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一定是血虚,但血虚不一定是贫血。

三甲天团

达美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引用《黄帝内经》“灵枢厥气”:“中焦为气所苦,汁变而红为血...血是白的,但没有光泽。”注:中焦脾胃运化,产生红色液体,称为“血”...血虚的人通常面色苍白,形容枯槁,润泽。

贫血简介:贫血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量低于正常值下限。通常伴随着红细胞数量或血细胞比容的相应减少。然而,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个别轻度缺铁性贫血或海洋性贫血(即地中海贫血)只能降低血红蛋白,细胞数或红细胞压积在正常范围内...贫血是一种症状,不是特定的疾病。各种疾病都可以伴有贫血...贫血是全世界的常见病。

——《实用内科学》第二卷第二十章第二章贫血

“血虚”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血虚属于中医“气血阴阳病辨证”之一。

气血阴阳是形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形成和功能必须依赖于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脏腑生理功能的维持必须依靠气血阴阳的营养和促进。因此,血虚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血液是一种红色的液体物质,运行于血管之中,分为清和浊。清血营养丰富,浊血含废物。

《灵枢·血络论》说:“血气满而阴气满者,血滑,刺之则射;若阳积久留不泻,则血暗浊,不能射。”清血能射,似乎指的是动脉血;浊血不能射,好像指的是静脉血。

《吕山堂类辩》云:“中焦蒸水谷津液化为血。”所以,血液有滋养润泽的作用。

《景岳全书》说:“献血者水谷之精,源源不绝,而精生化于脾。总裁在心,藏于肝,宣于肺,排泄于肾,灌溉全身。”

《医体用》也说:“夫血藏于肝,生于心,统于脾,宣于肺,根于肾,灌溉全身。”食物由脾运化,水谷精微的能量转移到心肺,气化滋养肾精,养护肝脏,回归心脏,最后化红为血。

《读博士随笔》说:“水谷之精妙,使人生之门真蒸。”因此,肾阳的温煦和促进也与血液的形成密切相关。肝藏血,肾藏精,所以精血互生,精血同源。

“血”与“气”密切相关

血源在心,心气有升固之功,使血液在全身(脏腑、骨肉、筋骨、五官、七窍)循经流动,循环往复,流动不息。血液有以下五种功能。

第一,维持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果气血充足,面色红润,筋骨强健,肌肉丰满,脏腑坚韧,皮毛润泽。如果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筋骨无力,肌肉消瘦,脏腑脆弱,苔黄。

第二,保持动作和感觉(看、走、抱、拍)。如果有足够的血液,然后运动,感觉很好。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耳鸣、四肢麻木无力、肌肉挛缩等症状。

第三,保持精神、思维和情感活动。气血充足,就会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头脑清醒,敏感。如果不足,会导致健忘、失眠、多梦不安、智力下降、谵妄、恐慌,甚至谵妄、昏迷。

第四,运输废物,及时排泄。

第五,肝肾精血充足,女性经血通畅;如果不足,月经就会不规律,甚至闭经。所以,如果推血太快或固定不充分,可引起出血;提升不足或固定过度,容易造成瘀血。

因此,知道血与气密切相关。气血都是由脾胃水谷的精气转化而来,所以说“气血同源”;气为帅血,血为气之母,所以气血相生相服;气行血,血载气,运行全身;气血相互影响较大,容易出现气虚、血虚、气滞血瘀、气血溢出等病理现象。临床治疗采用益气生血、益气补血、理气活血、清气凉血的治疗原则。

介绍几个补血方子

中医治疗血虚,临床补血策略如下。

1.四物堂

它来源于和记局方,由当归、生地、芍药、川芎组成。它能补血,调节月经。血虚合并月经不调、产前产后综合征者宜选;对于属于血虚的神经性头痛患者,效果也很好

四物汤,配以人参、黄芪,就成了余省汤,益气补血,补血。也适用于月经过早、色淡、疲劳、精神疲劳的人。桃红四物汤可加入桃仁、红花制成,具有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月经不调、血瘀者,以及腹痛、血瘀、色暗者。

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合用,既能补气血,气血两虚者宜服用。如果八珍汤中加入黄芪、肉桂,则成为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阳虚寒凉者(体质虚弱、形体肥胖或中等、面色苍白、无精神)。

2.当归补血汤

从《内外伤辨》看,由黄芪和当归(黄芪用量为当归的5倍以上)组成,能补气生血。

血虚、劳损、低热、潮红、烦渴、脉大而弱、妇女经后血虚、热烦、头痛等。,都适合这个配方,可以使气血旺盛。

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曾说:“血非自生,故需药生阳,血旺。”此方还可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扶正培本、生肌敛口。本方如加血余炭、甘草、仙鹤草,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归脾汤

济生方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组成。能益气健脾,补血养心。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盗汗发热、面色萎黄,以及便血、崩漏、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眼疲劳、心脏神经官能症等人群,宜用本方治疗。若在此方中加入熟地黄,则成为黑归脾丸,与归脾汤作用相同,但更多是血虚。

4.煎甘草汤

出自《伤寒论》,由炙甘草、人参、生地、麦冬、桂枝、阿胶、火麻仁、生姜、大枣组成。能益气养血,滋阴复脉。尤其适用于气血两虚,心悸怔忡者,脉结或虚数者服用本方,能益气养心血,补养心阳,恢复血管。

临床上常用本方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甲亢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心悸气短等气血亏损患者。本方加减还可治疗老年危重患者的呃逆,效果良好。

5.酸枣仁汤和甘麦大枣汤

从《金匮要略》来看,它是由酸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甘草、小麦和大枣组成。能养血安神,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多梦。

6.小鱼

出自《镜月全书》,由当归、熟地黄、芍药、山药、枸杞子、炙甘草组成,能滋阴养血。心悸、失眠、健忘的人宜服用此方。

若在此方中加入人参、白术、川楝子,则可健脾生血,固本培元,促进木材生长。如果加入山茱萸和何首乌,可以生产精血。

贫血的治疗应强调病因。

贫血在西医中诊断明确,故强调病因及治疗,列举如下。

1.失血性贫血,尽快纠正出血。

2.药物性贫血,避免再次吸毒。

3.缺铁性贫血,如缺铁性、营养性贫血,应积极补充造血因子。

4.慢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或再生障碍性贫血,辅以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细胞生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A,预后可得到改善。

6.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7.脾切除术可用于脾功能亢进性贫血和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

8.出现大量急性出血时,应及时输血补充血容量,这也适用于难治性贫血。西医的治疗方法这里就不做进一步描述了。

本文第一期:家庭医学杂志

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