》:“叶仪放于舌下,使其吐出,除黄目,安眠。”

《颜路本草》:“祛风活血。”

《纲要》:“善于连接大脑与顶门。”

天宝本草:“祛风解毒。治肚里大脉,皮肤痒,风湿。”

广东中医二:“治花斑癣、痰火核、感冒、鼻窦炎。”

经典:“主风寒痛,风湿痹痛,四肢绞痛,邪肉之死。”

《基本药物调剂》:“治鼻鼻必不可少,可使清阳之气上顶。

剂量

煎服,3 ~ 10g。或者放入药丸粉末中。内服:煎服,6-12g,大剂量30-60g;;或者捣汁;或者熬糊;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适量,捣实;或烧、磨、敷;或煎煮、洗涤;或者熬药膏。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使用容易导致中毒。药理学本品含有xanthostrumarin。叶子含有黄烷醇、jsoxanthanol、xanthumin等。苷类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该汤剂具有镇咳作用;能抑制心脏,减慢心率,减弱收缩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这种产品有一定的毒性。成人服用超过100g会导致中毒。主要症状为头晕、嗜睡、昏迷、全身强直性痉挛、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尿蛋白、红细胞和管型。在严重的情况下,他死于呼吸、循环和肾衰竭。

附加处方

①治女血风袭脑,头转闷,忽倒地。人事不知:喝嫩心阴干,老规矩,拿一大笔钱。(《斗门方》)

②治疗中风、伤寒、头痛、疔疮:将苍耳根叶捣碎,用小儿尿绞汁,捏一升凉,每日三次,(食疗本草)

③治疗中风、头痛、湿痹、肢体绞痛:苍耳嫩叶一斤脆。苍耳子煮三五次,渗漉出来,和黑豆混在一起,加两杯水半,炒黑豆取汁一杯半,加苍耳子和五味,做成汤,吃起来酥脆。(《盛慧芳》苍耳叶汤)

④治赤白痢:苍耳子草无论多少,洗净,水煎,去我,加蜂蜜,用猛火熬成糊状。每次服一两勺,配白汤。(《医方摘录·元》)

⑤治疗眼睛上的星云:新鲜苍耳,捣碎,贴在太阳穴上。(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疗大风及各种风疾:苍耳不多,研成细粉,以大风(籽)油为丸,如梧桐树大小。每次服用30 ~ 40粒,用荆芥茶送服,无论何时服用。(《陆俨本草纲目》)

⑦处理:将嫩苍耳、荷叶均分。最后,每次两元,温酒。(口袋方巾)

⑧治疖子铲除:腊月将苍耳烧成灰,用猪脂封死。(《本草纲目》)

⑨治手足热毒、肿毒、热痛:将苍耳子的汁液拧干,使其着色。(方)

⑩治疗中耳炎:鲜苍耳五元(干三钱)。开水煮半碗衣服。(福建民间草药)

⑾疥疮、痔疮的治疗:苍耳子全草煎熏。(《闽东草药》)

⑿治风疹及全身湿痒:将苍耳全草用煎剂洗净。(《闽东草药》)

【13】红白汗斑的治疗:将苍耳嫩叶尖和膏盐捣碎。五六月份擦五七遍。(《采摘方圆》)

【14】治疗蜘蛛毒咬伤:野蚕丝,一杯果汁,仍用渣敷之。(《采摘方圆》)

⒂虫咬皮炎的治疗:鲜苍耳茎叶、明矾、熊明适量。* * *倒成糊状,外敷于咬合处,固定。(内蒙古中草药新医法资料选登)

临床应用

①麻风病的治疗

对改善症状有很好的效果。服药后可使患者结节消失,恢复正常皮肤,或红斑变浅变窄,面部及耳垂的侵袭性损害减轻,肿胀的尺神经变细变软,四肢活动灵活,部分人恢复知觉。麻风杆菌也有减少的趋势。病理浸润也略有改善。但上述疗效多发生在服药后3-4个月之间,之后进展不明显,部分患者有新的损害。少数患者继续服药12 ~ 15个月并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初期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因此,建议苍耳子与砜类或氨基硫脲同时或交替服用,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剂量和用法:目前没有统一的剂量标准。一般将新鲜苍耳制成浸膏丸或片剂口服。每丸相当于生药1 ~ 2或4两。开始每天服用4次,1次,3天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加大剂量,最多一天服用2次,一天16次;有人用8 ~ 24阿良日3个月,休息2周;还提倡12每天服用两到三次。如有副作用,可酌情减少剂量。如果没有不良反应,见效慢,可酌情逐渐加大剂量。副作用包括食欲不振、便秘、发烧和神经症状,但都很轻微。有人指出,大剂量服用要注意安全,避免中毒事故发生。

②治疗慢性鼻炎。

据50余例临床观察,有效率在50%以上。具有抗过敏作用。对急性副鼻窦炎也有效。用法:苍耳子注射液,2ml(相当于2g生药)肌肉注射,1 ~ 2次/日。

③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2盎司苍耳(干燥65438±0盎司),煎服,每日65438±0剂。轻者需要3 ~ 5天,重者需要7 ~ 10天。

④治疗早期血吸虫病。

用苍耳全草2粒,槟榔1.5粒,每次煎成60ml,10ml,每日三次,10天食用。治疗32例,患者一般体征改善;3个月后,28例复查粪便,虫卵转阴率为78.6%。常见的药物反应包括腹痛、腹泻、头晕和恶心。

中毒机制

全株有毒,尤其是芽和果实,茎叶中含有对神经和肌肉有毒的物质。中毒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种仁和子叶含有毒蛋白和苷类物质,可能是主要的毒性成分,可损伤心、肝、肾,引起出血。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误食苍耳的果实或幼苗(误认为豆芽)。如果要当药用,请一定要看医生,严格遵医嘱。苍耳中毒潜伏期因食物不同而异,一般2 ~ 3天,最快4小时。比如生吃苍耳子的人在食用后4 ~ 8小时直接发病,吃苍耳子饼的人10 ~ 24小时发病,吃幼苗的人1 ~ 5天发病。

解毒方法

1.没有消化道出血时,可诱发呕吐。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口服硫酸镁导泻。如果大量服用超过4小时,应尽早使用1% ~ 2%生理盐水进行高位灌肠。

2.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多喝糖水。如果有心力衰竭、肺水肿、尿失禁,就要限制输液量。

3.有出血时,给予补血维生素K等止血药,必要时输血。

4.当肝脏提示有明显损伤时,可给予激素、补血维生素B1、B12、C等护肝药物进行养生。在治疗和检测期间,暂时禁止脂肪隆胸引起的食物疱疹,进行其他对症治疗和检测。

5.甘草30g,绿豆120g煎服。

6.板蓝根120g,水煎早晚两次。

7.将芦根60克、绿豆30克、金银花15克、葛花9克、甘草9克水煎两次,合在一起,每日早晚各服3-6剂。

8.当有胃肠偏瘫出血的常见症状时,用甘草30g、远志9g、沙参15g、血余炭9g、三七1.5g(口服),水煎两次,合并服用,每4小时服2 ~ 6剂。

9.针灸问答

(1)解毒:取曲池、三阴交。

(2)紧咬牙关:坐颊车,闭谷。

(3)细菌性呕吐腹痛,选自中脘、内关、足三里。

(4)昏迷:取髓。

(5)呕吐呼吸困难:取内关。

预防

1.不要和猪肉一起吃。

2.不宜做苍耳子饼,也不允许随意吃生叶或生果。

3.严格控制用量,遵医嘱服用。

景观价值

可种植在路边、草坪边、疏林或药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