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婆罗门皂荚的功效与作用

婆罗门皂荚

(《本草纲目》)

异名忽野忽寂,阿里滥伐,波斯皂荚(《酉阳杂记》),阿列波(《本草》),青蟹山扁豆(《中药药理》)。

来源是豆科植物香肠树的果实。

腊肠树在植物形态上又称为:牛角树、黄槐花树。

树木,高达15米,全株无毛。树皮呈灰色,光滑。重羽状复叶,对生;叶柄和叶轴没有腺点;小叶4 ~ 8对,卵圆形至卵圆形,长6 ~ 15厘米,宽3.5 ~ 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全缘,两面微有毛。花腋生,总状花序星散,悬挂;萼片5,长椭圆形,薄,长1 ~ 1.5厘米;花冠蝴蝶状,花瓣5片,亮黄色,直径约4厘米,花瓣卵圆形,大小几乎相等;雄蕊10,长度不等,不完全发育,花丝弯曲,药用椭圆形;雌蕊1,子房几乎无柄,花柱内折,柱顶生,截顶。豆荚圆柱形,深褐色,长30 ~ 60厘米。种子扁平,红棕色,明亮,中间有隔膜。六月开花。

中国南方各地都有栽培。

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药材的干荚呈圆柱形,长30 ~ 60厘米,直径1.5 ~ 2厘米,顶端尖锐,基部有时有必不可少的果柄;表面黑褐色,光滑有光泽,腹部和背部接缝明显。果皮薄,硬,木质。内表面有许多横隔,每隔一粒有1粒种子,腹缝上有长而暗的柄。种子扁圆形,长约8毫米,宽6毫米,厚4毫米,红褐色,光滑结实,内有淡黄色,胚乳角质,胚弯曲,味甜微酸,有特殊气味。最好是干燥、完好、无柄、无晃动的。

化学成分果肉含有不饱和蜡、芦荟大黄素和含羟甲基蒽醌的葡萄糖苷。种子含有约27%的树胶,其组成是24%半乳糖和76%甘露糖。树皮中含有10%的缩合单宁,其组成单位为3,4-二羟基黄烷,树叶中也含有这类单宁。树皮仍含有蜡和树脂,分离出albosin。心材含有白蛋白、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

药理作用果实或果肉有通便作用(含蒽醌苷),但大量可引起恶心、胀气、腹痛;抗疟疾效果不是恒定的;果皮和树皮没有抗疟作用。将10 ~ 20ml/kg的水醇提取物(1ml相当于1g生药)腹腔注射给小鼠,可引起中毒:抑制、步态不稳、呼吸困难,24小时后恢复正常。对离体豚鼠小肠和兔十二指肠有兴奋作用。0.1 ml对离体兔心有抑制作用,但可恢复。小鼠腹腔注射10 ml/kg可延长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表现出镇静作用。

果肉和种子具有抗菌性,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纸浆的水提取物不如脱醇提取物好。种子提取物的效果很差。

性味《本草》:“味苦,寒,无毒。”

适应症:(1)补本鹿茸:“主心膈间热风,黄心,骨蒸寒热,杀三虫。”

②《海药本草》:“治热化痰,杀虫通络。治疗婴儿营养不良。先用的话,可以用黄的。”

胃脘痛的临床应用

将腊肠果仁制成汤剂,每10毫升含鲜果约1两(10两制),为1倍。一天三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胃脘痛56例(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均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便秘、胃酸过多、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据介绍,本品为镇痛泻药,但长期煎服(一般8小时以上)无通便作用,但有收敛作用。本品微毒,过量可引起呕吐。所以一般以未成熟的果实为好。

提醒你:婆罗门皂荚,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