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四:平菇
一:引言
平菇又名糙皮侧耳、平菇、糙皮侧耳、茯苓,是一种腐生真菌。该菌的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或药用,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好菌。据《本草纲目》、《千金方耀》等相关书籍记载,它具有治疗胃病、感冒、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的功效。平菇的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可以起到保健、美容、延年益寿的作用,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因此,平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保健食品。平菇是一种嗜热菌株,人工栽培可以填补夏季高温季节食用菌上市品种少的空白。
中文名:平菇
拉丁学名:凤尾菇。)唱
别称:平菇、虎乳菇、虎乳菇、茯苓等。
边界:真菌边界
门:真菌门
二、生态特征
1:形态特征:平菇有菌核和子实体两部分。菌核生于地下或树间,直径10 cm ~ 25 cm,球形、卵圆形或纺锤形,实心,内白色,外壳深色。子实体从菌核生长,单生或丛生。帽的直径为10 cm ~ 20 cm,呈漏斗状或杯状。背部是平的,但中心仍然是凹的。菇肉变革质,表面光滑,常有散生、上翘的小鳞片,特别是靠近中心处,呈浅灰色至黄褐色,无条纹,边缘初卷,薄,有时呈放射状至锯齿状边缘,菇褶长而密,小。边缘完整,柄为(3.5 cm ~ 13 cm) × (0.7 cm ~ 3.5 cm),居中,偶有偏心,圆柱形,实心,表面与帽同色,帽表面通常有小鳞片附着。
2.分布:首次发现于非洲[3]。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云南省、缅甸、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地。
3.营养成分:是一种能产生大菌核和子实体的珍贵食用菌和药用菌。其子实体和菌核营养丰富,含有挥发油、氨基酸和多糖,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平菇多糖。
A.多糖:多糖是药用真菌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真菌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的作用。多糖与大多数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如真菌多糖-多肽和多糖-蛋白复合物,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肿瘤活性。药用平菇菌核的食用纤维60%为非淀粉多糖,其中含有与云南茯苓、茯苓功能相似的多糖。虎奶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肿瘤和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b蛋白:凝集素和核糖体失活蛋白也从平菇菌核中分离得到。一些真菌的凝集素具有抗异常细胞增殖、抗肿瘤和增强免疫活性的作用。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能阻止兔网织红细胞溶解系统转录的蛋白。RIP具有抗细胞增殖、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和抗真菌活性等功能。
不饱和脂肪酸:平菇子实体中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总脂肪酸的75.9%,其中单一不饱和脂肪酸(MUSFA)油酸占总脂肪酸的13.8%,多不饱和脂肪酸(PUSFA)亚油酸(Cis:2)占总脂肪酸的62.1%。油酸含量比菌核高961.5%。油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C.其他功能成分:平菇挥发油中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包括2-羟甲基苯甲酸(2羟基,甲酯)、2-甲氧基苯酚(2-甲氧基)、2,6-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苯甲酰基,2,6-双(1,1-0维1)-4-甲基1)。其中,2,6-双(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作用。平菇菌丝体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古细菌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等)无明显抑制作用。),所以可见平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三:主要价值:
1;营养价值
