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为什么失传?

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部医学名著。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它总结了东汉以前许多医生和作者的临床经验。它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我国临床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演变与传播《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公元200-210),十六卷,包括伤寒、杂病等。由于当时的混乱,原作并不完整。但伤寒部分被西晋医家王叔和编入《伤寒论》。后来东晋南北朝分裂对立之后,这本书出现了,又消失了。唐代孙思邈的《钱进方耀》一书中只引用了《伤寒论》的几篇文章,而《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是孙思邈晚年写《钱进方艺》时才收入9卷和10卷的。公元1064年,宋代修订医书林逋、高宝衡等人,对此书进行了考证整理,将《伤寒论》分为十卷397篇,然后正式出版。从此,这部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流传至今。《伤寒论》有两个版本,即宋本和注本。国内没有宋版原版刻本,只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的复制品。《朱成》是晋代医家程无忌注释的《伤寒论》一书。由于程无忌与《伤寒论》由宋代校正医书局出版的时间接近,从注释中可以反映出宋版《伤寒论》的原貌。《伤寒论》杂病部分一度失传,其内容在后世出版的方剂学中再版。这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要翼》中都有很好的记载。北宋汉代学者王铸从国子监藏的旧书中得到了《金匮要略》的节本,实际上是《伤寒论》的节本。全书共三卷,上卷为温病篇,中卷为杂病篇,下卷记载方剂及相关妇科理论。后来林逋等人在宋代修订此书时,因为《伤寒论》已传世,所以删去了上册,只保留了中册和下册。为方便临床应用,第二册中的方药分别列在各种病证下,重新编辑为上、中、下三册。此外,还从各种方剂中收集了张仲景治疗的方剂和后世某医家的方剂,分类附于每篇,命名为《金匮要略》,流传至今。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从《伤寒论》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由晋代医生王叔和编著的,但此后书名、卷号、分部都发生了变化。《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三卷,是宋代医书局修订后才出现的。内容与成就《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原则,包括理、法、方、药,将中医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确立辨证论治原则《伤寒论》首次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主要体现在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两个方面。1.“伤寒”在古代原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一切外感疾病和各种疫病。《内经》将外感热病归结为“伤寒”,从鞠扬、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阐述了外感病的传播形式。在此基础上,张仲景考察了整个外感病的发展变化过程,根据邪气侵入经络脏腑的程度、患者正气的强弱、有无慢性病等寻找疾病的规律,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总结起来就是六经治伤寒,就是把外感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各种综合症状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也就是把致病因素局限在肌表。如果邪在表里交战,就是“少阳病”;如果邪气由表入里,则表现为阳热过盛,属于“阳明病”三阳病的特点是邪气持续,所以以表、热、里证为主,病程相对较短。但阴三病多因脏腑虚损,或邪热由表及里,或因三阳病治疗不当,损伤正气,故虚寒证较为多见,病程也相对较长。张仲景还指出,由于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外感疾病不一定由六经传变,包括传变与非传变,循经传变或跨经传变,以及某一条经络在经络中间,一旦发病,二经、三经的并发症和并发症,以及诊疗不当引起的变化和不良证候。所谓六经辨证,就是将外感发热的所有症状分为六类。在证候变化方面,张仲景提出了以阴阳为总纲的虚实寒热。诊断伤寒时,首先要分清阴阳,再分清表里、虚实、寒热。这样,通过总结六经的证候,就可以分清主次,了解证候的属性和变化,并以此作为治疗的论据。2.脏腑辨证《金匮要略》一共有25本书,主要讨论一些基于脏腑辨证的内科和妇科疾病。其辨证论治精神与《伤寒论》一致,只是不以六经为界,而是以病证为篇。根据病机相同、证候相近或病位相近的一般情况,将几个病合并为一篇,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机相近,故合并为一篇;痉、湿、惊三病之初,恶寒、发热等表热证较多,故合为一篇。一些不方便分类的疾病和证候也合并成了一篇文章。书中对各种病证的辨证分型精细而精当,对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论述十分精辟,充分体现了其“病证并举”的精神。《伤寒论》对脉诊方法的论述也非常精辟。