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生精补髓词

鹿茸仅在《神农本草》中被列为中药材,李时珍《本草纲目》在“鹿”篇下记载了与鹿相关的“白胶”(鹿角胶)和鹿茸。

鹿,又名,出自元代史所著《连料集方》。据记载,在古代,有一个人在西蜀药市卖一种中成药,名叫“班龙丸”,也叫“祝融丸”。道士经常喝醉,他却还记得唱歌打广告:“尾忍不住竭海,九转仙丹全是空谈。”只有龙顶上的珍珠才能填补玉堂的窟窿。“大概意思是说,当人体肾精亏虚耗尽的时候,所有的‘九转灵丹’都是骗人的,只有他的药才能补益精气。他的方子主要成分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李时珍转载了这个记录。

鹿茸是雄鹿的新生幼角。其骨未硬化,内部积血,外表多毛,故称鹿茸。鹿茸是一种名贵药材,含有磷脂、糖脂、树胶、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有补益和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用鹿角、鹿肉、鹿角胶治疗蛇咬伤和肿疮的药方。

《神农本草经》对鹿茸的认识尚不全面,仅记载其主要用于“漏血、寒热、癫痫、益气壮志、永不衰老。”通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了解和补充,到了李时珍那里,我总结出鹿茸的主要疗效是“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壮骨”。治诸虚,耳聋,目暗,头晕,腹泻。“这与现代的理解基本一致。现代中医认为,鹿茸具有补肾壮阳、生精强肾、温止带下、托毒生肌、壮阳补气血、益精强筋骨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疲劳、消瘦、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子宫虚寒、崩漏带下。现代科学证明,鹿茸具有多种疗效,可用于治疗关节炎,促进肌肉发育,强身健体,提高耐力,增加红细胞,治疗贫血,改善血液溶解氧,使创伤快速愈合,缓解精神压力,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某些合成代谢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力,提高生殖能力。

梅花鹿和马鹿是中国主要的鹿茸。梅花鹿主要产于吉林和辽宁;马鹿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东北梅花鹿的鹿茸被称为“花鹿茸”,品质最好;东北马鹿的鹿茸被称为“东马鹿茸”,质量很好。西北产的鹿茸叫“西马鹿茸”,质量低劣。3 ~ 6年生的鹿茸较好。

我国生产的鹿茸片有血片和粉片两种,主要是鹿茸切片时的部位不同。血片是从鹿茸顶端切下,呈深褐色,似蜂蜡,有光泽,质量最好。粉丝切自鹿茸的中下部,呈白色或微黄色。根据采收加工方式的不同,鹿茸一般分为锯制和剁制。这只雄鹿3岁时开始锯木头。割茸是将老鹿、病鹿或死鹿的鹿角连同头骨一起锯掉。在中国的药店里,药品是按照处方配药的。一般写鹿茸的只付粉片,写血片的付血片。

买鹿茸补剂,除非病情比较严重,需要血片,一般可以用粉片。鹿茸粉通常是锯开后的细小碎屑。质量还不错,服用方便,最适合家庭进补。

鹿茸价格昂贵,存放不慎容易发霉变质,一定要妥善保管和保存。家庭收纳最好采用密封方式。具体做法是:在大口玻璃瓶底部放少量石灰块作为干燥剂,然后用厚纸隔开,上面放上纸包鹿茸,盖紧瓶盖,最后用蜡封住瓶口,放在阴凉干燥处。有条件的话,干燥剂可以是硅胶,不仅卫生干净,还可以连续使用几年。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密封之前,鹿茸本身必须是干燥发霉的。

鹿茸因价格较高,常被鹿角胶、鹿角霜替代。鹿角胶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而成的一片胶。鹿角胶具有补血益精的功效。神农本草甚至将其列为上品。鹿茸上面说“主伤精疲,腰细,补中益气,女无子女,止痛安胎。”鹿角霜是鹿茸用鹿角胶熬制后剩下的骨渣,性咸性温,有补虚助阳的作用。

据《本草笔记》记载:“鹿角胶、鹿角胶膏与鹿茸性质、味道相似,但青春、衰老不同。但是,他们无非是血肉之躯,能温总督之脉,加瘦肉之血。精血不足,可油腻者,用胶;如果只是阳虚,滋补不腻,可以用膏方。”现代临床用鹿茸膏治疗肾阳虚、腰痛、遗精、膏淋、脾胃虚寒、呕吐、厌食、便溏、子宫虚寒、崩漏带下等。,也可外用治疗虚寒疮。总之,鹿角霜的功效和鹿角差不多,只是没那么强。

鹿全身都是宝。鹿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鹿血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鹿肾、胆、鞭、筋、胎、尾等30多个部位均可入药。张瑞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