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民俗文化

1.谷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商河一带,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秧歌起源于北宋,成于明代,盛于清代。

据当地著名艺人介绍,北宋年间,商河地区连年灾荒,包公从河南来到这里运粮赈济灾民,他的部下把鼓和秧歌传授给当地人。后来,在春节期间,人们跑秧歌来表达对包公的感谢,这一直流传到今天,并成为一种习俗。

2.羽毛画是中国创造的传统工艺。羽毛画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手工浮雕而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山东济南的羽毛画图案新颖,底色自然流畅,色彩丰富鲜艳,永不褪色。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被誉为“春虎”。

3.章丘芯起源于明代,灵感来源于晃动的轿子。起初,为了驱走邪灵和祈求好运,人们把男孩和女孩打扮成神话中的神,在绑着的平台或方桌上跳舞。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章丘的核心《三小时赶脚》《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既保留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曲艺精髓,又融合了杂技、化妆、服饰等技艺,造型新颖,表演俏皮,很好地表演了传统曲艺。

4.“绣球灯”起源于山东济南长清区赵颖村。是一种以手龙、绣球灯为道具,武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舞蹈艺术形式。

早在近400年前的明末清初(公元1616年),在长清赵颖村,就有一个以武术动作为主,并加入民间春节招数编排的一套粗犷有力、洒脱的绣球舞

人们在有节奏的锣鼓声中玩竹制的手龙和绣球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400多年的漫长岁月,玩的人一直在加工整理,使“手龙绣球舞”越来越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表演艺术形式。

5.章丘梆子,又名“东路梆子”、“山东梆子”。疫区以中东的章丘为中心,是周浦梆子经河北流入山东后形成的,至少在150年前就流行于这一地区。此外,昆曲、地方戏、扬州戏、刘孜、排子、罗罗、黄儿等也都保存了下来。乐器以胡琴、胡琴为主。

6.济南皮影戏是李克傲带进来的,有77年的历史(1918到1995)。李克傲原籍山东邹县李家楼。他是农民出身,曾经卖过馒头。因为热爱皮影戏艺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师从曲阜皮影戏艺术家张。

7、济南风俗,每年夏历九月九日,人们去千佛山爬山,站在“赏菊岩”上赏菊。自元代以来,九月九日被定为千佛山庙会。

庙会,又称“庙会”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是庙会形成时留下的历史“痕迹”。庙会习俗作为一种社会习俗,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它与佛寺、道观的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并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

8.作为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济阳鼓子秧歌被济南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并于2006年6月5438+2月31日被省政府确认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的济阳鼓子秧歌,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

十几年来,济阳鼓子秧歌多次获得国家、省、市艺术节优秀组织、优秀表演、优秀演员等奖项。并多次赴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

9.章丘平鼓的起源在史料中没有记载,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据相公镇巡检村民间老艺人姜介绍,据说这种扁鼓最早是祖上从山西带来的,在济南流传了600多年。平鼓乐队的规模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各类平鼓乐队的组合形式和乐器比例各不相同。

10甲骨通,又名“大龙板”,流传于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松柳沟村,已有400年历史。由于这种舞蹈伴有打击乐,击鼓方法是打鼓沿、鼓心、闷鼓,同时舞者手中的道具夹板配合锣鼓,发出“加古乐、加古乐、加古乐、加古乐”的声音,故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济南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