在全部398篇原创文章中,有145篇文章涉及脉象,涉及18个脉型,51个兼脉,大部分是以脉象为基础来解释病因病机,脉象也作为辨证的依据。书中还有舌诊的内容,为后世同类之首。“舌胎”一词最早见于本书。在病因分析中,书中提到“三因致病”理论,认为病因可分为三类:“一、经络受邪,入脏腑,亦为内因;两者都是四肢九窍,由血传血,由外皮所阻。三、房室、金刃、虫兽伤。”《伤寒论》也强调疾病的预防和疾病的传播发展。比如其中提到“见肝之病,知肝散脾,先健脾”,“人可慎之,不可任邪风燥经,温经,治而不散脏腑。”这是在具体的辨证论治过程中,深刻地体现和运用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金匮要略》中有急救技术的内容。书中描述的抢救被吊死者的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呼吸法,其操作和要领与现代临床使用的方法基本相同。对方剂研究的贡献是确立了方剂的立法构成原则。《伤寒论》记载方剂375首,其中《伤寒论》113首(实为112首,因余丸有好方无药),《金匮要略》剔除重复,实收方剂269首,用药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常用方剂。《伤寒论》中的方药严谨、精当、灵活,体现了君、臣、佐、使的原则。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代表方剂,只用了四味药,但君药、臣药、佐药、使药齐全,组方严谨,用药十分恰当。根据病情和证候的不同,可对处方进行加减。如麻黄汤、麻黄贾珠汤、麻杏薏苡仁汤、大青龙汤等方剂均可派生。《伤寒论》非常重视药物剂量的变化。有些方剂虽然成分相同,但由于主药剂量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桂枝汤和桂枝贾贵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一些方剂成分相同,但因剂量不同,君臣佐药组合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疗效,如小承气汤、厚朴大黄汤、厚朴三乌汤等。所以后人称赞《伤寒论》“药味增减分两部,差之千里”。《伤寒论》也非常注重通过配伍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比如* * *,书里有100多个方子,桂枝配伍不同的药物,功效不同。书中创造的大部分药方都有效地流传至今,被尊为“经方”。目前,许多经典方剂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白虎汤、麻杏石干汤、茵陈蒿汤、瓜蒌大蒜白酒汤、炙甘草汤、承气汤、白头翁汤、桂枝汤等。因此,张仲景被誉为“医方之父”。强调药物的炮制与剂型《伤寒论》非常重视药物的炮制方法,认为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质,从而增强药物的药效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书中记载了多种加工方法。比如附子、乌头毒性大,一般需要炮制;干姜炮的使用,既有辛又有苦的功效,等等。书中使用的剂型远远超过了以往医书和竹简中记载的剂型。剂型选择的原则是疾病准备。汤剂具有吸收快、药效强、效果显著、能根据证候加减药味和剂量、适用于复杂的临床变化等特点,故应用最广;药丸起效慢,适用于病程长,难以见效的病例。散剂比汤剂起效快,服用方便无痛苦,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首选。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洗剂、滴耳液等多种外用剂型,并详细描述了部分剂型的加工方法。注意煎药的方法。《伤寒论》非常注重煎药的方法,对煎药的具体内容,如温度、时间、先煎、后喂、裹棉、浸汁、溶化、冲泡等都有详细的说明。此外,书中还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脏气的盛衰、阴阳的盛衰,提出了不同的用药方法,如平丹服、空心服、先吃后喝、突然服、不同温度再服、一日三服、三夜一服等。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煎药方法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3.对后世的影响从整部《伤寒论》来看,其实已经总结出了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诊,以及发汗、呕吐、泻下、调和、清热、补消(益)等八种治法。该书正式确立了辨证论治的法则,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伤寒论》作为中国医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被后人奉为中医经典著作。1700多年来,书中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书中提出的六经辨证、病证结合的辨证方法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高度评价。不仅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天的临床上仍然发挥着作用。历代很多有成就的医家,如晋代的王叔和、唐代的孙思邈、晋代的韩作和、庞安石、朱军、许舒威、程无忌,明清的很多医家,都很重视《伤寒论》的学习,把它作为行医者的必读之书。从宋代开始,官办的医学院校也以此书为教材,同时《伤寒论》的研究更加盛行,出现了大量注释和解释《伤寒论》的著作,明清时期甚至形成了学术上的“伤寒学派”。唐宋以来,《伤寒论》的影响远播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时至今日,很多日本医生都成立了专门研究《伤寒论》的小组。他们不仅使用《伤寒论》的原方,还将其中一部分制成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