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罂粟中毒3.1临床表现3.2诊断3.3治疗4”*字典:罂粟4.1产地4.2拼音名称4.3罂粟别名4.4产地4.5原形4.6产地分布4.7化学成分4.8性味4.9功能主治4.10罂粟用法用量4。11注4.12附件4.13摘录5参考附件:1中药罂粟的处方2中药罂粟的中成药3古籍中罂粟*罂粟的药物说明书1拼音yěngě

概述罂粟为一年生栽培植物,一般种植在海拔300 ~ 1700 m,植株高约1.5m。每年2月播种,4、5月开花。每朵花有四个花瓣,叶子大而光滑,呈绿色,有银色光泽。当它的果实成熟时,它将是绿色的,带有银色的光泽。罂粟是提取阿片类药物的药用植物,具有镇痛、解痉、止泻、镇咳和麻醉作用。它的干果和果壳是中药的收敛剂,它的果、壳、花、未成熟的果实耗奶量太大,可中毒。罂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却是鸦片制品的原料。鸦片、吗啡、海洛因和可待因等毒品可从罂粟中提取。

罂粟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有菲类生物碱、吗啡、可待因、蒂巴因和异喹啉类生物碱、罂粟碱、那可汀等。罂粟壳含有罂粟碱。各种生物碱可被消化道吸收,对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延髓的呼吸和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对胃肠平滑肌的蠕动有抑制作用,对脊髓有兴奋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1]

3罂粟中毒从罂粟的果实、壳、花和未成熟的果实中流出的乳汁过多会中毒。罂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却是鸦片制品的原料。鸦片、吗啡、海洛因和可待因等毒品可从罂粟中提取。

罂粟含有20多种生物碱,主要有菲类生物碱、吗啡、可待因、蒂巴因和异喹啉类生物碱、罂粟碱、那可汀等。罂粟壳含有罂粟碱。各种生物碱可被消化道吸收,对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延髓的呼吸和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对胃肠平滑肌的蠕动有抑制作用,对脊髓有兴奋作用。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3.1临床表现罂粟中毒的三大特征是嗜睡、瞳孔收缩、呼吸抑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中毒初期兴奋、头晕、头痛、谵妄、恶心、呕吐,随后乏力、嗜睡或昏迷,呼吸浅而不规则,瞳孔极窄似针尖并有紫绀,体温、血压下降,脉搏慢而弱,尿急、排尿困难、出汗、胆绞痛。因为毒性作用主要在中枢,昏迷时脊髓反射仍然存在或增强,然后消失。最终,他通常死于呼吸衰竭(死前瞳孔放大)。[2]

3.2罂粟中毒的诊断要点有[2]?:

可根据患者误服或过量服用本品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3.3罂粟中毒的治疗要点有[2]?:

1.取碘20 ~ 30滴,温开水送服,然后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口服硫酸镁诱导腹泻,或给予一般解毒剂。

2.使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安非他明、咖啡因钠等。如果出现呼吸衰竭,吸入含二氧化碳的氧气,进行人工呼吸,注意保暖,并给予浓茶或咖啡,防止患者入睡。

3.具体解毒剂:纳洛酮:每次0.4 ~ 0.8 mg,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必要时每20 ~ 30 min重复1次。也可用纳洛酮4mg加入10%葡萄糖1000ml静脉滴注。

4.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促进吗啡解毒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促进排泄,防止脱水,必要时输入血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盐酸阿扑吗啡是禁止催吐的,因为阿扑吗啡是吗啡去掉一个分子的水得到的,它可以兴奋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它是一种催吐剂,但也能抑制呼吸中枢。若罂粟中毒后再用本品,会加深抑制作用,故不宜使用。所有吗啡或丙烯左旋吗啡可用于对抗其毒性。不应使用菊粉和士的宁,以避免吗啡脊髓兴奋引起的惊厥。

5.对症治疗:注意防止呼吸衰竭和休克。

4“*字典”:罂粟4.1来源《本草图说》

4.2拼音姓名y和n ɡ sù

4.3罂粟别名为罂粟紫苏(本草补)、皇米、象谷、米袋、胶囊(开宝本草)、苏樱(滇南本草)。

4.4来源是野罂粟的种子。

4.5原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度60 ~ 150 cm。叶互生,茎下部叶有短梗,上部叶无梗;叶长椭圆形,长6 ~ 30厘米,宽3.5 ~ 2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和柄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齿,或羽状浅裂,两面灰绿色,有白色粉末。花顶生,柄长,花茎长12 ~ 14cm;萼片2,长圆形,早落;花瓣4枚,有时重瓣,圆形或宽卵形,长5 ~ 7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雌蕊1,子房长圆形,无花柱,柱头7 ~ 15,放射状排列。蒴果卵圆形,球形或椭圆形,成熟时黄褐色,开裂。种子多,略呈肾形,表面网状明显,褐色。花期从4月到6月。结果期为6-8月。

这种植物的嫩苗(罂粟嫩苗)、果实的乳汁(鸦片)和果实的外壳(罂粟壳)也都入药,各有专文详述。

4.6栖息地分布起源于南欧和亚洲。

4.7化学成分种子含有少量罂粟碱、吗啡和微量那可汀,发芽的种子含有相当多的那可汀;另据报道,其中还含有吗啡、可待因和蒂巴因。种子仍然含有11氧代乙酸。

4.8性味①《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本草》:“性寒。”

4.9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恶心、腹痛、腹泻、脱肛。

(1)《本草经》:“主风气,祛邪热,治恶心痰郁于胸。”

②纲要:“治泻润燥。”

③医林简编:《消胃热》

4.10罂粟的给药及用量:煎服,1 ~ 2元;或者做成药丸。

4.11关注《应本草》:“多食利便,行气膀胱。”

4.12附件①治疗恶心饮食:白罂粟拌米、人参粉三大钱、生红薯五寸长(切细磨碎)。将三种食材用一升水混合,煮沸六合,加入少许姜汁和盐花,搅拌均匀,分成两份,无论早晚食用,还是不服用汤药。(《南唐食药方》罂粟粥制法)

②红白痢治法:罂粟壳(去皮、去蒂、炒黄)、罂粟籽(炒微黑)。上部为细粉,炼蜜为丸,如鸡头。每次服用十到十五粒药丸。赤痢、甘草汤;白痢,干姜汤;拉肚子,饭喝。孩子,药丸有玉米那么大,量有增有减。(《101个选择》)

4.13摘自*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