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野生菊苣有什么好处?
生津止渴,化痰止咳,止呕止呕。
清热凉血解毒。治疗痢疾、黄疸、血淋、痔漏、疔疮。
中文名:菊苣
中文别名:云南苦荬菜(植物名实考证)
二名法:苦苣菜
领域:植物领域
门:被子植物门
类别:双子叶植物
亚纲:菊花
目:菊科
科:菊科
亚科:舌鳎亚科
家庭:菊苣家庭
属:苣荬菜
种类:苦苣菜
地理分布:朝鲜、日本、蒙古、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和远东、东南亚和南亚。
折叠编辑本段的基本介绍
苣荬菜是两年生草本植物,有纺锤形的根。茎中空,直立高度50-100 cm,下部无毛,中上部和顶部有稀疏腺毛。叶柔软无毛,长圆形,宽倒披针形,长15-20cm,宽3-8cm,深羽状或提琴状,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短刺齿至小尖齿;茎生叶基部常呈尖叶耳状,基生叶基部向下延伸至翼柄内。头部直径约2厘米,花序梗初常有腺毛或蜘蛛状毛;总苞呈钟形或圆柱形,长1.2—1.5cm;舌形花黄色,长约1.3厘米,舌片长约0.5厘米。瘦果成熟后倒卵状椭圆形,红棕色;两侧各有3条纵肋,肋间有粗、细横条纹,白色软冠毛长约6 mm。开花结果期为3月-65438+10月。
形态特征折叠编辑本段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海拔50-100米,白色乳汁遍布草地。茎直立,上部单生或分枝,中空,无毛或中上部具稀疏腺毛。叶柔软,无毛,椭圆形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3-8厘米,羽状分裂,有大的羽状分裂或羽状半分裂的头状花序,大的顶生裂片,或与侧生裂片一样大,边缘有不规则的短刺齿,下部有翅状叶柄,柄基部有膨大的柄,中上部无柄叶,基部有戟形穗。花头在茎端排列成伞状;总苞呈钟形,长1.2—1.5cm;总苞片3层,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披针形;舌状花黄色,长约1.3cm。瘦果,长椭圆形倒卵形,长2.5-3毫米,扁平,红褐色或黑色,两侧各有3条纵棱,棱间有细横台阶,冠毛白色,长6-7毫米(图88)。
配货范围折叠编辑本段
菊苣起源于欧洲,目前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除了气候和土壤条件极其恶劣的高山草原、草甸、沙漠戈壁、盐漠外,几乎遍布全国。在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蒙古、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和远东,以及东南亚和南亚的国家。
成长习惯折叠编辑本段
埋在土里的种子在春夏秋三季都能发芽出苗,其物候过程一般为3-4月,6-7月开花,7-8月成熟,生长期为120。秋季萌发的幼苗一般难以在绿体内越冬,呈周年性特征。在亚热带的南方,一般一年四季都能出苗,能卷着绿叶过冬。在中亚热带南部,冬季也能开花结果。以安徽合肥为例,越冬绿叶一般在2月底转绿,3月中旬后发笋,4月中旬后现蕾,5月上旬开花,5月上旬至6月上旬结果成熟,生长期可达8-10个月(表88-1)。合肥地区越冬种子3月中旬后出苗,7-8月成熟,生育期约120天。
夏末秋初出生的幼苗在初冬就能开花结果,但茎低,种子难以完全成熟。莲座状的幼苗可以顺利越冬,已经开花的在地面上无法越冬。苦苣菜的种子繁殖。种子产量高,每头可产30粒种子,每株可产300-1200粒种子。种子的发芽率一般能达到95%,甚至未成熟的种子也有发芽能力。种子成熟时脱落,在冠毛的帮助下,遇到潮湿疏松的土壤,温度达到10℃以上,就能发芽出苗。
菊苣某一种子的休眠期很短,一般为7-15天。成熟的种子当年就能发芽出苗。埋在土壤深处的种子两年内不能发芽,当年的种子发芽率一般最高。苣荬菜根颈潜伏芽多,局部上部可被畜禽持续再生,尤其在根系发达的多叶期,再生能力最强,每20天剪1次,不会影响其再生,但花枝形成后,再生能力明显降低,往往难以剪2-3次。
因此,放牧或扦插利用最好在拔杆前进行。菊苣是一种伴生植物,生态振幅相当广,在人类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的所有地区都有生长。它一般喜欢生长在耕地、田野、路旁、堆肥场、居民区周围的空隙、果园、疏林和各种废弃的耕地或荒地。经常成片生长,形成单一优势物种的小群体。苣荬菜是一种喜水、喜肥、耐旱的中生植物。像潮湿、肥沃和疏松的土壤一样,它可以在从沙土到粘土和pH 4.5-8.9的土壤上生长,但它在弱酸性到中性的沙土上生长得最好。难以适应干旱、土壤板结贫瘠、原生草群密集或郁闭度大于0.4的林地等环境。苦菜耐寒性强。在温带地区,根系发达的幼苗可以在秋季生长,其地下部分可以顺利越冬;在亚热带南部,所有幼苗都能以绿叶越冬。当温度达到5℃时,能缓慢生长,即使遇到-10℃的短时低温,幼苗仍能保持绿色;在中亚热带南部,冬季仍能生长,甚至开花结果。
