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患者中风率高1.66倍!日2教授改善耳鸣的方法
据英国耳鸣学会的高指出,全世界约有10%的人口患有耳鸣!耳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最近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年轻时出现耳鸣症状会大大增加未来中风的风险!大林慈济医院睡眠中心主任、耳鼻喉科医师黄俊豪是这项研究的策划者。他通过对台湾省健保数据库的分析研究,从2000年到2010年,将20-45岁的中国人分为男女两组,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3474人,非脑卒中173702人。然后,分析两组患者之前是否因耳鸣症状寻求治疗。结果显示,耳鸣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高,发病率是无耳鸣症状者的65438±0.66倍,尤其是卒中更为年轻化。在20-30岁年龄段,未来缺血性卒中的概率高达4.11倍,但30-0倍。耳鸣的原因国军新竹地区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郭金龙曾撰文指出,台湾省约有10 ~ 15%的成年人患有耳鸣!耳鸣甚至会引起患者强烈的焦虑感。此前,一位退休教师因为耳鸣感到无比痛苦,急着求医。甚至有个民间疗法的气功大师告诉她,她耳朵里有137个鬼!耳鸣绝不是住在耳朵里的邪气,而是病因非常复杂。五祖弘忍大满禅师诊所耳鼻喉科医生李红欣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耳鸣可能是由胃食管反流或短期压力引起的,而大多数耳鸣是由于内耳老化和内耳血管狭窄,使循环变差,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向内耳传输不足,导致神经萎缩。耳神经老化如何引起耳鸣?日本国际医疗福利大学医学部生理学教授冈本秀彦(Hidehiko Okamoto)去年发表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耳神经接收高频声音的能力减弱。当难以听到高音时,抑制周围噪音的神经功能也会减弱。例如,在嘈杂的声音中打电话时,抑制神经系统会减少对噪音的接收,使电话中的声音听起来更清晰。另外,由于大脑听不清高频声音,会发出“增加高频声音感知的灵敏度!”“指令。所以,即使周围没有高频声音,神经也会一直保持对高频声音的敏感。久而久之,负责接收高频声音的神经就会开始自发运动发出声音,形成耳鸣症状。但由于神经系统衰弱,无法抑制神经自发的声音,会使耳鸣症状无法改善。此外,当耳鸣症状持续出现时,患者容易被焦虑和恐惧所掩盖,这将使他们对耳鸣症状更加敏感。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会导致因失眠而失眠。改善耳鸣的对策使用助听器:耳鸣可能是由于内耳老化,听不到高频声音,使神经自发活动所致。冈本教授提到,通过使用助听器,耳朵可以自然听到高频声音,可以避免神经自发的声音,同时恢复抑制神经的功能,使神经慢慢恢复正常运作,减少耳鸣的发生。冈本教授提到,耳鸣患者最需要避免的是无声的环境。在无声的环境下,他们无法接收高频声音,会导致神经发出更频繁的声音,加重耳鸣症状。所以睡前可以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大自然的环境音,有助于放松心情,避免处于无声的环境中,也可以改善耳鸣造成的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