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可以种植五味子吗?

五味子是一种木本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北部,尤其是东北地区。五味子鲜果可用于加工天然保健饮料,而干果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药用价值很高,所以五味子的市场前景很好。本文主要分析了五味子的习性和人工种植技术,希望能为种植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由于五味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国内外对其需求量一直很大。然而,野生五味子资源的逐年减少导致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人工栽培五味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五味子多生于湿润、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杂木林、林缘和山地灌木。我喜欢阳光,凉爽湿润的气候,极度耐寒,耐旱,低湿地。我仍然可以在零下42℃的寒冷地带安全过冬,第二年正常开花结果。空气湿度和光照强度是人工种植五味子时应注意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9月底五味子果实成熟时进行有性繁殖,采摘五味子成熟果实,用清水浸泡使果肉膨胀,然后去果肉,将种子洗净,用清水浸泡3天。将种子和细湿河沙搅拌均匀(沙与种子的比例为3∶1),然后放入透气的木盒中,将木盒放入50 ~ 80 cm深的坑中,盖上约15 ~ 20 cm的细土,再盖上少许稻草,安全御寒。存放100天左右,取出种子放入室内,增加室内湿度和温度,观察种子开裂或漏出胚芽时播种。无性繁殖,分层繁殖。春季五味子新梢长到10 cm左右时,即可进行压条繁殖。具体是将一年生枝条压入1.5厘米深的沟中,用5厘米厚的土填实,待新枝长到20厘米时再填沟。秋天把整个树枝挖出来,切成小块;扦插繁殖。5月底从母枝上取一年生嫩枝,切成10 cm,用浓度为200 mg/kg的吲哚乙酸溶液浸泡3分钟。然后斜插入营养土中(与地面成30度角),保证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五味子的移栽地,五味子的根系渗透能力不强,应先将土层松软活化。先挖一个40 cm深的坑,下面铺一层稻草防止渍水,用一层农家肥一层土的方式填一半,然后把农家肥和土拌入坑内,直到高出地面15 cm。5438年6月+10月,选择藤蔓粗壮、根系发达的幼苗作为移栽对象,移栽前将五味子根系充分展开。移栽时,可在五味子根颈以上的土壤中加入一些碎秸秆,保证土壤的膨松度。然后做好保温保湿,使其尽可能接近原始环境。五味子喜欢潮湿,所以土壤要保持湿润,尤其是旱季和花期。鉴于五味子栽培区无霜期短,秋季施肥时间定在果实采摘前(8月中旬)最为适宜。采用腐熟有机肥与速效氮钾肥混合施用的方法,可显著提高产量。一般两年成熟的植物不需要开沟施肥。三年生及以上的植株需要用30-40厘米的施肥沟开沟(开沟时注意不要损伤根系)。施肥时,肥料要均匀地撒在犁沟里。施肥后,肥料要及时覆土,保证一年施肥两次,使用Lamla的专用肥,随着植物的生长适当增加施肥量。

五味子的枝藤比较软,不能直立,需要为其蜿蜒生长提供脚手架。一般在移栽当年的夏天需要人工提供脚手架。五味子种植当年高度约40 ~ 50 cm,第二年可达130 cm,第三年可覆盖整个脚手架。架设时,可用两根3米长的竹竿作为立柱,在两根立柱之间拉一根8 #铁丝,在每株植物的主藤处架设一根竹竿与铁丝连接。然后把藤蔓引到杆子上。刚开始需要人工打结。一段时间后,藤蔓会自然缠绕生长。叶子落下后,冬季修剪会逐渐降温,五味子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冬季修剪,但最好在3月中下旬之前完成。修剪时要注意,离地面30厘米的框内不能留有侧蔓,剪口与眼的距离要保持在2 ~ 2.5厘米之间。修剪程度可分为中长枝修剪(留6 ~ 8芽)、短枝修剪(留3 ~ 4芽)和超短枝修剪(留1 ~ 2芽)。修剪主蔓时每隔20-30厘米修剪未成熟的侧枝;对中间侧枝进行短梢修剪;对于一些软侧蔓,要进行超短尖修剪。

夏季修剪一般在每年的5月上旬至8月下旬进行。修剪主要是对一些病枝和基本枝,除了萌枝要用于明年更新主蔓外,其余过多的新枝要尽快清理干净,保证架面通风透光,减少树体养分消耗。在初秋,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促进新芽尽快成熟。五味子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和白粉病;害虫有女贞钩端螺旋体、介壳虫、蝉、金龟子等。其中以黑斑病、白粉病、女贞危害最大。黑斑病:注意病残人员的清除,同时注意加强五味子生长环境的通风透光,适度降低湿度,雨水过多时及时排水。一旦发病,按要求及时用菌霸喷洒。白粉病: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100倍波尔多液喷洒植株可预防,一旦发病,应及时喷洒800倍三唑酮处理。

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的幼虫是五味子果实的主要威胁。幼虫食入果内,在果表面形成1 ~ 2 mm的疤痕,以果肉为食,虫粪排出果外,使受害果变褐、烂、黑,导致五味子品质下降,严重减产。可以使用拟除虫菊酯进行防治,及时采摘果实深埋,也可以根据成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采收时注意轻拿轻放,用专用容器收集果实。干燥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八成干后,再拿到室外彻底晾干。挑出黑色颗粒和杂质后,会装入编织袋,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