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人吃什么?10大食从补铁开始。
富铁食物:母乳、蛋黄、橙汁、蔬菜汁、菜泥、肝泥、肉泥、铁强化食物(如铁、强化奶粉、米粉、面粉)和铁强化配方奶。肉末、鱼、豆腐、肝脏、瘦肉、豆制品、动物血、小米、高粱、玉米、绿叶蔬菜、黄红蔬菜、黑木耳、海带、紫菜。
儿童贫血的常见原因
儿童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
(l)儿童出生时铁储存不足。正常足月新生儿从母亲那里获得足够的铁,满足出生后3 ~ 4个月的造血需求。但早产、双胎、胎儿失血、母亲缺铁性贫血等都会使孩子缺乏铁的储存。
(2)铁不够。新生儿的饮食以人乳或牛奶为主,但人乳和牛奶中的铁含量较低,如果只喂牛奶而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很容易发生贫血。
(3)生长发育。婴儿期的生长发育很快。3 ~ 5个月是出生时体重的2倍,1岁是出生时体重的3倍,如果是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由于体重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此时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4)铁流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的量比成人多,皮肤流失的铁也多。如果他们对蛋白质过敏,并有小肠出血,他们会失去更多的铁。此外,有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套叠、肠息肉等,会增加铁的消耗,引起贫血。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铁储存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它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最常见的贫血。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几乎全世界都有,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发生。在钩虫病流行的地区,发病率特别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全球约有10% ~ 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男性发病率约为10%,女性发病率在20%以上。亚洲的发病率高于欧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第三世界有一半的妇女因营养不良而患贫血,这被称为营养性贫血。女性尤其是孕妇的发病率可能比男性高10倍。除中国外,发展中国家4.64亿育龄妇女(15 ~ 19岁)中,约有2.3亿妇女患有贫血,其中印度可能成为世界上贫血患者最多的国家,孕妇约占60% ~ 80%。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缺铁,其次是维生素b12缺乏。可见发病区域如此之广,女性患病人数如此之多,非常惊人,值得关注。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防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
铁剂的合理使用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使用不当会影响疗效,延误治疗。因此,使用铁剂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铁剂。
1.对于轻度贫血患者,应使用硫酸亚铁。但如果患者同时患有消化道疾病或患者为反应较重的孕妇,则不应使用硫酸亚铁,而应使用右旋糖酐铁,因为硫酸亚铁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刺激性。
2.在严重贫血的患者中,右旋糖酐铁可以迅速缓解造血所需的铁缺乏,预防心脏病等并发症。
3.贫血的婴儿应选择枸橼酸铁铵糖浆。
第二,掌握有效用药时间。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因为食物可以减缓胃肠蠕动,延长铁在十二指肠的停留时间,所以最好在饭后30分钟服用铁。这样既能增加铁的吸收,又能大大降低铁对胃肠道的刺激。饭后30分钟,胃酸分泌旺盛,有利于铁的吸收。近年来的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晚上7: 00摄入铁的吸收率比早上7: 00高1倍,所以晚上7: 00是每天摄入铁的最佳时间。
三、注意事项
1.在服用铁期间,应多吃果糖、水果、果汁及各种酸性饮食,以促进铁的吸收。
2.维生素C和稀盐酸可以同时服用,按常规剂量服用有助于铁的吸收。
3.芦丁、四环素类、新霉素、别嘌呤醇、氯霉素、泛影葡胺、消胆胺、西咪替丁、青霉胺、维生素E、肼屈嗪、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胰酶制剂、口服避孕药、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呋喃它胺、丙谷胺和含钙镁离子的耐酸性中草药服用铁时禁用。
4.避免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能与铁结合的鞣酸,影响铁的吸收。
5.儿童补铁要经过医生批准。
6.铁剂可与肠内硫化氢结合形成黑色硫化铁沉淀,因此患者服用铁剂后会排出黑色粪便,应提前告知患者,避免因误解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第四,疗程
服用铁剂后,1 ~ 2个月可恢复正常。但是,一定要注意,即使恢复正常,也不能停药。你至少要持续服用1个月,然后减量2 ~ 3个月,才能真正恢复体内铁储存的正常水平。否则一旦停止补铁,贫血又会卷土重来,治疗又得从头开始。
细心的父母给孩子吃“补血菜”
如今,儿童缺铁性贫血已经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外的又一种新的儿童富贵病。医生指出,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偏食是孩子患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医生说,小儿缺铁性贫血除了少数先天体质影响外,主要与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很多孩子一醒来就喜欢喝酸奶,吃巧克力。有的孩子早起喝冻奶,空腹吃水果。有些家长自己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所以孩子经常不吃早餐。和父母一起晚睡早起的孩子,每天都没有时间吃早餐,长此以往,就会患上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补铁,可能会出现体力、记忆力、细胞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容易诱发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最简单的补血方法就是让孩子多吃富含铁的食物,提高血红蛋白。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猪肝、蛋黄、海带、鸡肝、紫菜、香菇、豆制品等。
动物肝脏:肝脏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每100g猪肝含有25mg铁,容易被人体吸收。如肝泥,非常方便孩子食用。
蛋黄:每100克蛋黄中含有7毫克铁。虽然铁吸收率只有3%,但鸡蛋原料易得,食用和储存方便,且含有丰富的其他营养成分,因此仍是儿童补铁的来源之一。
大豆及其制品:每100g大豆及大豆粉中含有11mg铁,人体吸收率为7%。
