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药研究:贯叶连翘
第一,古籍的总结
1.中医大辞典:“贯叶连翘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利湿。治咯血吐血,肠风下血,跌打出血,风湿骨痛,口鼻生疮,肿毒,汤火伤。”
2.《南京民间草药》:“贯叶连翘根苗:水煎,可治呕血。”
3.贵州民间验方药集:“贯叶连翘性平,味微苦。收敛止血。治疗咯血、吐血、刀伤出血;外用消无名肿,治腮腺炎,消咽喉热。”
4.《四川中药志》:“贯叶连翘性平,涩,无毒。治风湿骨痛及汤火所伤。”
5.《贵州本草》:“贯叶连翘能清热解毒,催乳利尿。”
6.《中华本草》:“贯叶连翘味苦;涩;性别平等。肝经。收敛止血;调经催乳;清热解毒;利尿。主要咯血;吐血;肠风下血;塌陷和渗漏;创伤性出血;月经推测;哺乳期女性留不住奶;黄疸;喉咙痛;眼睛红肿;尿路感染;口鼻溃疡;痈疖毒;热火伤。”
第二,现代研究
1.构成:
全草含10%单宁,水解产生花青素;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蒎烯和倍半萜烯;具有抗菌成分的树脂称为贯叶连翘树脂ⅰ和ⅱ;此外,还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芦丁(叶中2%,花中0.095%)、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少量皂甙和β-谷甾醇。根和茎含有癸醛,月桂酸和甘露醇。全草用稀NaOH溶液水解后,可提取出具有抗菌能力的麻宁。
全草还含有金丝桃素,花瓣含量最高(0.245%)。
2.药理学:
全草有收敛,抗菌和止血的效果。浸剂或提取物对动物几乎没有毒性。静脉注射可以加强心脏活动,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也有利于胆囊功能。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抗菌作用。
其荚果皮丙酮提取物在1.200000对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但在1.20000有杀菌作用。体外试验中,伊马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浓度为1 150000-500000。
也有报道称,两种高度不饱和树脂(Hyperesinⅰⅰ和ⅱ)为有效抗菌成分,对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作用。果实是强大的,但种子中的含量很少。根和花有抗结核作用。全草提取物还具有驱肠虫的作用,如蛲虫和膜壳绦虫,对犬蛔虫病也有效。全草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可以对抗可卡因对小鼠的兴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