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方剂有利于治疗虹膜睫状体炎?
该病属于中医“紧瞳”、“干瞳”范畴。瞳孔失去正常的扩张收缩功能,继续缩小,甚至呈针孔状,称为瞳孔紧缩,相当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瞳孔精神失去完美的圆形,边缘凹凸不平,黄仁干涩不光彩,称为瞳孔精神缺失,相当于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方毅新柴莲汤
来源“眼科篡夺”
由柴胡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牡荆10克、栀子10克、木通、荆芥、防风、龙胆草、黄连各6克、甘草3克组成。
功能疏风清热。
主治:风热型肝经,瞳孔紧缩。
柴胡、牡荆、荆芥、防风、祛邪止痛;黄连、黄芩、栀子、龙胆草具有清肝、泻火、消肿的作用;赤芍、木通能清热活血,消肿止痛;甘草清热和中。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汤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黄芩、栀子、荆芥、防风、龙胆草和黄连具有杀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格龙胆泻肝汤
资料来源“医疗处方集”
由龙胆12g、栀子18g、黄芩9g、泽泻12g、车前草9g、木通6g、当归12g、生地12g、柴胡12g、甘草6g组成。
功能:清肝利胆,通腑泻热。
主治:肝胆火旺,瞳孔紧小。
该方剂由龙胆草、栀子、黄芩组成,具有清肝泻火的功效。泽泻、车前草、木通清热利湿,向下导热;当归、地黄滋阴凉血,可防止苦寒转燥伤阴;柴胡疏肝解郁,还将药物引入肝脏;甘草调和各种药物。全方重在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龙胆草中含有龙胆苦苷、胆碱等。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并能抑制和杀灭细菌。黄芩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较强的作用。主要抗菌有效成分为黄芩素和黄芩苷。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防三柴胡薄荷熏洗液
来源:眼科中医外科学和临床
由柴胡15g和薄荷15g组成。
功能:清肝解郁,疏风清热。
适应症: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方中柴胡清肝解郁明目,薄荷祛风退热。两种药物起到清肝、解热、明目的作用。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汤既能增强体液免疫,又能增强细胞免疫。薄荷中含有的薄荷醇作用于皮肤或粘膜的神经末梢,引起血管收缩,引起局部凉爽,麻痹神经末梢,发挥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
用法:药物加清水400毫升,煎数次。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小盆中,趁热熏洗患眼15分钟。每日1剂量,每日熏洗3次。
防己泻肝明目汤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由龙胆草15g、栀子10g、黄芩12g、木通6g、当归6g、甘草4g组成。
功能清肝泻火,祛风明目。
适应症:难治性虹膜睫状体炎。
方中龙胆、栀子、木通、黄芩、当归、当归、甘草用于清肝泻火。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胆草中所含的龙胆苦苷和龙葵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柴胡皂苷A和D也有很好的抗炎解毒作用。黄芩和栀子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在免疫治疗中疗效显著。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吴芳医养JIU莲散
来源《原机揭示微》
由生地黄、独活、黄柏、防风、知母9克,蔓荆子、前胡、羌活、白芷65438±02克,黄芩、芒硝、栀子、黄连65438±05克,防己9克,甘草6克组成。
功能祛风、除湿、清热。
主治:风湿犯目,清阳不升,湿浊犯目,久病不愈,瞳孔紧缩易反复发作。
处方中的羌活、独活、防风、羌活、白芷、防己、蔓荆子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清热泻火的栀子、黄芩、芒硝、黄连、黄柏;地黄、知母滋阴潜阳;甘草和中草药。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芷含有多种呋喃香豆素,对多种病毒、革兰氏阳性菌和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防六治百地黄丸
来源《医宗金鉴》
它由知母18g、黄柏15g、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9g、泽泻9g、牡丹皮9g组成。
滋阴降火的功能。
适应症:瞳孔紧小,是由于久病耗伤真阴,火盛所致,故病情较缓,局部症状不严重。
处方中,地黄滋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泽泻、茯苓补肾、健脾利湿,牡丹皮泻火化瘀,知母、黄柏泻虚火。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茯苓能提高单核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体液免疫。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齐放居穆华明饮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它由菊花18g、黄芩12g、柴胡6 g、青葙子6 g、益母草6g、龙胆草3 g、防风3 g、芒硝3 g、浙贝母9 g、桔梗9 g、知母9 g、玄参9 g、赤芍9 g、牡丹皮9 g组成。
