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贸易战,是什么让中国彻底赢了?
这种东西就是大黄,后来被清朝统治者视为战略物资。想想也是傻。
在沙俄与清朝的贸易战中,一件商品的出现让中国大获全胜,却在50年后留下了隐患。
1789年,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正在进行一场伟大的革命。但清朝担心与沙俄的贸易战。乾隆皇帝和他的臣子们发现,许多清朝商人越过边境,冒着生命危险向沙皇俄国供应一种叫“大黄”的商品。两起走私案件的发现,涉案总数量达到9000多公斤!
大黄是一种中草药,早在西汉时期就出口到欧洲,从中国出口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中国,大黄常被用作治疗便秘和上火的药物。显然,对于西方人来说,大黄是个好东西,不能随便给他。
沙俄在清初对中国北方领土觊觎已久,通过《尼布甲尼撒条约》获得了大量北方领土。同事,因为和清朝的长期交往,俄国也获得了清朝特许贸易的特权。
清朝和俄国的关系大致相当于日本和荷兰的关系。与此同时,清朝闭关锁国,开通了对俄贸易通道。这是表达“强大的帝国仁慈”的一种方式,也是引诱俄罗斯避免参与清朝消灭准噶尔的战争的需要。
到了乾隆朝,准噶尔基本灭绝,清朝腾出手来和俄国搞贸易战。最重要的杀手之一是大黄和传统茶。
清朝禁止大黄出口,很彻底。从民间大黄的种植加工,到商业路线的严控,甚至广州十三行的把关。西方国家每年只能获得500斤大黄的配额,导致欧洲大黄价格大幅度上涨。
结果清朝在对俄贸易战中获得全面胜利。俄国不得不与清朝签订“恰克图跳”,满足了清朝的要求,最后双方和解。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清朝这场贸易战的胜利,让他们误以为大黄禁运可以制裁西方,这种观点直到鸦片战争才改变。
林则徐,著名的民族英雄,在鸦片战争期间有一个非常愚蠢的表现。林则徐认为,西方人每天吃肉太多。如果没有大黄,他们会便秘,会被屎憋死。因此,林则徐加强海关检查,禁止任何人出口大黄。
没想到,英国人并没有因为吃不到大黄而丧失战斗力,甚至比林则徐想象的还要厉害。离英国不远,万里来到广州,被英国商人劝走。这是因为英国人不希望广州停止商业贸易,而林则徐认为英国军舰没有战争授权。当道光收到海宁等沿海城市被攻占的消息时,他还收到了林则徐的“英国人不会开战”的奏章。
所以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初期就被革职了。
不幸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乾隆朝贸易战的全面胜利,实际上成了鸦片战争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