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竹篮中的作用
又名千足虫、龙、千足虫。
拉丁学名蜈蚣亚种
英文名Scolopendra
科和属分类:多足动物,蜈蚣科。
第一对脚呈钩状,尖锐,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齿、爪或毒肢,能排出毒汁。蜈蚣被咬后,其毒腺分泌大量毒液,沿腭齿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肤内而引起中毒,一般长度在1.5毫米至34毫米之间。
药用蜈蚣是一种大型有唇的多足动物,只有21对行走足和1对颚足。金钱至上“金钱至上”也是蜈蚣,只有15对行走足和1对颚足;“石蜈蚣”只有15双脚。有的蜈蚣脚短的多,有35对,也有45对,最多的是173对。
药用名称:蜈蚣
外号:天龙、白蛟、武功、金钱至上。
起源:蜈蚣是一种食肉动物,有扁平的长节肢动物,每个节肢动物都有一对脚。自志留纪以来,仍有2800个物种存在。和节肢动物一样,以节肢动物闻名。
编辑本段[药品]
它是蜈蚣科中棘少的巨型蜈蚣——蜈蚣的全身。产于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
春夏两季,将两头尖的竹片插入头尾,扎紧晾干,或用开水烫过,晒干,生吃。
【药用】含蜈蚣毒(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凉氨基酸、甲酸、胆固醇。
编辑此段[药理学]
(1)注射液对移植性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白血病L160、肝癌肿瘤等有抑制作用。它能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功能。
(2)小鼠口服3-9天后,对半数惊厥剂量的戊四氮、士的宁和纯氢氧化钠引起的惊厥有拮抗作用。水浸剂(1: 4)在体外对结核分枝杆菌和多种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3)过量使用和长期使用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一次口服10条以上时,易引起全身红斑,多见于膝关节,停药2~3天可自行消失。
编辑本段【药性】
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
编辑此段[功效]
解毒、抗癌、镇风、解痉、消炎和治疮。
编辑此段[药用]
(1)用于解毒抗癌,用于癌瘤积聚;
肝癌蜈蚣、阿魏、五灵脂各15g,红娘(糯米炒)4.5g,炖瑞香狼毒9g,蜂房21g,猴急24g,全蝎、僵蚕、木鳖子、仙灵脾各30g,山慈菇50g * *研成细末,水软。能缓解症状,软化肿块,延长生存时间。
乳腺癌用蜈蚣2条,蜂房、海藻、海带、天花粉各9克,贝母、玄参各15克,牡蛎、夏枯草各30克,切碎水煎两次,每日1剂。到目前为止,皮肤凹陷已经恢复,肿块和结节已经软化,肿胀和疼痛已经消除。
子宫颈癌蜈蚣2条,麝香0.15g,冰片0.3g,轻粉3g,雄黄3g,黄柏15g研成细粉,用适量消毒纱布包裹,送入阴道穹窿紧贴宫颈。该药每日1次,月经期停用。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可减少用药次数,直至活检转阴。同时隔日服用1剂:蜈蚣2条,柴胡2.5g,全蝎3g,昆布、海藻、香附、白术、茯苓4.5g,当归6g,生白芍9g,切碎水煎。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治愈。绒癌蜈蚣2条,蜂房6克,白花蛇60克切碎水煎,每日1剂,煎两次。可消除肿块,减缓转移症状,止住阴道出血,多次尿妊娠试验阴性后治愈。
卵巢癌蜈蚣15g,乳香1g,全蝎3g,带蜂窝5g,活蜗牛5g,马钱子10g。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浸泡24小时,换清水7-10天,取出,去皮,晒干,用香油炒熟,磨成粉。蜗牛被捣碎、晒干、磨碎。将所有药物研成药丸,每日三次。用以下汤剂服用:白花蛇舌草30克、薏苡仁30克、竹荪叶30克、鳖甲15克、桃仁15克、熟地15克、炙穿山甲15克、赤芍12克、丹参和香附12克、枳壳9克、茴香9克、茴香9可以结合手术切除。也适用于术后阴道转移的患者。
蜈蚣、制马钱子、山慈菇30克,熟大黄9克,紫草、黄连15克,马蔺子、重楼45克,菊花、海藻、三棱、莪术、党参、黄芪、金银花、山豆根、漏芦60克,全部研成细末,用醋炮制。若阴茎头已变成花形,局部可用五虎丹(水银60g,明矾60g,皂矾60g,牙硝60g,盐* * *直至无水银星珠,烧滴丹炼为五虎丹白晶),蟾酥0.5g,洋金花1g,大米为塑形材料。直到腐肉坏死脱落,再用生肌粉封口。