功能清肝泻火,祛风明目。
主治:风热型肝经,瞳孔紧缩。
该方剂具有清肝热、防风祛邪、软化芒硝、祛痰化浊、活血化瘀、明目的功效。
药理根据药理研究,本方中有些药物对某些症状有特效,如青葙子、益母草,可使瞳孔扩大;芒硝能迅速减少前房积血;浙贝母、桔梗可使瞳孔区渗出逐渐后退,房水逐渐清亮;知母、地黄与糖皮质激素作用相似,可用于本病病程。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八当归散
来源《银海会徽》
它包括当归24克、生地18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黄芩9克、栀子9克、菊花9克、甘草6克、蒺藜9克、木贼6克、大黄6克。
功能清肝泻热,活血化瘀。
主治:外伤后风热所致的瞳孔紧缩。
处方中用黄芩、栀子、菊花、蒺藜、木贼、大黄清肝清热,用生地退热伤阴,用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化瘀,用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和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多糖能显著提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当归总酸能促进特异性抗体(IgG)的产生,中性油能显著抑制I g抗体的产生,当归总酸能显著抑制血凝抗体(IgM)和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九加味柴莲汤
来源《中国传统眼科杂志》
它由黄芩、龙胆草、栀子、赤芍、木通各65438±05g,荆芥、蔓荆子、防风、柴胡、甘草、大黄各65438±00g,黄连5g,金银花20g组成。
功能祛风凉血,清肝利湿。
适应症: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处方用柴莲汤清肝祛风,凉血活血,利湿解毒。另外加入了黄、金银花,加强泻火凉血的作用,直接破肝胆实热。在散瞳的急性发作期,用这种清疏利的方法,可以从锅底抽薪,破火解毒,效果很好。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荆芥全草含有挥发油,具有抗病毒、抗炎、健胃、祛风、解痉、抗过敏等作用。该汤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乙型链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抗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时阴环九库汤
来源《原机揭示微》
由升麻、白术、炙甘草、柴胡、防风、羌活各65438±05g、细辛6 g、川芎65438±02g、川芎30g、桔梗65438±05g、红花3g、当归265438±0g、黄连、黄芩、黄柏、知母组成。
功能:泻火解毒,凉血散结。
主治:风热、肝经热毒所致的瞳孔紧缩。
祛风方中柴胡、防风、羌活、阿莎丽、苍术、藁本;黄连、黄芩、黄柏、知母、连翘、龙胆草具有清热泻火、平肝解毒的作用;升麻升阳,桔梗诱药升阳,川芎、红花、归尾行气,活血化瘀,地黄滋阴清热;炙甘草药性温和,调和诸药。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细辛含有多种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甲基丁香酚、细辛醚、蒎烯等。该挥发油具有抗病毒、局部麻醉、解热镇痛、抗菌和抗过敏的作用;藁本含有挥发油,主要是丁基酚、川芎内酯等。,对多种常见病原真菌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和抑制作用。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氏益肝解毒汤
来源《中国传统眼科杂志》
由柴胡、当归、栀子、炒大豆、桑叶各65438±00克,赤芍、白芍、青皮、蔓荆子、龙胆草各65438±02克,郁金、连翘各65438±05克,土茯苓30克,甘草3克组成。
功能:疏肝解郁,祛风清热。
【主治】肝经风热型,瞳孔紧缩,症见视力骤减,目赤胀痛,伴有发热恶风,口苦咽干,胸胁胀满,头痛身痛,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或浮。
处方中用柴胡、栀子、白芍、青皮、蔓荆子、龙胆草、郁金清热、疏肝解郁;当归、赤芍用于凉血活血;炒豆豉、桑叶、连翘、土茯苓用于疏风清热解毒。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汤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能抑制病毒。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方十二柴秦丝五汤
来源:陕西中医
生地黄15g,柴胡、黄芩、当归、赤芍、川芎、甘草10g。
功能:清肝利胆,凉血活血。
主治:肝胆火旺,瞳孔紧小。
方中以柴胡、黄芩清肝胆实火,生地黄凉血养阴,当归、川芎、赤芍补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清肝利胆、凉血活血的作用。
药理当归多糖能显著提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当归总酸能促进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中性油能显著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当归总酸能显著抑制形成血凝抗体和脾抗体的细胞数量。
用法: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