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有哪些副作用小?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心律失常是由窦房结异常或兴奋引起,兴奋性传导缓慢、受阻或通过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和/或传导障碍的起源导致心脏跳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其实导致心律不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情绪刺激:日常生活中,如果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波动,也会导致心律不齐;第二是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引起心律失常,很多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会引起心律失常,如D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维生素C也会引起心律失常。第三是不良生活习惯:如果你日常作息不规律,生活习惯不好,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心律不齐。

其实根据目前的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有四类,其中I类主要用于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减慢传导速度;ⅱ类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起搏电流,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性。药物主要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ⅲ类药物主要用于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抑制各种钾电流,包括胺碘酮;ⅳ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

其实无论哪种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我们不妨分别介绍一下:

一、ⅰ类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传导阻滞。

二、ⅱ类副作用为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哮喘、低血压。长期应用对脂代谢和糖代谢有不良影响,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慎用。突然停药可产生反弹现象。

三、ⅲ类副作用主要是口干、恶心、腹胀、腹泻、头痛、头晕。静脉注射过快会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严重时会引起心脏骤停。

第四,ⅳ类不良反应一般与剂量有关。常见的副作用是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窒息和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有甲亢或肝功能减退及肝坏死,部分患者有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

其实无论哪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基本上都有副作用。毕竟“三毒不侵”。由于心律失常的机制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也各不相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同时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