芝麻糊:芝麻糊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是儿童的极佳营养食品。每100g芝麻酱含铁58mg,还含有丰富的钙、磷、蛋白质和脂肪。
医生警告说,由于植物酸的干扰,一些食物中铁的实际吸收率很低。最符合条件的食物是猪肝、鸡鸭血汤、瘦肉、鱼虾。此外,饭前吃一个西红柿或喝一杯橙汁,可以使铁的吸收增加一倍,而饭前饭后喝茶会大大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
医生给贫血开了一个食疗药方:菠菜枸杞粥,家长可以借鉴一下。
原料:菠菜100g,枸杞15g,小米100g。
制作:菠菜去杂,逐根洗净,沸水锅焯一下,捞出,切成小块(0.5厘米以下),放入碗中备用。将小米、枸杞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煮沸1小时。待小米酥烂后,调入菠菜小块,拌匀,加入精盐和味精,然后烧开,倒入香油拌匀。
用法:每天早晚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补血健脾。特别适用于幼儿和青春期贫血患者。
“有钱人”也要预防贫血。
众所周知,贫血曾经是一种“穷病”,但最近的一些调查发现,贫血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原因是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肉和奶增加了。相比之下,他们吃的蔬菜和水果太少。
这种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摄入过少而导致的贫血,在快餐家庭和青少年中非常普遍。大家只注意到了肉和奶的摄入,基本保证了蛋白质和铁的摄入,但是蛋白质和铁是不够的。如果蔬菜和水果中没有B族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b6,b12)和维生素C,也会引起贫血。B族维生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造血系统的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其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维生素C可以帮助食物中的铁与血液中的转铁蛋白结合,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它的缺乏会导致即使吃了足够的铁也无法吸收利用。因此,多吃蔬菜和水果对预防贫血非常重要。
那么,应该如何从饮食上预防贫血呢?我建议你做到以下几点:实现饮食均衡,食物多样化。注意肉、奶、谷物、水果、蔬菜的比例,荤素搭配,不偏食。
注意补充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含铁丰富、吸收率高的食物有:动物血、猪肝、瘦肉、鸡蛋、豆类、绿叶蔬菜、水果、海带、黑木耳、花生、核桃、扁豆、燕麦片、豌豆黄、牡蛎、牛肉干等。
富含叶酸、维生素b6和b12的食物有:绿色新鲜蔬菜、水果、花生、酵母、豆制品、动物肝脏和肾脏。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红柿、韭菜、猕猴桃、酸枣、橙子、红色水果、柚子、草莓、橙子等。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过量饮酒会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过度节食往往会导致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对浓茶的嗜好也会大大影响铁的吸收。
改进烹饪方法。菜有点酸,可以帮助铁的吸收。此外,在制作菠菜等含有较多草酸和植酸的蔬菜时,用热水烫漂去除草酸和植酸,然后油炸或混合,也能大大提高铁的吸收率。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好?
缺铁性贫血(也称营养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是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而引起的。据调查,6岁以下婴幼儿贫血发病率为20% ~ 40%。
6岁以下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血红蛋白低于110g/L即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①婴儿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早产儿。②饮食缺铁。3 ~ 4个月后,来自母体的铁已经消耗殆尽,但以奶为主的饮食含铁量很少,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③铁的过度流失,如肛裂、肠息肉、钩虫病引起的小而慢性失血。④其他如腹泻、急慢性感染等。
建议:服用维生素时请注意一些要点。你服用的维生素有效吗?
贫血儿童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和黏膜苍白,尤其是嘴唇、甲床和口腔黏膜;感觉疲劳,不太活跃;有厌食症,甚至出现异食癖(喜欢吃泥土、墙灰等。).严重贫血会导致肝、脾、淋巴结和心脏肿大。而且在贫血出现之前,孩子就有易怒、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智商低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未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关注。
当血红蛋白在100 ~ 110g/L之间时,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治疗,即多吃富含铁、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猪肉、大豆、豆制品等。动物肝脏每100 g含铁25 mg,吸收率可达22%左右。瘦肉、瘦牛肉等红肉,每100 g分别含有2.4毫克和3.2毫克的铁,吸收率可达22%。动物血每100 g含铁3 ~ 4 mg,吸收率为12%。此外,大豆及豆制品中的铁含量也不低。每100克大豆含铁11毫克,吸收率达7%。平时也要经常吃。特别是蛋黄中的铁含量虽然高,但吸收率只有3%,所以平时多吃蛋黄并不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食物。
血红蛋白在100 ~ 110g/L以下时,需要用铁剂治疗,如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铁可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可导致患者因不耐受而中途停止治疗,贫血无法纠正。近年来的动物实验表明,每3天或一周服用铁剂2天,与每天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相当。临床应用结果也证实了上述作用,副作用小,能坚持治疗,使血红蛋白上升到100 g/L以上。
婴儿每3天或每周2天的铁治疗剂量应为每公斤体重4 ~ 6毫克元素铁(与一般治疗剂量相同)。具体来说,硫酸亚铁的用量为婴儿每天0.15 ~ 0.30g,儿童每天0.30 ~ 0.60g琥珀酸亚铁的用量为婴儿每日0.15 ~ 0.30g,儿童每日0.20 ~ 0.40g。葡萄糖酸亚铁的用量为婴儿每日0.30 ~ 0.50g,儿童每日0.60 ~ 1.20g。
在补铁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但应避免与牛奶、茶、咖啡同时服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治疗4-6周左右,血红蛋白达到正常值后仍需继续服用4-6周,使体内储存部分铁,防止铁吸收受感染或胃肠道疾病影响而再次引起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