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丹参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1,活血化瘀
丹参味苦,泻下,入心肝经,入血,能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祛瘀生新。是治疗血液循环障碍、瘀血等常见病的重要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经期腹痛、月经量色暗或伴有血块、产后恶露不绝、腹痛少等症状。
2.调经止痛
丹参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药物,因为它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要用于治疗心脉郁结、胸痛、腹痛、腹痛、跌打损伤、热痹等症。
3、清心安神
丹参性寒,入心经,有清心凉血、除烦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入血引起的高热、昏迷、烦躁、失眠等症,以及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
4、凉血消痈
丹参性寒,微寒,有利于清热凉血。所以丹参不仅能凉血活血,还能解毒消疹。可用于治疗热入血、热毒疮、体热斑等疾病。
5、改善血液循环
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死和心功能,调节心律,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缩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恢复期,增加网状细胞,促进组织修复,加速骨折愈合。
6、抗血栓
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血和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血液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
7、抗菌
丹参制剂中含有隐丹参酮和二氢丹参酮,在体外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
8.降低血脂
丹参能明显减少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面积,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丹参能抑制高脂饮食家兔血脂的升高。发现丹参素还能抑制细胞内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因此,丹参是治疗脑血栓的中药之一。
9.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1,促进组织修复再生丹参制剂治疗:坏死心肌清除快;成纤维细胞分化和胶原纤维形成明显;肉芽成熟。局部充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愈合时间缩短。
2.抑制过度增殖对过度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
10,丹参的食用方法
1.用于胸肋胁痛、风湿关节痛、腹腔肿块、肿痛、跌打疼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等。对胸肋疼痛、腹部肿块、月经不调、闭经疼痛等有较好疗效,常与川芎配伍使用。治胸腹疼痛,属气滞血瘀,常与砂仁、檀香同用。
2.用于热病,发热入血,身上出疹,头晕烦躁。常与鲜地黄、水牛角、玄参同用。
3.用于心悸和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同用。
1,药膳吃法
煎服,5-15g。活血化瘀要用酒烤。《本草经·庄吉》中提到:“我怕咸水。反藜芦。”
2.丹参大豆汤
取丹参10g,黄豆50g,蜂蜜适量。将黄豆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与洗净的丹参一起放入砂锅中。黄豆煮开后,在汤中加入蜂蜜即可食用。具有补虚养肝、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慢性肝炎、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黄鳝炖丹参
黄鳝100g,丹参10g,黄酒少许,姜、葱、盐等配料。将去头去内脏的黄鳝切成小等份,洗净。丹参洗净切片,用少量水浸泡5分钟左右。油加热后,放入准备好的黄鳝、丹参片、姜、葱等调料。入锅大火翻炒,加入适量黄酒和清水翻炒至熟。
这种食疗有祛湿止痛、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四肢疼痛、痛风、腰膝酸软等症。用于急性痛风、发热、腹胀等禁忌症。
4.山丹任涛粥
山楂30g,丹参15g,桃仁6g,大米50g。将洗净的丹参浸泡5-10分钟,放入药锅,加清水15分钟,去渣取汁,与大米、山楂、桃仁同煮,得粥。山丹任涛粥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
5、丹参泡水喝
丹参洗净切片备用,然后放入锅中加水炖。当水的颜色已经开始变化,并且散发出一阵阵的药香味时,可以加入一些红糖,搅拌均匀,继续小火炖,几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这种方法虽然制作比较简单,但是补血的效果真的非常好。
6、丹参泡酒喝
首先我们最好买丹参片,也需要红花。将所有的准备材料洗净后,可以密封,用白酒浸泡,半个月后即可取出。这种药酒每天最好不要喝太多,而且要控制服用的次数和频率。
7、丹参炖鸡吃
将母鸡宰杀,然后放入锅中加水,再加入各种香料和切片丹参,然后用大火煮。鸡肉煮好后,就可以喝汤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