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二乔的父亲乔老郭叫什么名字?

很多人把三演当成正史,以为书上写的都是真的,不顾现实。乔应该是“桥国元老”,和乔轩不是同一个人。在《三国演义》中,乔(毛版为“乔”,乔版为“桥”)因热心撮合孙刘连的婚事而家喻户晓。历史上,江东二桥之父因名不见经传,被称为“龚乔”。在三国历史上,只有《周瑜传》提到,他得到龚乔和两个女人时,她们都是国色天香。(孙)茨纳大桥,(周)大桥。从这个记载来看,孙策和周瑜在建安四年(199)娶二桥的时候,桥主是否还活着还是个问题。至于能不能活到建安十四年(209)被孙六莲娶,就更不好说了。《三国演义》称之为“桥国旧”,对后世来说不那么恰当。他热情如火的月下老人的故事,基本都是虚构的。这里我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把东汉的乔和邱当作一个人,有的戏曲干脆称他为“乔玄”。事实上,乔玄生于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生于汉安雍三年(109),卒于汉灵光和七年(184),任太尉。乔国老是安徽歙县(今安徽潜山)人。他四年前生活在建安附近,他的出生年比乔玄晚了大约四十年。所以,无论从他们的籍贯还是年龄,都不能混为一谈。曹操年轻时,深受乔玄赏识。乔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之人,奈何不得。能安之者在王!”(《三国志·魏蜀吴史记》)可谓期望极高。他又说:“我看天下名人多,没有一个是君主的。你很好,自给自足。我老了,愿意依靠老婆。”(《武帝纪》引王诜《舒威》)可谓私交甚笃。曹操一直记着乔玄会见他的恩情。许多年以后,他派了一个使者去祭祀这位热情的前辈。至于龚乔(《谪国老》),与曹操无关。人们把乔国和乔玄混为一谈,首先是因为《三国演义》写错了。在嘉靖《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九十五回中,曹孟德写道,曹操对将军们说:“从前,老桥和我很亲近,我请了两个女人让我侍候我。我看他们都有国色,不过是孙策和周瑜结的婚。”(毛本《诗》第四十八首“以前我和龚乔很亲,知道他们两个女儿有国色,后来被孙策和周瑜嫁了。”)在这里,乔国老人被直接当成了乔玄,而“求二女使我侍候”这句话,也来源于上乔轩所说的“我想求我老婆帮忙”。但是,正如前面指出的,乔璇和郭俏是两个出身不同,年龄相差几十年的人,不应该混为一谈。而且乔玄比曹操大四十六岁(曹操生于155)。他说他“愿意照顾他的妻子”,因为他希望曹操成功后照顾他的家庭。就算他有个女儿,年龄和曹操差不多,或者比曹操大。到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大战时,她至少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婆了(曹操五十四岁)。有什么美?而江东二乔此时二十几岁,正是美女最成熟的时候。她怎么会和它混淆呢?罗贯中在阅读和运用史料方面的疏忽造成了这一错误(这在《演义》中不止一例)。这个在我编的《三国演义》版本里已经改正了。(原载于5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