平菇富含蛋白质、多糖等活性物质和矿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矿物质元素主要有钾、磷、钙、镁、铜、锌、铁、锰,尤其是钾和磷。菌核菌含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肌醇、棕榈酸、油酸和硬脂酸。品质分析含还原糖2%,蛋白质45%,灰分含钾、钠等元素。平菇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5.1%,高于金针菇、木耳、银耳,与香菇相当。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15.086%,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7.87%,占氨基酸总量的50.36%,高于大多数食用菌。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含量较高,占全部必需氨基酸的53.77%。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也相当高。水溶性多糖的含量(以葡萄糖计)为9 mg。营养成分分析表明,平菇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含有高蛋白、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和活性多糖,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
滋补强壮、解毒收敛、消食化积、降血脂。
2;药用价值
(1)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也有帮助。
(2)适用于肺癌等各种癌症。
(3)用于重症肌无力,常与健脾中药配伍。
(4)治疗神经衰弱、头晕、失眠。
(5)治疗胃溃疡、消化不良等慢性病。
(6)解决各种真菌中毒。
虎奶木耳,味甘,性温,补气血。润肺、养心血、补肝肾、健脾胃。它是保健和治疗的最佳选择,因为它可以增强体质,并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特殊效果。在东南亚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平菇主要作为一种强补剂食用,也是止咳平喘的中药。平菇菌核具有很强的抗病性。成品存放在室内干燥环境中,保质期长,质量不变,不生虫,不侵入病菌和病毒,不发霉,药效不变,药效更好。
四:生物特征
1:生育条件
平菇菌丝浸渍木材或树桩后,木材腐朽,在地下、木材内或树根间形成周长为10 cm ~ 30 cm的菌核。核盘菌是平菇营养贮藏和休眠的器官,也是无性繁殖的器官。菌核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会陆续产生漏斗状的子实体。
温度:菌丝可在15℃ ~ 40℃生长,适宜温度为28℃ ~ 32℃,最适温度为32℃。菌核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 ~ 28℃。
湿度:菌丝体培养物与水的比例为1: 2.0和1:1.8;菌核生长的料水比为1∶0(1.4 ~ 2.6),最适宜的比例为1∶2.2。
PH:菌丝和菌核在pH 6.5 ~ 9.0都能生长,pH7.5最合适。核盘菌在pH5.5时不形成。
温度:平菇属于嗜热菌,菌丝可在15℃∶40℃生长,35℃生长最快,30℃生长相当好。最适温度为35℃。
湿度:菌丝体培养料与水的比例为1: (1.8 ∽ 2.0),菌核的生长期为1: (1.4 ∽ 2.6),其中以1: 2.2最合适。
光照:子实体需要光照,黑暗和明亮的地方都能形成菌核。
含水量:平菇菌丝体含水量为60%-70%,在木材或母屑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空气:平菇是好氧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子实体形成需要充足的氧气。
五:培养重点
1:在母培养基中制成(固体)
公式1: PDA中等控制
配方二:PDA+酵母抽提物5g/L+磷酸二氢钾1g/L,VB0.01g/L,硫酸镁0.5g/L,自然pH
配方三:PDA+蛋白胨5g/L+磷酸二氢钾1g/L,VB0.01g/L,硫酸镁0.5g/L,自然pH
配方四:PDA+牛肉酱5g/L+磷酸二氢钾1g/L,VB0.01g/L,硫酸镁0.5g/L,琼脂20g/L,自然pH
配方五:玉米粉2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1g/L,磷酸二氢钾1g/L,VB0.01g/L,硫酸镁0.5g/L,自然pH。
配方6:秸秆(切碎煮汁)200g/L,蔗糖20g/L,硫酸铵3g/L,琼脂20g/L,自然pH
配方7:玉米秸秆(切碎煮汁)200g/L,蔗糖20g/L,硫酸铵3g/L,琼脂20g/L,自然pH
2.母种生产(液体)(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作为基础液体培养基的对照)。
配方一:土豆200g,葡萄糖20g,酵母抽提物5g/L,KH2PO41g/L,VB 10.01g/L,MGSO 40.5g/L,pH值自然。
配方二:大豆12.5克(豆浆机均质过滤),葡萄糖20克,水1000毫升,自然pH..
配方三:可溶性淀粉50g,蔗糖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酵母抽提物1g,自然pH。
配方四:基础液体培养基+酵母抽提物5g/L+磷酸二氢钾1g/L,VB 1.01g/L硫酸镁0.5g/L,pH自然。
配方五:花生饼粉4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pH自然。
配方6:玉米粉40g,米粉15g,葡萄糖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pH自然。
将上述培养基制成的培养液分装于75ml/250ml锥形瓶中,pH自然。灭菌接种后,在65438±050转/分,温度25℃的恒温摇床条件下可培养96小时。发现豆浆制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良好。
3.原始种子生产
配方一:锯末78%,麸皮20%,糖1%,碳酸钙1%,水分60%。
配方二:棉籽壳78%,麦麸20%,石灰1%,石膏1%,水分60%。
