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有什么特点?

性味苦、咸、寒。入肝、胃经。

功效指示

1.治疗热病入血,常用清血热、蒸骨之法。体热持续时间长,尤其是晚上,口渴。常与生地、赤芍、青蒿同用。用于阴虚骨蒸潮热、盗汗、手足心热、面部潮红。常与柴胡、秦艽、知母同用。用于产后血虚,发热,昏厥。常与人参、当归、甘草配伍,如百味汤。

2.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黄赤或血尿,尿道灼热、涩痛。常与淡竹叶、木通配伍。

3.解毒治疮,可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4.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常与贝母、前胡、枇杷叶同用。

剂量与用法:3 ~ 10g,水煎服或口服。

禁止血虚不热,也不适合脾虚便溏者。

都说白薇味苦,咸寒,咸能入血,苦能排,寒能清热,但不伤阴血。既能清血热,又有益阴补血的功效,更擅长治疗阴虚发热。此外,本品微透明,可用于发热后期,阴伤内热,持续低热,产后虚热,及一切原因不明的虚热低热。在清虚热的基础上,本品还常用于治疗热淋、血淋、肺热咳嗽。

鉴定的药物白薇、牡丹皮、地骨皮均有解虚热的作用,可用于阴虚乏力、低热。不同的是牡丹皮、地骨皮仍能驱血分实热,常用于治疗血热吐血、鼻衄。此外,牡丹皮擅长治疗汗出骨蒸引起的热证,地骨皮擅长治疗汗出骨蒸引起的热证。白薇适用于阴虚内热、低热诸证,也可用于发热后期邪热不全的内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