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有哪些中成药?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疾病,尤其是冬春季节。感冒可分为四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寒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它们在发病机理、症状、治疗原则和用药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家庭都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感冒后吃了很多药,症状还是没有缓解。关键是没有辨证用药。
现代医生认为,病因可能是风合寒或风合热或湿合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不同的病因导致不同的治疗药物。下面介绍四种感冒的症状和一些用于治疗的中药,以供正确选择。
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节,是由于风寒邪气入侵,肺气衰竭所致。主要症状为重度恶寒,轻度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清涕,咳嗽,痰稀白,喜热饮,舌苔薄白,声音重,喉痒,脉紧。
散风寒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紫苏叶等解表祛表药。代表方剂有聪齿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配合感冒清热颗粒、九味羌活丸、苏神李飞丸、宣彤李飞丸、正柴胡汤颗粒、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宣彤李飞丸等服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灵翘解毒丸、灵甘阳感冒片不能用。误用会加重病情或延缓痊愈。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汤,微微出汗,帮助药物散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药方:葱白5节,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分三次煎服。
风热型感冒多见于夏秋季,由外感风热,风热邪犯表,肺气不和所致。主要症状为发热厉害,轻度恶寒,少汗,头胀痛,四肢酸懒,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鼻黄,咽喉肿痛,口干口渴,舌尖发红,舌苔薄黄,脉数。
菊花、薄荷、桑叶等常用作辛凉药,清热宣肺。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中成药可选择银翘解毒丸(片)、灵翘解毒丸、灵甘阳感冒片、桑菊感冒片、板蓝根颗粒等。羌活丸、李飞丸不能选。误用会导致体温升高,咽喉痛加重。
如果发热厉害,咽痛明显,可以双黄连口服液(颗粒)和清热解毒口服液一起服用。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如果你患了风热感冒,你应该多喝水,饮食清淡。可以喝萝卜汤,也可以喝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服用方子:薄荷3克,芦根30克,板蓝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1剂;或竹叶10g,薄荷3g,杏仁9g,连翘9g,每日一剂。
夏季——湿冷仅见于夏季,由湿热感冒患者引起,也可由过量食用冷饮、水果引起。主要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膈胀满、腹痛肠鸣、呕吐腹泻、身体虚弱、口淡无味、食欲不振等。治疗浊香解表,可服用藿香正气胶囊、银翘解毒丸、十滴水、六一散、云经、四正丸、六合钟鼎丸、天中茶、甘露茶、甘河茶等。
流行性感冒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高热,畏寒,头痛剧烈,四肢酸痛,疲乏无力,舌质红,苔黄,脉强。适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透表,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银黄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