配方三:秸秆段(3-5cm)78%,麦麸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
配方四:碎花生杆78%,麦麸20%,1%石灰,1%石膏,含水量60%。
配方五:小麦5000g,石膏粉150g,水适量(最好在制作过程中,将小麦煮沸至无白心,冷却至不粘手,与石膏粉混合,装袋灭菌,接入母种,25℃培养25天)。
配方6:锯末39%,棉籽壳39%,麸皮20%,糖1%,碳酸钙1%。栽培料准备好后,加水(料水比为1 1 ~ 1.4),混匀,装入长17 cm、宽35~38 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60克干料;灌装后常压灭菌达到100℃,持续16~18小时。蒸压时,在147.1 kPa下保持2~2.5小时。达标后从出料场排出散热。当饲料温度降至28℃以下时,打开袋口薄膜,接种菌种。每瓶栽培种子可接种30~35袋,接种后袋口套棉花。
六:栽培管理
1:椴木栽培
(1)选材:将阔叶椴木按厚度锯成30∽45Ccm的椴木,劈开晾干备用。
(2)场地:选择向阳、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疏松的场地,挖30cm的沟。
(3)接种:将椴木放入沟渠中,开始接种,接种后覆盖3cm的土壤,在菌种上覆盖一些树叶、木屑等填充物,最后覆盖10∽15cm的龟背形疏散沙土。
(4)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定期清除杂草。4-5个月后,检查椴树是否形成菌核。
2.核盘菌培养
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室内架子上进行菌种培养,温度控制在25~35℃。低于15℃要加热,高于35℃要注意通风散热。在细菌培养期间及时检查袋子,并立即挑出和处理污染的细菌。后期袋子温度升高时,注意袋子的散热,加强通风。一般培养30~40天后,菌丝满袋时,开始出现珠柄和菌核结节,4个月后,菌核已逐渐长出。当菌核达到一定体积,将胀破塑料时,取下棉塞,向上移动塑料领,再塞上棉塞,以利于菌核继续生长。如果培养室保湿条件好,取下棉塞和棉领后,也可以打开袋口进行培养。核盘菌培养不需要光照和喷水,对通风没有特殊要求。静置培养150天以上,当培养基颜色变浅、变软、变淡,菌核不再生长时即可采收。
3.采收加工:采收后,应将菌核洗干净,去除附着在菌核表面的老皮、珠柄和培养基碎屑。然后切片,晒干或烘干,用高速粉碎机或球磨机磨成细粉,过120目筛,粒度最好小于0.15 mm。菌核病菌粉可加入米粉和面粉做成饼食用,也可与燕麦粉和藕粉做成食品,或与鱼、肉做成汤食用。盖缘近平时收获子实体,鲜品可上市晒干。
Postscript推广
一:平菇引种
1.平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珍稀野生蘑菇。不管是鲜的还是干的,吃起来都很香很好吃。野生平菇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现在平菇也可以人工栽培了。
2.平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蛋白质、钾、镁等元素、多糖等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可作为预防哮喘、糖浆病和冠心病的天然保健药物。同时,平菇菌核富含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肌醇和油酸。具有治疗胃痛、便秘、发烧、感冒的功效。此外,平菇栽培简单,管理方便,见效快,收益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食两用资源。
二、平菇的生长条件
1.平菇喜炎热潮湿的夏季,平均气温约33摄氏度(15℃ ~ 40℃)。平菇是一种好氧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子实体形成需要充足的氧气。另外,子实体的生长需要明亮的光线,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达到90%。一般栽培时间为3-6月。
三:栽培管理
1:选址
厂址应选在水源附近阳光充足的地区,土壤疏松肥沃,排水灌溉良好。如果是果园,果园土壤也适合沙土。
2.搭建一个棚子
?菇棚应建在北风晴朗、地势略高、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周围无污染的地方。为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雨水和阳光,保证菇棚内的通风散热,用遮阳网搭建菇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菇棚长30-40m,长6-8m,高1.8-2.2m。
3.网站管理
松土、除草、挖畦后,在底部撒一层薄薄的生石灰。
4.挖洞铺床
养殖场地要干净。栽培前要挖个坑做个边框。一般边框深度为0.08-0.12m,宽度为0.8-1m,长度一般为5-6m,以方便操作。
5.套袋栽培
将培育好的种子整齐地按一定距离出袋,培育好的种子一般间距在3 cm左右,便于培育好的种子之间散热和吸收养分。栽培菌种整理后,就该覆土了。平菇的适应性很强。覆盖时,可就地选择边界周围的土壤,土壤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含水量在60%-80%之间。
注:①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为粘性土,湿度过高会形成块状。但由于平菇生命力旺盛,不会影响平菇的正常生长,覆土厚度一般可控制在3-5 cm。覆土会填补菌株之间的空隙,这样菌株之间就会形成隔离层,避免菌株之间的相互感染。覆土后就等平菇长出来。
6.结果期管理:
