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药——青皮
青皮是芸香科柑桔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皮。
性味-苦、辛、温,归肝、胆、胃
功效-疏肝理气,消食化积。
疗法
1,肝气郁结证
2.食积气滞证
3.气滞血瘀证
5-6月采收幼果,晒干,俗称“青皮”;
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果皮向基部纵向分成四瓣,将花瓣全部摘下晒干,俗称“四化青皮”。
那么,青皮和陈皮有什么区别呢?
《珍珠囊》记载:
陈皮治愈高,陈皮治愈低。
陈皮浮缓,长于祛湿化痰,偏脾肺气滞。
青皮性强沉,尤擅破肝郁,散结止痛,亦可入胃经消郁降气。
简单来说,没熟就掉下来的橘子就是青皮,熟了的橘子皮就是陈皮。
青皮相当于“年轻人”
陈皮相当于“老人”
年轻人好斗,脾气很大。
老人脾气温和(陈皮调气,类似调解纠纷或“劝和”的作用)
青皮味苦而苦,微温,流动性极强,最擅长消硬破滞。它的颜色是蓝色,蓝色又进入肝脏,所以疏肝解郁的效果最好~ ~
都是桔子皮,但一个是幼时青涩的样子,一个是成熟变黄的样子。气质和人一样。年轻的青皮苍劲有力,强壮有力,成熟的陈皮稳重醇厚,性格温和。
类似于讲土茯苓功效时用的类比的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我们提取事物的形象(如形式、动作和本质等。)
根据事物标志的相关性或相似性,类推演化出同类事物的标志。
比如我们常说“吃什么补什么”
核桃仁类脑,皮仁有细纹,类似“神经系统”,故有补脑功效;
核桃切开后,
形似“肾”,表皮黑色,能补肾。
像“肺叶”,质地柔软,肉壳处理有空隙,所以能润肺润肠。
这些形式和效果来源于形象与类对比的思维。
紫多明目(决明子、菟丝子、枸杞子)
所有的花都散开了(红花、玫瑰、玉兰花)
牡蛎(石决明,牡蛎)
昆虫寻找风(蚯蚓、蜈蚣、蝎子)
种子状香肠(牛蒡、桃仁、火麻仁)
芳香通气(藿香、砂仁、陈皮)
补根(人参和何首乌。)
刺络祛风(钩藤、蒺藜)
藤通络(何首乌和络石藤)
空心人大多是窒息的(苏、贺、木通)
骨肉填精(紫河车,鹿鞭)
中草药
从形状、质地、颜色、环境、习惯等等,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拍下来”
通过“类比”和“类比”,得出函数结论。
但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还是要辩证。
我们祖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