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去南方应该如何应对湿热天气?

有着丰富中医知识的老广知道如何应对南方湿热的天气。在街边的小店里,各种性药做成的凉茶,或者添加了中草药的汤,都标明有适应症状。玩的时候累了就坐下来要一碗龟苓膏或者绿豆汤。如果效果显著,可以选择一杯凉茶。老广人研制的饮料大多以“祛湿去火”为目的,经常饮用。

天气环境与人的身体反应密切相关,湿热导致的身体机能失调是北方人水土不服的常见表现。通常会干扰肠胃脾的正常工作,引起食欲不振或上吐下泻。湿——所谓水湿,有外在湿和内在湿。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雨中涉水或家中潮湿,使外水侵入人体。内湿是一种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外部潮湿可能导致内部潮湿。热——主要指体内的内热。和上火的表现一样,外热很可能导致内热。北方人入南方引起的湿热,很可能是因为体内湿气郁积过多,转化为内热。这种热伴湿气,往往需要清热祛湿双管齐下才能有效。

中医认为“湿困脾”,所以在南方的天气条件下,脾胃的功能很容易减弱。表现为头晕、恶心、四肢沉重,或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但人的脾脏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如果脾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饮食油腻或高糖,就不能正常“运化水湿”,从而使“水湿停于内”。这样一来,很多北方人在湿热的天气里容易感冒,大大降低了旅行的乐趣。

仔细吃

天气湿热也没关系。适应性强的话,皮肤上的黏糊糊的感觉,半天就适应了。中医专家说,外在的湿热来自于外在的环境,而我们身体内部比较麻烦的湿热,大多是因为“外食”的问题,中医理论中食物的性味导致的。脾胃虚寒的人对湿热特别敏感,因为这些人的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吃了容易诱发湿热的食物,脾胃虚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化解,湿热就会郁积在体内。

热带水果中,荔枝、龙眼、芒果、榴莲是最典型的引起湿热的水果,不宜多吃。芥蓝、洋葱、韭菜是蔬菜中生长湿热能力最强的,夏天少吃。注意,炒菜时油温过高,也容易助长湿热。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出行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像凉茶这种饮料并不适合所有人。中医认为,一个人的体质可以分为虚、实、寒、热。凉茶大多都是寒凉的,只适合热盛的人喝,而虚热的人喝有热的凉茶,不仅能“灭火”,还能“火上浇油”。广东人常喝的凉茶,由苦寒味的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干口苦、唇红目赤、小腹隐痛、大便秘结等外感风热、湿热郁滞的症状。但凉茶毕竟是药,要因人而异,不能作为保健药品长期服用。

夏季南方天气湿热,最好健脾清热祛湿。用胡爱山和刺石煮汤或煮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此外,夏季忌食生冷或补虚食物,不宜服用川黄连、王白等苦味感冒药和高丽参、红参等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