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四项工作计划2018
20xx年,药剂科将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按照三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的总体目标,本着“服务患者,服务临床”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的意识,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
1.预计药剂科搬入新院址后需要以下办公用品:电脑桌30张,电脑椅30把,煎药包装机20台,小碎纸机3台,大碎纸机1台,显微镜1台,样品柜2套,冷藏柜4台(双开门)。预计金额约为654.38+0万元。
根据三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活动计划,20xx年下半年计划安排两名研究生外出培训一年,以取得专业临床药师资格证书。培训费和奖金合计约6万元。药剂科短期培训费用约3万元
药品采购费用约654.38+0.5亿元,煎药室、糊药室液化气费用约9万元。
二、进一步加强对药店和药库的管理。
提高医疗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和患者用药台账,准确发放药品,尽量防止差错和事故发生。
进一步加强麻精药品管理,严格执行麻精药品“五专”规定,确保使用安全,加强对麻精药品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
做好近期药品的注册工作并及时上报,确保上架药品的质量。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咨询专科用药方案,尽量满足临床需求。
第三,加强临床用药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临床药师参与查房。每天参加临床科室查房,重点是骨科、外科、泌尿外科、眼科、肛肠科、呼吸科等感染性疾病科,通过参加医生查房、建立重点患者用药日历、参与制定治疗方案等方式,努力提高专科药物治疗水平。按时高质量完成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等工作记录。
2、每月一次处方和病历审查。重点对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用量较大的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合理性分析。对跨专科药物、超适应症药物、超处方剂量药物进行预警和干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的临床科室超标原因,协助临床科室改进。
3.宣传用药知识。继续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宣传、门诊用药咨询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用药,促进合理用药。
4.做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继续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整理上报临床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年末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5.与信息部门合作升级我院信息系统。在保证每种药物基础数据准确录入的同时,确保药物咨询与药物安全监测系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与控制系统、处方点评与点评系统三大板块的平稳运行。
6 .加强药学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中医药知识、特殊管理药品的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高调剂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药学服务能力。
(1)每周四上午,各部门组织30分钟讲座。主要内容有中药炮制、性味归经、中药饮片鉴别、药品说明书等。
(2)每季度组织两次麻醉药品管理人员专项培训,并考核一次。
7.根据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安排,在全院举办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麻醉性精神药品使用指导原则、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培训班。
偏激
在20xx年医院规划的基础上,药剂科重点抓了整体素质、工作质量和以下五个方面:(1)药品与质量管理;(2)建立和完善系统管理;(3)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和合理用药;促进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的监管;(4)处方点评有所改进;(5)完善中药房、门诊药房和中心药房的设施设备;(6)改善药剂科的整体服务态度。
一、根据中医院制定的药学发展总体目标。严格执行全省药品集中统一招标采购的规定,按照我院基本药物目录制定药品采购计划。药品采购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扩大临床服务范围,不断推进药学工作,更快更好地满足临床诊疗需求。同时,加快药学理论和业务人才培养建设步伐。在去年良好工作的基础上,药剂科制定了新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二是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处方点评“四查十对”发药程序并向患者说明用药情况,谨慎发放药品,用药准确率应为100%,杜绝差错。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和精制药品管理,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制药品“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确保采购、储存和使用安全。做好药品采购计划和库存周转的监控工作。药房实行药品责任制,监控药品消耗的动态数量和有效期,保证临床药品的供应。加强沟通,走访门诊,询问用药信息,满足临床需求。
三、推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落实《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实施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预警机制。进一步强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力争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控制在: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四是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药学人员的综合素质,每半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学习培训。培训形式是为各部门发放学习讲义和复制学习视频,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定期发放试卷;每季度对所有药学人员进行药学知识培训,包括药学法律法规、合理用药、中药饮片基础知识等。每次培训结束后,通过讲座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存档并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