7-10天后,平菇即可采收。这个时候还是要注意蘑菇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样,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也要在85%-95%之间,以免蘑菇帽表面因缺水而开裂。此时的菇盖颜色变为浅灰色或褐色,肉质较厚,边缘规整平整。
7:收割:
由于平菇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迅速,一般在收获时间到来时,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收获一次,所以要掌握好收获时间。而且在采收时,要采取割收分开的原则,遵循大采小留的原则,让小的继续生长。
有的颜色好的平菇可以直接拔出来当鲜菇卖,剩下的可以直接用刀切掉,剩下的平菇下端可以拔出来放入采收筐进行后期加工包装。
第一茬蘑菇收获后,经过八到十天左右的休整期,在栽培菌种袋中生产第二茬蘑菇。休耕期间,清除畦边的老菇、烂菇等杂物,平整畦边。
每天检查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注意补水。同样,第二茬蘑菇的出菇时间为七到十天,这样一个周期可以出五茬蘑菇,但第一茬蘑菇产量最多,第二茬到第五茬依次递减。
Postscript推广
一:平菇引种
1.平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珍稀野生蘑菇。不管是鲜的还是干的,吃起来都很香很好吃。野生平菇数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现在平菇也可以人工栽培了。
2.平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蛋白质、钾、镁等元素、多糖等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可作为预防哮喘、糖浆病和冠心病的天然保健药物。同时,平菇菌核富含葡萄糖、果糖、甘露糖、麦芽糖、肌醇和油酸。具有治疗胃痛、便秘、发烧、感冒的功效。此外,平菇栽培简单,管理方便,见效快,收益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药食两用资源。
二、平菇的生长条件
1.平菇喜炎热潮湿的夏季,平均气温约33摄氏度(15℃ ~ 40℃)。平菇是一种好氧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子实体形成需要充足的氧气。另外,子实体的生长需要明亮的光线,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达到90%。一般栽培时间为3-6月。
三:栽培管理
1:选址
厂址应选在水源附近阳光充足的地区,土壤疏松肥沃,排水灌溉良好。如果是果园,果园土壤也适合沙土。
2.搭建一个棚子
菇棚应建在北风晴朗、地势略高、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周围无污染的地方。为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雨水和阳光,保证菇棚内的通风散热,用遮阳网搭建菇棚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菇棚长30-40m,长6-8m,高1.8-2.2m。
3.网站管理
松土、除草、挖畦后,在底部撒一层薄薄的生石灰。
4.挖洞铺床
养殖场地要干净。栽培前要挖个坑做个边框。一般边框深度为0.08-0.12m,宽度为0.8-1m,长度一般为5-6m,以方便操作。
5.套袋栽培
将培育好的种子整齐地按一定距离出袋,培育好的种子一般间距在3 cm左右,便于培育好的种子之间散热和吸收养分。栽培菌种整理后,就该覆土了。平菇的适应性很强。覆盖时,可就地选择边界周围的土壤,土壤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含水量在60%-80%之间。
注:①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为粘性土,湿度过高会形成块状。但由于平菇生命力旺盛,不会影响平菇的正常生长,覆土厚度一般可控制在3-5 cm。覆土会填补菌株之间的空隙,这样菌株之间就会形成隔离层,避免菌株之间的相互感染。覆土后就等平菇长出来。
6.结果期管理:
7-10天后,平菇即可采收。这个时候还是要注意蘑菇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样,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也要在85%-95%之间,以免蘑菇帽表面因缺水而开裂。此时的菇盖颜色变为浅灰色或褐色,肉质较厚,边缘规整平整。
7:收割:
由于平菇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迅速,一般在收获时间到来时,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收获一次,所以要掌握好收获时间。而且在采收时,要采取割收分开的原则,遵循大采小留的原则,让小的继续生长。
有的颜色好的平菇可以直接拔出来当鲜菇卖,剩下的可以直接用刀切掉,剩下的平菇下端可以拔出来放入采收筐进行后期加工包装。
第一茬蘑菇收获后,经过八到十天左右的休整期,在栽培菌种袋中生产第二茬蘑菇。休耕期间,清除畦边的老菇、烂菇等杂物,平整畦边。
每天检查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注意补水。同样,第二茬蘑菇的出菇时间为七到十天,这样一个周期可以出五茬蘑菇,但第一茬蘑菇产量最多,第二茬到第五茬依次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