白血病蜈蚣、蛤蚧、蟾蜍各26只,水蛭、急子各24克,徐长卿、汉辛草各48克,白花蛇舌草。、徐长卿、虎杖、白花蛇舌草各90克* * *为细粉,用猪胆汁、菱角制粒,压成舌癌片,或制成丸剂,每次9克,每日三次。同时每日外敷消癌散(将半夏、半夏、天南星、栀子、川乌、一枝黄花、草乌、穿心莲、汉新草、香薷90克、木槿叶90克、金牛根138克* *研成细粉,用蜂蜜适量涂于患处)。通过内服和外敷,症状已完全缓解,肿块缩小,生存时间延长。
恶性淋巴瘤蜈蚣、全蝎、生水蛭、雄黄血竭、枯矾各30g,轻粉2g,硼砂、硇砂、苏合香油、白芨各15g * *为细粉,加水成丸,绿豆大,每次3g,每日三次。可以软化肿块,缓解压迫症状。可连续服用3至6个月。可获得良好效果,缓解期较长。
胃癌蜈蚣五条,三棱、莪术、枳实各65438±02g,海藻、昆布各65438±05g,水蛭24g,金银花90g,切碎,水煎三次,白糖称取。刚开始可能会有恶心、腹胀等副作用,继续使用可以缓解。坚持6个月可使肿痛等症状消失,肿块软化缩小,溃疡消退,病情明显好转。
食道癌蜈蚣五条、大枣五枚、全蝎六克、半夏九克、沙参、旋覆花、鸡内金、山药15克、夏枯草30克、紫草30克、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半枝莲60克切碎,加水煎煮三次,煎液与65438+合并能使癌瘤逐渐缩小,顺利吞咽。服药4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近期恢复。
肺癌蜈蚣、穿山甲各24克,硫磺、蜂房各9克,首功12克,制马钱子、全蝎各30克,石见穿、暴躁脾气各30克,细粉* * * 60克,炼蜜、抗癌丸各3克,1丸,每日2次。服用方法如下:将生地黄6克、天冬6克、麦冬4克、玄参4克、浙贝母2克、牡丹皮2克、炒白芍2克、甘草65438±0.5克、薄荷65438±0.5克加水煎煮两次,分次服用,也可制成糖浆,每日65438±0剂。可缓解血痰、胸痛等症状,使癌灶缩小,x光复查阴影消失。
鼻咽癌蜈蚣3条、龟板3克、土鳖虫、地龙、三七研成细粉,用黄酒送服3次,再送辛夷散(辛夷、阿莎丽、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白芷、炙甘草等份研成细粉)3次。同时将苦瓜液(苦瓜10g)切碎,浸泡在75%酒精和蒸馏水各25ml的混合液中。3天后加入50毫升蒸馏水,搅拌均匀,用无菌纱布过滤除去残渣,如甘油20毫升)滴入鼻内,每日3-6次,每次2滴。坚持到肿块缩小,头痛鼻塞等症状基本消失。
(2)疏风解痉,用于风致痉痛:
痉挛性中风蜈蚣3条,黄芪65438±08g,当归65438±02g,全蝎、羌活、独活6g,切碎加水煎煮,制成祛风汤。
蜈蚣、甘草100天焙干研末内服,每日三次,每次1~2岁1.5g,3~4岁2g。连续用药7天为1,有效率90%。
(3)消炎治疮,用于炎症、肿胀、疮疡:
骨髓炎蜈蚣10焙干,磨成粉,分7份,装入胶囊,每日服用1份。蜈蚣也可压成片剂,去除死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如有瘘口,可将凡士林纱布蘸蜈蚣粉填塞瘘口,每日换药1次。该药对急慢性骨髓炎具有抗炎、骨包层再生和瘘管愈合作用。
蜈蚣65438配甲沟油+0,雄黄、枯矾各1.5g * * *磨成细粉。另取1鸡蛋,一端打破,倒出部分蛋清,然后将研细的药粉放入鸡蛋内,从鸡蛋打破的一端插入患指,在蛋壳周围用小火烘烤1小时以上,使患指感到湿热。每天烘烤1~2次,烘烤后用无菌纱布包扎,肿痛消退。一般治疗1~5天,可治愈;如果烘烤后局部很快形成脓肿,可以进行无菌手术,将脓肿切开排出。
【用量】汤剂:1~5片。丸粉:0.3 ~ 3g。外用:适量。孕妇不宜服用。
中国成语里有句话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蜈蚣真的有一百只脚吗?那么我们来看看关于蜈蚣脚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门研究蜈蚣的英国研究人员凯特尔是新发现的“蜈蚣迷”。为了研究蜈蚣,他走遍了英伦三岛,收集了成千上万的蜈蚣标本。目的是找出蜈蚣有多少对脚,以及是什么导致了不同蜈蚣的脚数不同。蜈蚣,生活在朽木或石缝中,属于多足动物,躯干由多个环组成,每个环有一对足。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世界发现了3000多种蜈蚣,足数从15对到1,91对不等。奇怪的是,以前发现的蜈蚣不管脚数多少都是奇数对,从来没有发现蜈蚣有偶数对脚。凯特尔的研究证实蜈蚣脚的数量各不相同,但更重要的是,他甚至发现了成对的蜈蚣。