五、药房20xx工作要点:
1,标准化管理,严格按照二甲基的标准进行质量管理。
2、强化临床服务意识,以人为本,以患者健康为中心。
3.加强抗生素和临床用药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监督和规范合理用药。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和处方点评。
4、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使部门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重点加强药品耗材不良反应报告工作,每月月初发布报告,月底收集筛查工作,对隐瞒科室实行处罚制度。
提索
在新的一年里,我科将按照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改革创新的意识、实事求是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为了提高药品质量,促进科室创新发展,为我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以下是药剂科20xx年的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药店和药店管理。
1,提高医疗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处方调配“四查十对”和患者用药台账,尽可能防止差错和意外。
2.认真发放药品卫生资料,确保账物相符,减少药品损失。
3.进一步加强麻精药品管理,严格执行麻精药品“五专一定”,确保采购和使用安全。
4、认真做好药品短缺登记和短期销售工作,并及时上报、采购药品,确保临床药品供应。
5、加强与各科室的沟通,查阅科室用药计划,满足临床需要。
第二,加强抗菌药物的研究
进一步加强对卫生部38号文件的学习,力争将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控制在范围内: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处方评价制度。
三、做好垂直护理管理的辅助工作
1,药房24小时值班,有限保证临床科室用药。
第四,全面提高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学习和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部门人员加强职称和职业资格考试,广泛开展各种学习交流,促进各部门人员职业素质的新提高。
2、加强礼仪培训,提高科室人员的专业素质。了解患者及家属在医疗中的心理表现,培养有针对性的服务意识和即兴服务能力,多使用尊重的语言、谦和的语言、优雅的语言,增加合作精神,尽量避免医患矛盾,及时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提高医院的专业服务水平。
要定期分析服务工作的不足,找出存在的* * *问题,举一反三,防止服务失误和事故的发生。参与药品质量的检查和服务纠纷的处理,消除本位思维,学会站在全院的角度学习和处理问题。从整体上加强和推进服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本着对科室和事业发展负责的态度,引入新的工作机制,实现科室管理配置,通过多种方式对全员进行培训和培养,激发全科医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增强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要根据我科的特点,围绕科室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并在服务工作的实践中加以总结和提炼,真正体现服务要质量、要效率、要效益,圆满完成医院交给药剂科的各项任务。
第四条
岁月如水,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全新的20xx年。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药剂科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有:药剂科窗口不实行大窗口调剂,这是传统的调剂模式,容易发错药;人太多,事太少,上班累,容易出错。目前西药房只有1名药师,无法进行双人双核调剂。我们想改变双人双核调剂的模式,所以需要增加药师来缓解工作压力;没有临床用药的指导;没有专职临床药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不够全面,处方点评工作流于形式;在某些情况下,临床药物的供应是脱节的;人员参与学术的机会很少。这些都是我们部门需要改进的问题。
20xx年,我科将根据医院的总体要求和科室的具体情况,力争在原有基础上克服困难。我们的工作愿景是:
一、全科医生会认真贯彻医院文件精神,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以提高窗口服务为己任,以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好一线窗口药学服务。
二、尽可能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患者。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希望医院改造窗口,改变目前药剂科的人员结构,西药房增加5名药师,中药房增加1名合格药学人员。经过这样的调配,可以实现两人两核的发药,减少差错的发生。药库新增1药师,合理调整岗位,完善工作流程,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
三是严格执行药品集中网上招标采购,确保临床患者及时用药。了解临床科室药品的动态需求,掌握用药后的信息反馈,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第四,加强药品储存和维护管理。药品的储存和维护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直接或间接造成药品质量,影响临床疗效。所以给西药房和中药房加个空调,让西药房和中药房保持合适的温度。
五、发挥药品质量监控组作用,定期抽查科室工作流程和各岗位质量,督促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每月召开进货验收、入库维护等环节质控会议,总结检查结果,及时处理问题,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杜绝因过期药品造成的重大医疗事故和医院经济损失。
六、希望医院配备专职临床药师,定期开展门诊处方评价和归档病历进行合理用药分析,并予以通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测、报告和分析,并做好记录。设立“药讯”和“药苑”,每季度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七、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接触新知识、新观念,希望医院能定期批准科室人员参加上一级医院的技术交流,掌握药事管理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