折叠编辑这段修炼信息
苣荬菜种子小而轻(千粒重0.8-1.2g),顶端强度弱。因此,土地被平整和耙平。翻耕前要施底肥,只要含水量好就行,这样才能保证秧苗整齐、完整、苗壮。北方地区,春播适宜;在南方地区,春秋两季都可以播种。但为了利用冬闲田解决冬春青饲料不足,秋播较好;在热带地区的南部,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播种方式以条播较好,也可以撒播或穴播。因为有的枝条少,播种量要适当增加。一般播种量为11.25-15公斤/公顷,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度2-3厘米。在土壤保持较差的地区,播种后应及时填土。
所有春种必须加强除杂工作;秋季播种时杂草少,苗期一般不用去杂。第二年春天返青后,杂草会大量生长,杂质可以清除两次。春播草地以3-4茬为宜;秋植者以5-6株为宜。秋植者冬季可刈割1-2次,返青后刈割3-4次。如果在叶片期使用,必须在根系发达,形成大叶片后使用。留茬高度为1-2cm;茎提取后扦插,留茬不得少于3厘米;晒干干草或用作青贮饲料原料时,最好在蕾期刈割。每次割草后,最好施适量的化肥。当植物顶端果实的冠毛露出时,适宜采集种子。种子寿命短,一般两年,第二年种子发芽率会大大降低,当年发芽率最高。苦菜病虫害少,有时蚜虫对其造成危害。如果发生,可以用1000-2000溶液稀释的40%乐果乳剂喷洒。
折叠和编辑这一段饲料价值
苦菜的茎叶鲜嫩多汁,嫩茎叶的含水量高达90%。它们没有刺,没有毛,微苦,所以是很好的青饲料。猪鹅最喜欢吃;兔子和鸭子喜欢吃;山羊和绵羊吃起来很开心;马和牛吃少量。据实验,开花前切碎生食或熟食,每天用650克苦菜喂兔,采食率可达77%,鸡鸭切碎食也有良好效果。根据青海省铁卜加草原站的调查,苦豆子的干草是马、牛、羊的良好饲料,适口性堪称喜食级。其化学成分见表88-2。菊苣含维生素C较多,在100 g鲜草中,叶含维生素C11-68.2mg,茎含维生素C11mg,胡萝卜素14.5mg,秋季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高于春、夏季。菊苣的能量值可以评为中等。根据结实期分析数据,其猪、牛、羊的总能量、消化能、代谢能、各种净能和可消化蛋白含量均为中等(88–3)。
与细叶石竹相比,并不逊色。苣荬菜的茎叶繁茂,叶片数量多,在拔茎前都是密叶。到了花期,它的茎和枝还脆而嫩,也可以用来喂养。茎叶比例为1: 1.55)。果期茎枝趋于衰老,饲用价值下降。在野外条件下,草以菊苣为主。鲜草产量一般可达30000-45000公斤/公顷;单株重150-250克..在栽培条件下,鲜草产量可达37500-60000公斤/公顷,钾产量可达75000公斤/公顷。饲料基地。苣荬菜茎叶脆嫩,不耐畜禽踩踏,耐热性差。切割和利用更好。尤其是在开花期之前。除了青饲,青干草还可以晒干制成草粉;也可以作为青贮饲料。应该给猪、鹅、兔子、山羊和鸭子喂草。马、牛、羊是最适合千草利用的。另外,嫩茎叶可以当菜吃,可以降血压,还可以做绿肥。结合农田中杂质的清除,可收集用作饲料或沤制绿肥。
医用价值折叠编辑本段
中药名称:菊苣(神农本草经)
蒙药名称:嘎西滚依诺高(蒙药经典)
别名:苦菜、菊苣、扎库里。
学名:苦苣菜(菊科)
化学成分:花中含有多种黄酮苷和黄酮甙元,包括木犀草素、槲皮素、槲皮苷、洋蓟苷、异丙肾上腺素和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苷、芹菜素、山奈酚等。叶子含有维生素C 25-30毫克/100克。
药理作用:全草含抗肿瘤成分。小鼠大腿肌肉接种肉瘤37或6天后,皮下注射本品酸性提取物,6-48小时后处死小鼠。肉眼和显微镜观察,肉瘤明显受损(出血、坏死等。).
适应症:中医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吐血、鼻衄、便血、崩漏、血淋、痈、疔疮、乳痈、痔漏、蛇咬伤。蒙医治疗“泻日”发热、口苦、口渴、发热、厌食、泛酸、胃痛、嗳气和“巴达干保日”病。
用量及用法:中药10-30克(鲜品两倍),水煎服;取适量外敷,鲜品抹汁或水煎熏洗患处。蒙药多如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