看似不起眼的蜈蚣却蕴藏着奥秘,凯特尔的新发现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凯特尔的新发现将大大增强人们对蜈蚣的了解。
编辑这一段去喂蜈蚣
第一,生活习惯。在自然条件下,吴冶通常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水井、木桩和砖瓦裂缝旁,尤其是潮湿和古老的地面上。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白天活动,晚上外出。温度低于10℃时停止进食,零下7℃进入冬眠期。
第二,繁衍的特点。蜈蚣的寿命只有6年。性成熟后,一般在3-5月和7-8月雨后初晴的凌晨交配,40天后开始产卵。雌蜈蚣把受精卵产在背上,以便及时孵化。每只雌蜈蚣每次排卵2-3小时,每次产卵80-150粒。卵表面富含粘液,卵粘在一起形成卵块。在孵化期,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幼蜈蚣孵化出来。
第三,饲料。蜈蚣是典型的食肉动物,有多种多样的食性。它特别喜欢吃各种昆虫,如黄粉虫、蟋蟀、金龟子、白蚁、蝉、蜻蜓、蜘蛛、苍蝇、蜜蜂及其卵、蛹、幼虫等。同时也吃蠕虫、蚯蚓、蜗牛和各种牲畜、水生动物的肉、内脏、血液和软骨,也吃水皮、土豆和软骨。
第四,养殖池塘的建设。蜈蚣的人工养殖可以在水池、池塘等中进行。,用破旧的土罐或陶瓷罐,直径最好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在土里20厘米左右,外面把土压实。缸中间用砖或土坯砌筑,比缸面低约10 cm,土坯与缸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如果你用的是完整的缸,不要打掉底,在缸里砌土坯就行了。一个直径80厘米的缸,可以装200条左右的成年蜈蚣。
采用池塘养殖时,养殖池塘应建在向阳、通风、排水方便、潮湿、僻静的地方。它可以建在室内或室外。用砖或石头砌成,用水泥抹平,池高80 cm,养殖池面积任意,一般5-10平米为宜。在池口周围的内侧粘贴一层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或用玻璃片设置一圈宽约15 cm、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每平方米养殖池可放入500-900条成年蜈蚣。
五、管理要点。1.为了防止蜈蚣逃跑,蜈蚣很不耐烦。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蜈蚣很容易逃脱。2.注意饲养密度,蜈蚣一定要根据体长大小的变化分组分池饲养。3.管理温度、湿度和光线,保持环境安静。4.饲料要保持清洁卫生,不要投喂被农药污染的饵料。5.经常观察,防止蜈蚣天敌进入养殖池。6.防止食物和土壤发霉。7.及时消灭病蜈蚣。
=================================================================
蜈蚣属于多足动物。第一对脚呈钩状,尖锐,钩状末端有毒腺,一般称为腭齿、爪或毒肢,能排出毒汁。蜈蚣被咬后,其毒腺分泌大量毒液,沿腭齿注入被咬者皮肤引起中毒。
临床表现
小蜈蚣咬伤,仅局部红肿疼痛,热带蜈蚣咬伤,可引起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癫痫。有些是可见的。
头痛、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恶心、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紧急治疗
蜈蚣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局部冷敷、湿敷伤口,或把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的人要马上去医院治疗。
蝎子螫蜘蛛,蝎子螫人时会从毒腺分泌毒液进入人体,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中药植物提取物
紧急治疗
伤肢上方2 ~ 3 cm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 ~ 2分钟。可以在伤口周围用冰块,切开伤口皮肤,用吸引器或拔罐把毒液吸出来,用高锰酸钾溶液和石灰水冲洗伤口。症状严重者要去医院治疗。
编辑这段如何捕捉野生蜈蚣。
