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兜铃酸或致癌会引起争议?

一篇关于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肝癌的研究论文近日引发热议。马兜铃酸是亚洲部分地区肝癌高发的原因吗?各国对马兜铃酸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采访了论文作者和第三方专家。

"药草的阴暗面"

65438年10月中旬,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台湾省和更广泛亚洲的肝癌与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相关》的封面论文。研究人员来自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杂志编辑推荐了这项研究,并附有题为“一种草药的阴暗面”的简介。

通过对肝癌样本的测序分析,本文发现来自中国台湾省的98份样本中,78%的样本具有马兜铃酸诱导突变的分子标签,即“指纹”。此外,越南26个样品中19%含有马兜铃酸指纹图谱,而其他东南亚国家9个样品中56%含有马兜铃酸指纹图谱。

基于对全球1400多个肝癌样本的分析,研究人员认为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存在“决定性的相关性”。他们指出,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台湾省被广泛使用,但没有直接说马兜铃酸是当地肝癌高发的原因。

“我们认为这些发现非常重要,”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新加坡杜克大学医学院的黄在给新华社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虽然我们已经知道马兜铃酸会导致肾衰竭和上尿路癌症,这是一种危险物质,但我们不知道马兜铃酸暴露在肝癌中如此常见。”

黄解释说,对于马兜铃酸的“指纹”,“所有(其他)已知的诱变剂都不会产生这种标签。我们分析了肝癌患者的基因组,发现了大量这样的突变,其中一些位于一旦突变可能致癌的基因上。”

至于马兜铃酸的摄入与肝癌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黄表示,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马兜铃酸是否是突变的原因?第二,这些突变导致癌症的风险有多大?他们现在“99%确定”马兜铃酸引起突变,而这些突变更准确地说只是致癌的危险因素。不同程度的马兜铃酸暴露如何增加肝癌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

马兜铃酸的“黑历史”

马兜铃酸天然存在于马兜铃属、关木通等马兜铃属植物中。相关中草药已用于治疗风湿病、痛风等疾病,并广泛用于减肥和缓解月经症状。

马兜铃酸在历史上曾多次引发争议。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的一项研究发现,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减肥药会导致女性肾脏损伤。2003年,国内多家媒体报道龙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导致肾病。当年,中国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2013年,进行这项研究的新加坡团队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马兜铃酸引起的基因突变数量比烟草、紫外线和其他致癌物引起的基因突变数量更多,首次证实了马兜铃酸和肝癌之间的相关性。

除了肝癌和肾病,马兜铃酸也被认为会导致多种癌症,如尿路上皮癌。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马兜铃酸列为“一种致癌物”。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