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药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附子惠阳九逆附子是毛茛科乌头亚根的炮制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挖掘,去除母根、须根和淤泥。俗称“泥附子”,加工成盐附子、黑附子、白附子、轻附子、炮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热、毒、温、肾、脾经。

【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阳气衰竭,肢冷脉弱,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胃脘痛,肾阳不足,阳痿,宫寒,阴寒水肿,外感阳虚,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先煎0.5-1小时,再久煎至味不辣。

注意事项:孕妇及阴虚阳亢者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川贝母、白蔹、白芨同用。生品要加工外用,如果口服太多就加工。

2干姜是生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晒干,新鲜时切片,晒干或低温晒干,称为“干姜片”,生吃。

性味:辛、热、脾、胃、肾、心、肺经。

【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生津,用于胃脘痛、呕吐泄泻、四肢微寒、寒饮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事项:本品禁止辛热、燥裂、阴虚内热、血热者使用。

3肉桂补肾助阳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用于秋季剥皮,刮去木栓,阴干。因剥皮部位和质量不同,加工成多种规格,常见的有七边桂、板桂、油板桂。

性味:辛、甘、热,脾、肾、心、肝经。

主治: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元,可用于阳痿、宫寒、腰膝冷痛、肾虚气喘、浮阳不足、头晕目眩、目赤等症。

心寒疼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闭经。

用法用量:煎服1-5g,后服或焙干研末服,每次1-2g。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胃热盛、有出血倾向及孕妇慎用,不宜与埃洛石同用。

4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斛或毛吴茱萸的干燥且接近成熟的果实。8月-165438+10月,果实尚未裂果时,剪去果枝,晒干或低温晒干,除去枝、叶、果梗等杂志,用甘草汤冲泡。

性味:辛、苦、热、消、肝、脾、胃、肾经。

主治:散寒止痛,减少不良反应,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期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班泄泻。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

注意事项:本品辛、热、燥、裂,易耗气火,不宜多用、久用。阴虚内热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