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种方法,快速记住中药的性味、气味粗细、盛衰的关系。
1
盛衰与四气五味的关系
《苏文志珍大论》说:“甘甜漫入阳,酸苦溢入阴,咸溢入阴,淡味渗入阳”。
《本草纲目》指出:“酸咸不升,甘辛不降,寒不浮,热不沉”。
根据这些论述,结合阳主盛衰、阴主盛衰的理论,可以知道,性温、味辛甘者,往往盛衰;而那些性寒、味酸苦的人,则倾向于沉淀下来。
另一方面,凡是趋向升降的药物,多为辛、甘、温、热;有沉降倾向的药物多为酸、苦、咸、寒、凉。
可见沉浮与四味的关系极为密切。
任何药物都有性味。
这类药物中,有些药物的性味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但也有一些药物的性味有作用的趋势,或味与味有作用的趋势,这是矛盾的。对于后者,需要区分性与味或味与味,以决定是否属于沉浮。
比如浮萍和磁石都是辛凉的,但浮萍以辛为主(也与质轻有关),所以以升浮为主,磁石以寒为主(也与质重有关),所以以沉为主;
再比如羌活和独活,都是苦的。因为羌活苦大于苦,主沉浮,独活苦大于苦,所以主沉浮。
这些例子都是一般的特殊性。
2
起伏与气味浓度的关系
《苏文·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阳为气,阴为味”。
另一方面,李东垣说,“品味浅薄的人会崛起...有稀薄气体的会掉下来...那些有浓稠气体的会浮起来...味浓者必沉”。
根据《内经》理论,味不应升而降,因为味属阴,阴主沉降;气应升而不降,因为气属阳,阳主盛衰。
而今天李说“味薄者兴”,“气薄者衰”。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李的学说是从《内经》学来的。
《内经》认为阴阳分阴阳,如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阳中之阴。
气属阳,厚者为阳中之阳,故“厚者浮”;气弱则阳中之阴,故“气弱则降”。味为阴,厚味为阴中之阴,故“厚味重”;薄味为阴中之阳,故“薄味上升”。
也可以这样理解:一般来说,气属阳,以升、降为主,但气厚则气厚(升、降),气薄则相反(沉)。同理,味属阴,以沉为主,但味也厚,有厚味(沉)和薄味(升)。
总之,主起伏或主沉浮的关键在于气味的浓稠,即浓稠为主(“浓气浮”、“浓味沉”),稀稠则不然(“稀气降”、“稀味升”)。
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如下:
空气
属于杨,
主升沉
厚气为阳中之阳,厚力可升可降。
气薄,为阳中之阴,力薄,不能升降。
尝
属阴,
主要定居点
厚味为阴中之阴,厚劲可定。
味薄,是阴中之阳,但力薄,不能沉浮。
三
四气五味与气味粗细的关系
从我们所能掌握的信息来看,似乎除了提出这一说法的李东垣,他对味淡、气淡、气浓、味重这一说法做了一些笼统的解释外,嗅觉的粗细与四味并无关系。
即寒、热、温、凉四气中,哪气稠,哪气稀;苦、甜、苦、咸五味中,哪个浓,哪个稀的问题,一直没有系统清晰的描述。
现在我们的拙见列于下表:
空气
厚(阳中之阳)
温度和热量
浓稠的气体漂浮着。
瘦(阴中带阳)
寒冷和凉爽
气虚则衰。
尝
厚(阴中有阴)
酸、苦、咸
厚味重。
瘦(阴中之阳)
辛、甜、淡
口味薄的会涨。
《苏文·阴阳应象大论》说:“厚味为阴,薄味为阴阳;气厚则阳,气薄则阳之阴。”
结合四气五味,四气中的温二为纯阳,属于气厚范畴;相反,寒凉之气是阳中之阴,附在气的细条上。同理,《阴》中阴的浓味概括为三味:酸、苦、咸;阴中带阳的薄味导致三味:甘、淡。
从四气五味的组合和气味的厚薄来说,就是说“气薄,寒也主沉”;“厚气浮”,暖意亦起亦落;“尝薄者必涨”,甘甜主沉浮;“厚味重”,以酸、苦、咸为主结算。
可见,四气五味与气味的粗细属于一个有机整体,四气五味并无区别,或者说除了气味的粗细之外,还有一种新的四气五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