蜈蚣,又名天龙、蜈蚣、蜈蚣等。,是少刺蜈蚣的干尸。此性辛,温,有毒。具有祛风止痉、解毒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我国传统的畜产品药物。蜈蚣主要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广西等省。目前正处于捕捉加工的季节。捕获方法介绍如下:
生活习惯Scolopes喜欢住在丘陵地区和沙地。白天,它们潜伏在砖石的缝隙里,墙脚和成堆的树叶、杂草、朽木的阴暗角落里,晚上出来捕食毛毛虫、蜘蛛、蟑螂。一般在6月5438+10月天气转凉时,它们在背风向阳的山坡上挖洞入土,潜伏在距地面约12cm深的土壤中,冬季至日(3月初)过后,随着天气转暖,它们会转移觅食。
蜈蚣通常在春末夏初被捕获,尤其是从惊蛰到清明这段时间。如果“长夏”过去,雌性大多会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蜕皮,很难捕捉到。再者,经过漫长的夏季,雨水越来越多,抓到的蜈蚣很难干,容易感染腐烂,肉质较薄,质量较差。
捕捉蜈蚣可以根据它们的活动特点来进行。方法如下:①蜈蚣为食肉动物,觅食时间为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这时候你可以用手电筒或者有遮挡的油灯在它的藏身之处寻找。如果发现蜈蚣,可以用竹夹或镊子把它夹起来,放在准备好的竹篮或布袋里。(2)选择蜈蚣藏身的地方,用尖头锄头或钉耙翻挖层,捡起石头、砖块。如果发现蜈蚣,就用上面的方法抓。(3)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开春前后在潮湿的山野挖一个十字形的长坑,长1 ~ 2m,宽0.5m,深15 ~ 20cm。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和一些腐败的草放在里面,用树枝、土块或瓦片覆盖,引诱蜈蚣爬进缝隙。
蜈蚣有毒液。如果在捕捉过程中不慎被蛰,要及时用手挤压,防止毒液扩散到皮下组织。然后尽快在螯合部分涂上3%氨水或5% ~ 10%小苏打水;或用新鲜桑叶、蒲公英叶或洋葱捣碎,摩擦或外敷。
将加工工艺捕获的活蜈蚣用开水烫死,然后切去尾端,挤出粪便和尿液。之后,取与蜈蚣等长等宽的细竹片,两端削尖,一端插在蜈蚣的上颚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利用竹片的弹性将蜈蚣拉直,晒干。如遇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晾干后取出竹片(不要断头尾,会影响质量),将体长相近的蜈蚣头放在一边,用宽约1cm的细竹片横夹在背部和腹部,成排扎紧,每排50片,放入木箱密封保存。
质量要求:成品蜈蚣须干燥,长圆形,头红褐色,背深绿色,有光泽,有两突脊,腹褐色,皱缩,全黄或红褐色,向后弯曲,末节似刺,有裂纹或空心断面,微有腥味,味辛微咸,头尾完整,无破损,无虫蛀,无霉变。
Scolopes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每个长度超过16.5cm;一级,每个长度大于13cm;二级,每个长度大于10cm;三级,每个长度大于6.6cm。
英文名SCOLOPENDRA
别名千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千足虫。
来源本品为少刺蜈蚣少棘蜈蚣的干燥体。春夏捕捉,将竹片插入头尾,拉直晾干。
做竹片,洗净,小火烤熟,切段。
特点本品为扁长形,长9 ~ 15 cm,宽0。5 ~ 1厘米.它由头部和躯干组成,有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稍有光泽,覆有头板,近圆形,前端略突出,两侧附一对颚,前端两侧有一对触角。躯干第一个篮板和头板颜色一样,其他20个篮板都是棕绿色或深绿色,有光泽。从第四个篮板到第二十个篮板,总有两条纵向凹槽。腹部淡黄或棕黄色,皱缩;从第二节开始,每节两边都有一双脚;脚呈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钩状,最后一对脚呈尾状,故又称尾脚,易脱落。易碎,断面有裂纹。气味微腥,有一种特别刺鼻的气味,刺鼻,微咸。
性味辛温;有毒。肝经。
功能:主要用于止风解痉、解毒通络止痛。可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气出偏、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痈瘰疬、蛇咬伤。
用法用量3 ~ 5g。
注意孕妇禁用。
储存在干燥的地方,以防止发霉和蛀虫。
摘自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