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杀虫剂对孩子好?
驱虫剂可用于治疗儿童蛔虫和蛲虫疾病。口服。
儿童剂量:
1-3岁,体重10-15 kg,剂量5-7蛔虫,3蛔虫;4-6岁,体重16-21 kg,使用7-10蛔虫,4-5蛔虫;7-9岁,体重22-27斤,剂量10-12,5-7。9-12岁,体重28-32kg,剂量12-15,和7-8。
宝塔糖和糖一样甜,相信孩子会愿意吃的。
七岁小孩吃杀虫剂,一般吃大虫清,就是阿苯达唑。
驱虫药的剂量根据体内感染的寄生虫病种类而异。
一般来说,钩虫、蛔虫、蛲虫、鞭虫一次服0.4g就能排出。2岁以上儿童,一次服用0.2g,用于单纯性蛲虫和单纯性蛔虫感染的驱虫治疗。如有必要,可在一周后重复治疗。
肠虫每天清理两次,每次两粒,半年后吃两次。
枸橼酸哌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蛔虫药物。
能阻断蠕虫神经肌肉接头充分传递,使蠕虫不能吸附在肠壁上,随粪便排出体外,适用于有并发症的儿童。
不良反应轻微,偶有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性震颤、共济失调等。
肝肾功能不全、癫痫患儿禁用,有肠梗阻时最好不要用,以免引起虫扰。
左旋咪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可选择性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无氧代谢,减少能量产生,使肌肉麻痹随粪便排出。
口服吸收快,从肠道排除,无蓄积中毒。驱蛔虫效果90%~100%,对钩虫、蛲虫也有效。它也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以恢复细胞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头痛、呕吐、恶心、腹痛、偶见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等。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杜松是常用的中药驱虫药,其中所含的杜松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
因为它的甜味,很容易让孩子接受。一般可煎可嚼,每年1.5粒,总量不超过20粒。
注意不要过量服用,否则会引起打嗝、呕吐、头晕等反应。
印楝的根皮可以麻痹蛔虫,效果比君子强。可煎服,也可制成糖浆。
儿童剂量为6 ~ 12g。
少数患者可引起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甚至肝功能异常,因此不适合患有肝病的儿童。